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健
- 作品数:10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再访物权法定与自由之争议被引量:10
- 2014年
- 一、导论
物权法定主义(又称“物权法定原则”)风光了两千年,但其存废近来陷入争议。自第三个千禧年始,海峡两岸的物权法学者,尤其是使用法律经济分析的物权法学者,纷纷为文检讨物权法定主义。刹时间,废除物权法定主义之呼声响彻云霄。即便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第757条已于2009年修正,纳入习惯(法)作为创设物权类型之方式,仍有学者觉得改革不够彻底。中国大陆物权法于2007年出台,第5条采取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但许多领导学者认为解释上可以更宽松。
- 张永健
- 关键词:物权法定物权自由边际社会成本
- 论民法典的统一实施——理论辩正与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在后民法典时代,中国民法典的统一实施成为公认的司法目标。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在适用中可能面临着大量的分散解释、另类解释和异常解释。其中,"分散解释"意指各地法院对同一法律作出因地而异的解释;"另类解释"意指法院在个案中基于法律以外的考虑,作出与法律文义背离的解释;"异常解释"意指个别法官由主观因素所引发的法律误用。欲评估民法典统一实施的真实困难,有必要求助过往法律变迁的实证经验。通过使用大数据、文字探勘和回归分析技术对《物权法》生效后适用情况的梳理,数万笔物权案件中的另类解释得以呈现:在《担保法》和《物权法》相互冲突的情形下,法院为保护债务人而援引《担保法》而非《物权法》;在物权法定原则下,法院依然承认典权是物权。民法典的异常解释有待矫正,但另类解释和分散解释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故此,立法者应为司法容留空间,司法者亦应辩证看待"法律统一实施",适当采取个案式的、渐进的司法统一道路,而非集中性的司法解释或不加区分的类案类判。
- 许可张永健
- 关键词:民法典法律实施另类解释
- 再访物权法定与自由之争议
- 本文引介并批判Merrill&Smith、Hansmann&Kraakman以及两岸学者关于物权类型最适量之论证,主张物权类型确实有最适量。美国学者认为物权法定主义可大致达成创设最适量物权类型之目标,但此论证并不适用于台...
- 张永健
- 关键词:物权法自由主义法定主义法律适用
- 文献传递
- 芝大法律经济学与中国物权法
- 2013年
-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发源自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经济分析方法,对研究中国物权法问题,有无、有何启示。在引用学者对无主物先占、物权抛弃、时效取得的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理论无法直接套用到中国,但研究者如果能体察理论背后的假设条件、推论方式,就能够拓展既有的理论架构,并用以探讨中国物权法的燃眉问题。此外,针对科斯的新书,用产权经济学的视角,观察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蜿蜒长路,本文进一步点出科斯未竟的研究课题,并说明中国物权法的研究如何能回过头来影响法律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 张永健
-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无主物所有权人产权界定理论架构
- 民法典立法方法论——以《物权法》第106条、第107条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为例被引量:6
- 2017年
- 制订中国民法典是法学界深刻思考"立法方法论"的契机。从日本、德国等地传入的法教义学方法,未系统性建立(本土的)立法方法论;而美国传入的社科法学方法,影响中国部门法研究少于法理学。本文由立法的方法论反省起笔,探讨以效率为核心的经济分析立法论的思考架构,并指出民法典物权编之立法应该以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为目标。为彰显立法方法论的必要性与实用性,本文以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问题为例,先以经济分析理论指出《物权法》相关规范不合效率之处,再从抽象到具体地推导出符合效率的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规范方式,供中国民法典的立法者参考。
