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鲁方 作品数:26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贵州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54例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n=18),分别用HTK液(HTK组)、4:1(血:晶体)冷含血停搏... 高鲁方关键词:心肌保护 瓣膜置换手术 文献传递 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研究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停跳手术过程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危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患者72例,随机分3组(每组24例),术中分组使用心脏停跳液:4∶1血晶冷停搏液(BC组)、St.ThomasⅡ液(CC组)及HTK液(HTK组)。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流前及主动脉开放后4、12、24、48和72h测血中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观察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应用时间、低心排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3组患者cTnI、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逐步升高,但HTK组上升的幅度 高鲁方 向道康 周涛 张正刚 朱西安关键词:HTK液 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血清促炎因子与老年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促炎因子与老年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CVR)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拟行体外循环CVR治疗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123例,于术前、术后1 d检测患者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检测其他与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同时采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根据CVR患者术后MIRI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1 d血清促炎因子水平,重点分析术前IL-1、IL-6、TNF-α水平与老年CVR患者术后MIRI的相关性。结果123例体外循环CVR治疗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MIRI 50例(40.65%)。发生组体外循环时间、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术前发生组IL-1、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术后1 d,两组IL-1、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发生组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P<0.001)。限制性立方样函数(RCS)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体外循环CVR术前IL-1、IL-6、TNF-α水平与术后MIRI的关联呈非线性曲线型剂量反应关系,当术前IL-1、IL-6、TNF-α分别>43.33、14.97、9.20 pg/ml时,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CVR术后MIRI发生风险随指标升高而降低。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促炎因子IL-1、IL-6、TNF-α三者之间相互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体外循环CVR后发生MIRI可能与术前IL-1、IL-6、TNF-α水平过表达有关,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相互影响参与MIRI的发生。 张文斌 向道康 高鲁方 雷浩关键词: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HTK液对危重症心脏瓣膜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54例危重症心脏瓣膜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n=18),分别用HTK液(HTK组)、4:1血品冷停搏液(BC组)及St·Th... 向道康 高鲁方 阎兴治 张文斌关键词: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文献传递 外泌体微小RNA-130a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外泌体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微环境和各种体液中,可通过传递微小RNA(miR)、mRNA和蛋白质等信号分子介导信号转导。miR-130a可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物质存在于某些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外泌体中,参与各种疾病的调控机制,成为某些疾病的潜在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现综述外泌体miR-130a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周涛 高鲁方 冯超 杨列红 曲昊楠 杨富瑜 高士豪关键词:外泌体 微小RNA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心肌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变化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衣霉素(TM)诱导内质网应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心肌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变化对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方法使用数字表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衣霉素组(TM组)、I/R+衣霉素+LY294002组(TM+ LY组),每组各10只.使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并再灌注的方法建立I/R模型,TM组在模型建立前30 min腹腔注射0.6mg/kg TM,TM+ LY组同时间点注射0.6 mg/kg TM及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的上游信号分子蛋白激酶B(Akt)的抑制剂LY294002(10 mg/kg).记录冠状动脉穿线后、再灌注1h和2h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再灌注2h后处死动物,观察心肌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GSK-3β(p-GSK-3β)表达水平以及mPTP开放程度.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I/R、TM、TM+ LY组与正常时比较左心室内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减小、左心室内舒张末压(LVEDP)增加,I/R组变化更明显.TM、TM+ LY组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均高于I/R组,TM+ LY组表达均低于TM组(两组间p-Akt比较:t=2.925,P<0.01;p-GSK-3β比较:t =2.8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2h时Sham、I/R、TM、TM+ LY组mPTP吸光度值变化(△A)依次为(78.9±9.2)%、(36.1±4.8)%、(61.4±8.3)%和(46.3±5.2)%,TM组△A比I/R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P<0.01),TM+ LY组△A与TM组比较相对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0,P<0.01).结论小剂量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与GSK-3β活性变化后抑制mPTP开放有关. 高鲁方 周涛 杨列红 冯超 李遂宁 向道康 厉忠逵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瓣膜性房颤桥接期抗Xa因子对白细胞介素、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瓣膜性房颤桥接期观察抗Ⅹa因子不同活性期对白细胞介素(IL)-1、IL-6、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该院治疗的瓣膜性房颤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5~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基础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每次100 IU/kg,2次/d,隔12 h皮下注射给药。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普通肝素钙治疗。肝素钙(规格:2 ml,1.25万U)5 000 IU静脉滴注,2次/12 h。注射后3、12、24 h抽血检测。抗Ⅹa因子活性测定采用微量生色底物法测定,hs-CRP水平测定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IL-1、IL-6、IL-8测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3、12、24 h的抗Ⅹa因子活性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抗Ⅹa因子活性规律为3 h>12 h>24 h;观察组的抗感染作用较对照组更强(P<0.05);不同抗Ⅹa因子活性情况下,炎症因子CRP、IL-1、IL-6、IL-8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1),总体抗感染趋势为3 h>12 h>24 h。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钙在瓣膜性房颤桥接期的治疗,前者抗Xa活性更佳,并且抗炎症因子CRP、IL-1、IL-6、IL-8作用与抗Xa活性呈正相关。 罗洪波 向道康 蒋振威 张文斌 高鲁方 冯超 张正刚关键词:抗XA因子 白细胞介素 超敏C反应蛋白 一种心外科临床引流穿刺定位装置 一种心外科临床引流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左侧边缘处连接设有球型铰座,球型铰座上部内侧转动嵌入连接设有球体,球体上侧穿出球型铰座并且连接设有标定桩,底座上方右侧连接设有弧形电动伸缩杆,标定桩上部外侧滑动套接设有圆... 高鲁方 王崇刚 周阎心包片加固缝合预防老年患者主动脉切口出血临床分析 2017年 如今需外科手术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老年患者逐渐增加。由于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病情相对较重,主动脉壁薄、组织脆弱,手术过程中易出血。在心脏直视手术人工修补材料的应用中,自体心包由于其柔顺性好,易于缝合、来源方便等[1],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张正刚 张大国 向道康 高鲁方关键词:自体心包片 出血 瓣膜性房颤术中同期左心耳外结扎对脑卒中事件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瓣膜性房颤患者术中同期左心耳外结扎治疗方式对术后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入院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与对照组160例),治疗组术中同期行左心耳外结扎,对照组左心耳未予结扎,分别于术后采用门诊+电话随访1年,对两组术后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1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脑卒中病例数(3 vs 12、5 vs 20、10 vs 28、17 vs 3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9.763、9.675、6.741,P<0.05)。结论瓣膜性房颤患者术中同期行左心耳外结扎对预防脑卒中有效。 谢贵华 罗洪波 蒋振威 高鲁方 冯超关键词: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