- 增强试验在ABO-HDN临床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四种试验方法在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可疑ABO血型不合HDN患儿274例,检测母亲ABO、RhD血型和IgG抗-A/B效价;检测患...
- 李君侯金友卢焱坤张晓磊张秀梅邹红蕊张慧
- 唐山市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调查育龄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分析与贫血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参加2014年度开滦职工健康体检的20~49岁育龄期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女性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120g/L定义为贫血,轻度贫血110≤Hb<120g/L,中度贫血80≤Hb<110g/L,重度贫血Hb<80g/L,计算总人群、不同年龄人群贫血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最终纳入研究的20~49岁育龄妇女7 307例,年龄(38.2±7.3)岁,检出贫血1 006例,贫血患病率为13.8%。不同年龄段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组为10.8%,30~39岁组为12.8%,40~49岁组为15.8%。不同类型贫血构成比:轻度贫血57.0%,中度贫血38.0%,重度贫血5.0%;各年龄段均以轻度贫血最常见。(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总人群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年龄40~49岁、FBG≥6.5mmol/L、TC、HDL、hs-CRP、收入≥5 001,OR值分别是0.564(95%CI:0.388~0.821)、2.959(95%CI:1.054~8.308)、1.430(95%CI:1.241~1.648)、0.374(95%CI:0.255~0.547)、0.952(95%CI:0.918~0.988)、0.452(95%CI:0.220~0.928);20~29岁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HDL、收入1 001~3 000元、收入≥5 000元,OR值分别是0.193(95%CI:0.078~0.482)、0.467(95%CI:0.231~0.945)、0.112(95%CI:0.026~0.420);30~39岁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BMI≥28.0、hs-CRP,OR值为3.201(95%CI:1.141~8.980)、0.898(95%CI:0.834~0.967);40~49岁组与贫血相关的因素为TC、HDL,OR值分别是1.582(95%CI:1.286~1.947)、0.387(95%CI:0.225~0.664)。结论:唐山地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情况已构成轻度公共健康问题,多种因素与贫血相关,需重点关注血糖异常、TC升高、肥胖对贫血的影响,预防和改善贫血状况。
- 李君侯金友卢焱坤张晓磊张秀梅邹红蕊张慧谢怡华鲁弼嘉张鹏
- 关键词: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
- 剖宫产术大出血产妇应用自体回收式输血技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1年
- 根据目前临床输血治疗的需要,评价自体输血技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开滦总医院输血科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失血量和输血量有一定差异,其中失血量和冷沉淀输入量无差异(P > 0.05),红细胞输入量和输血量有差异(P < 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证实,自体回收输血技术的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将其应用到临床能够满足患者的输血治疗需求,为患者自身输血治疗的整体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所以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 张晓磊
- 血清IL-15、pro-ADM、MDH1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苹果酸脱氢酶1(MDH1)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开滦总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33例与未感染组85例,比较两组血清IL-15、pro-ADM、MDH1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IL-15(262.59±36.52)ng/mL、pro-ADM(13.14±4.22)nmol/L、MDH1(627.36±201.78)mU/mL高于未感染组(224.83±27.94)ng/mL、(8.97±2.81)nmol/L、(445.21±142.30)mU/mL(P<0.05);Child-Pugh分级B级或C级患者血清IL-15(246.15±32.85)ng/mL、pro-ADM(10.99±3.09)nmol/L、MDH1(531.10±114.36)mU/mL高于A级患者(212.73±23.59)ng/mL、(8.35±2.26)nmol/L、(422.58±102.45)mU/mL(P<0.05);上消化道中重度出血患者血清IL-15(248.28±29.67)ng/mL、pro-ADM(11.19±2.58)nmol/L、MDH1(571.57±137.48)mU/mL高于轻度出血患者(221.60±21.51)ng/mL、(9.02±2.13)nmol/L、(415.44±113.29)mU/mL(P<0.05);APACHEⅡ评分>21分患者血清IL-15(251.83±31.42)ng/mL、pro-ADM(11.48±2.97)nmol/L、MDH1(563.57±148.22)mU/mL高于≤21分患者(212.24±20.66)ng/mL、(8.26±2.05)nmol/L、(401.21±109.63)mU/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5、pro-ADM、MDH1与Child-Pugh分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前后,血清IL-15、pro-ADM、MDH1均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IL-15、pro-ADM、MDH1联合预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AUC为0.931(95%CI:0.869~0.970),特异度为90.91%,敏感度为80.9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0.844(95%CI:0.765~0.904)、0.737(95%CI:0.648~0.814)、0.744(95%CI:0.655~0.820)。结论血清IL-15、pro-ADM、MDH1可作为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细菌感染的预测指标,联合预测价值更为可靠
- 张晓磊邹红蕊侯婧悦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白细胞介素-15
- ABO正反定型不一致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漏诊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临床输血要求安全有效,输血前检查是安全有效的保障。输血前检查第一步就是ABO血型鉴定。因为某些疾病可以导致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所以ABO血型鉴定除了可以保证安全输血以外,还可以提示临床需要排除某些疾病。我们遇到1名患者因ABO正、反定型不合,进一步检查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漏诊,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汉族,妊2产2.