- 张永健
- 关键词:遗失物盗赃物重大过失
- 经验面向的规范意义——论实证研究在法学中的角色被引量:14
- 2016年
- 法学(法释义学)一般认为是规范之学,故关注经验面向的法实证研究常受'非法学范畴'之讥。但规范论证是否可以完全抽离经验陈述,以及法学范畴是否如此狭隘,则有再检讨之必要。本文梳理法学与实证研究的本质,主张两者在至少两个层面上相辅相成:法律的规范论证往往必须援引经验事实(例如某法律手段是否有助于实现某法律目的或带来某种结果)作为理由,而设计良好的实证研究能够借由因果推论,发现具有规范重要性的差异制造事实。法释义学有经验面向,认识与描述有效的法律,亦属法学范畴;而实证研究采用的社会科学方法,能拓展认识与描述法律之方式。本文将法实证研究分为三类:第一类检验'差异制造事实'是否存在,其发现可以直接作为支持或反对规范主张的理由。第二类检验法律的实效性,并刻画制定、适用法律之制度性行为。第三类则是以实证方法来描述法律论证。
- 王鹏翔张永健
- 关键词:实效
- 法律实证研究的方法坐标被引量:29
- 2018年
- 本文界定法律实证研究的基本内涵,并系统区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的异同。其重点是利用研究主题和分析方法这两个标杆,对法律实证研究在方法论上进行坐标定位。法教义学是法律实证研究最有名的"邻居",社科法学是其最显赫的"亲戚"。社科法学和法律实证研究相互交融,都有对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内容,但是并不完全相互包含。法律实证研究不仅包含了对"法律+X"进行实证分析的"实证社科法学",也包含了仅对法律进行实证分析的"实证法学",前者更符合英文读者的胃口,后者则更需要利用中文发表高水平的作品。
- 张永健程金华
- 关键词:法学研究方法
- 量化法律实证研究的因果革命被引量:12
- 2019年
- 量化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在两岸都日益盛行,但大多数文章仍在寻求精准描述与发现相关性。但与此同时,对于英文的量化法律实证研究,学界已经迈向以因果推论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本文扼要介绍六种因果推论的研究范式:实验、断点回归、双重差分、工具变量、配对、事件研究法;并以法律相关的量化法实证研究文章为例。本文目的不在于完整介绍方法或指导统计软件操作,而在于提示入门实证研究者因果推论的研究设计方式。
- 张永健
- 资产分割理论下的法人与非法人组织 《民法总则》欠缺的视角被引量:27
- 2018年
- 本文先以《公司法》《信托法》《合伙企业法》等特别法为例,说明财产独立与资产分割的概念和理论;再检讨《民法总则》应规范而未规范财产独立与资产分割处。具体而言,非法人组织定位为民事主体,但其拥有财产的权利能力并不明确——独资企业被清楚归类为非法人组织,就没有独立于自然人之财产。非法人组织与其成员之各自债权人,能否向彼此之特别财产求偿,是否有优先受偿权,均未见规范。本文主张,法人应三分为社会团体法人、营利法人、捐助法人,因其资产分割方式有异。法人成立要件应该大幅放松,使非法人组织和其他团体以行动或宣示就可取得法人格。立法重点不是形式区别法人或非法人,而是设计多种财产独立与资产分割架构不同的组织型态。
- 张永健
- 关键词:独立财产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
- 中国民法典物权编在世界物权法的位置——量化比较法路径被引量:4
- 2019年
- 传统的法系研究将世界部分国家分为两种到数种不等的法系,并以一个或少数抽象标准,得出结论。这些研究都采用了操作步骤并不清晰的方法论。本文提倡量化的法系研究方法论,以具体而数量庞大的标准(170个),关注于一个部门法(物权法),采用新的统计方法,画出世界128个法域的物权法的法系树形图。每个法域都在树形图的一根树枝上,依据其相似程度逐渐合并到越来越"粗"的树干上。依据此方法可以画出包含任何数量的法系,而本文选择以10个法系的区分方式作鸟瞰描述的标准。2018年中国民法典物权编一审稿,规范密度仍低,是极少数无法稳定归类为某个法系的国家之一。本文的主要方法发现中国最接近俄罗斯法系,其次是德国法系。
- 张永健
- 关键词:法系线性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