- 侯金友张晓磊李君卢焱坤张秀梅刘蕾邹红蕊
- 关键词:ABO抗原减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 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及其与无效输血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及其与无效输血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模拟试验筛选检测低效价不规则抗体的敏感方法;分析比较无效输血组与有效输血组相关临床因素;比较无效输血组与有效输血组用敏感方法检测的抗筛结果。结果抗体效价为2时,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开始出现漏检,抗球蛋白增强法无漏检;抗体效价为1时,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漏检例数增高,抗球蛋白增强法对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检出效果最好。红细胞输注无效率为15.0%(181/1 207),46例无效输血组与1 026例有效输血组性别和年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妊娠次数、输血次数比较统计学处理有差异(P<0.05)。46例无效输血病例检出不规则抗体37例,2例抗体效价>2,10例抗体效价为2,25例抗体效价为1,低效价抗体导致的无效输血率为76.1%(35/46)。结论低效价抗体漏检是无效输血的原因之一,建议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抗体筛查采用抗球蛋白增强法。
- 侯金友李君卢焱坤张秀梅张晓磊刘蕾邹红蕊曹立瀛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
- 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检测与临床输血效果的研究
- 侯金友李君卢焱坤张秀梅张晓磊刘蕾邹红蕊曹立瀛
- 课题为预防在临床输血方面出现因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导致的输注无效的发生,该项目创新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采用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抗球蛋白增强法对IgG型抗-D试剂模拟试验,并采用ROC工作曲线比对分析,研究临床输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输血抗体检测方法
- 临床实验室早期诊断ABO-HDN三种增强试验应用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增强试验在临床实验室早期诊断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可疑ABO-HDN患儿274例,检测母亲ABO,RhD血型和IgG抗-A/B效价及患儿ABO,RhD血型和三项溶血试验,采用经典抗球蛋白试验(对照组)和《HDN产后免疫血液学试验推荐方案》中的三种增强试验分别是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试验组1)、添加低离子强度(LISS)溶液(试验组2)、添加聚乙二醇(PEG)溶液(试验组3)检测游离抗体和放散液抗体,比较四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274例患儿确诊ABO-HDN 161例(58.8%),其中A型87例(54.0%),B型74例(46.0%),不同血型患儿HDN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161例ABO-HDN患儿中直抗阳性25例(15.5%)。对照组放散试验漏检率为5.8%(16/274)。试验组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检出率最高,试验组3次之,试验组2低于1,3组(χ~2_(游离)=46.438,χ~2_(放散)=37.534,均P<0.05)。HDN发病例数和总胆红素水平随着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放散液抗体效价增高而增加(χ~2=18.931,F=12.624,P<0.05)。结论酶处理细胞增强试验检出效果最佳,能为实验室早期诊断ABO-HDN提供可靠的依据。
- 李君侯金友张慧卢焱坤邹红蕊张晓磊张秀梅
- 270例ABO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
- 2015年
- 目的: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正反定型不一致、血型鉴定结果不符合遗传规律、血型鉴定结果与以往记录不符、凝集强度减弱导致血型难以正确鉴定的血液标本270例。进行分析和血型血清学试验验证。结果:影响ABO血型鉴定的因素中不规范标本采集和实验室人员操作不当为主要原因占62.3%,患者生理和自身疾病影响占30.7%,临床治疗的影响占7.0%。结论:要获得正确的血型鉴定结果,合格的血液标本是前提,且要结合患者临床诊断才能准确定型。
- 侯金友李君卢焱坤张秀梅张晓磊刘蕾邹红蕊
- 关键词:血液标本影响因素
- 开滦健康体检人群贫血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开滦健康体检人群贫血患病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影响贫血的因素。方法对参加2006、2008、2010、2012、2014年度5次健康体检的开滦在职及退休职工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和女性〈110 g/L定义为贫血。计算贫血患病率,分析贫血患病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2006—2014年5次健康体检人群的贫血患病率分别是3.7%、3.1%、2.4%、1.3%、1.5%;按性别分层:男性贫血患病率分别是3.3%、2.3%、1.9%、0.8%、1.0%,女性贫血患病率分别是5.3%、5.9%、4.2%、3.1%、3.3%。各年份女性贫血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2006—201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人群贫血患病率及男性、女性贫血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检验,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与贫血呈正相关,其OR值分别为1.01(95%CI 1.01~1.02)、1.03(95%CI 1.02~1.03);贫血的负相关因素为男性、BMI、体育锻炼、吸烟、高脂血症病史,其OR值分别为0.60(95%CI 0.55~0.65)、0.99(95%CI 0.98~0.99)、0.91(95%CI 0.82~0.98)、0.87(95%CI 0.81~0.95)、0.87(95%CI 0.81~0.94)。结论开滦健康体检人群贫血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存在差异,女性高于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贫血患病率水平有所下降。增龄、hs-CRP升高与贫血呈正相关,男性、BMI升高、加强体育锻炼、吸烟、存在高脂血症病史与贫血呈负相关。
- 李君李志芳侯金友卢焱坤张晓磊张秀梅邹红蕊张慧崔妍谢怡华鲁弼嘉张鹏王晋伟张路霞
- 关键词:贫血患病率流行病学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