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博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等离子双极
  • 1篇等离子双极电...
  • 1篇等离子双极电...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阴性
  • 1篇阴性患者
  • 1篇直肠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 1篇身高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腺瘤
  • 1篇肾炎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吴文博
  • 5篇方志海
  • 4篇王行环
  • 4篇刘庆
  • 4篇程龙
  • 3篇肖和
  • 3篇胡万里
  • 2篇杨中华
  • 1篇张廷涛
  • 1篇田斌群
  • 1篇刘玖玲
  • 1篇朱保平
  • 1篇张朋
  • 1篇刘涛

传媒

  • 5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改良Clavien分级系统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级.方法 对2013年1~12月间171例行PK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前列腺体积将患者分为3组:<40 mL(A组)、40~79 mL(B组)、≥80 mL(C组),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期间,共有3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3例次,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9% (34/171),其中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11.5%(3/26)、B组20.7%(18/87)、C组22.4% (13/5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05,P>0-05).43例次并发症中,Ⅰ级22例次、Ⅱ级16例次、Ⅲa级1例次、Ⅳa级3例次、Ⅳb级1例次,无Ⅲb级和Ⅴ级(死亡)并发症.结论 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不需要处理或不需要介入治疗的ClavienⅠ、Ⅱ级并发症占绝大多数(88.4%),而Clavien Ⅲ级(2.3%)及Clavien Ⅳ级(9.3%)并发症较少见,无Clavien Ⅴ级并发症.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成功地应用于PKRP术后并发症的分级.
廖正明肖和王行环方志海吴文博刘庆杨中华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体型与精索静脉曲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型与精索静脉曲张发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10月73例本院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104例非精索静脉曲张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病史采集、体检及阴囊B超检查以明确病情及分期。将精索静脉曲张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BM I)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中不同级别的患者同样依据上述指标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精索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BM 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年龄、身高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级别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年龄、身高、体重及BMI 4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型瘦弱的人较容易出现精索静脉曲张,而瘦弱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身高对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的影响不大。
刘庆张廷涛朱保平方志海廖正明吴文博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体型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LRC)与开放性膀胱癌根治术(ORC)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结果LRC 手术时间长于 ORC 组,在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小于 OR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1);在术后并发症(尿瘘、尿路感染、肠粘连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 ORC比较,LRC 具有失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将成为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吴文博程龙廖正明方志海刘庆王行环田斌群
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
MRS对可疑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3.0T三维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影像学检查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就诊怀疑前列腺癌并行MRI及MRS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Pca)组、前列腺增生(BHP)组。观察两组患者MRS参数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e)/枸橼酸盐(Citrate,Cit)值(CC/C),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G)对照;评估MRS对Pca诊断效能,分析CC/C值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2例Pca的CC/C平均值为2.52±1.42,而52例BHP的为0.70±0.77(P<0.01),MRS对前列腺癌诊断效率:灵敏度87.5%、特异度86.3%、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1.6%;G≤7患者CC/C平均值为1.81±1.09,G>7患者为3.38±0.98(P<0.01)。结论 MRS的应用有助于对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且其参数对前列腺癌病理分级有参考意义。
方志海王行环刘涛吴文博廖正明刘庆杨中华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而首次穿刺阴性患者204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且首次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转归,评价系统13点穿刺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PSA异常且首次经直肠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阴性患者204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PSA变化并随访诊疗过程。结果:随访26-42个月,最终确诊前列腺癌(Pca)20例。根据初次活检病理结果分组比较,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组与非PIN组、PIN伴慢性前列腺炎(CP)组与PIN组的Pca确诊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最终是否确诊为Pca分组比较,三种影像技术(TRUS,CT及MRI)的诊断异常率、直肠指检(DRE)异常率及总PSA(TPSA)、PSA密度(PSAD)有统计学差异(P<0.05),95%的Pca患者集中于游离/总PSA(F/T)<0.25范围内。系统13点穿刺法首次检出率为31%,重复穿刺阳性率为18.6%,首次穿刺假阴性率约为7%。结论:对于PSA异常而首次穿刺诊断为阴性的患者,需谨慎排除引起PSA升高的非癌因素。应重视PIN及CP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Pca发病的影响,同时需结合影像学表现及PSAD、F/T值判断是否行重复穿刺。系统13点穿刺法假阳性率较低,检出率理想,适于初次活检。
程龙胡万里刘玖玲吴文博张朋肖和曾杨军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随访观察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诊断
2015年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pyelonephritis,XGP)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慢性炎性疾病[]。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易与多种肾脏疾病相混淆,临床误诊率较高。现将我科1例XGP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程龙胡万里吴文博方志海廖正明
关键词:肾盂癌
肾上腺腺瘤并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合并Kartagener综合征(KS)的肾上腺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合并KS的肾上腺瘤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等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女性肾上腺腺瘤并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长期高血压及典型的Kartagener综合征,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肾上腺占位,全腹腔脏器转位,卧位醛固酮升高,积极控制血压及呼吸道感染,行后腹腔镜下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肾上腺腺瘤。结论肾上腺腺瘤合并KS临床极为罕见,行手术治疗需严格控制呼吸道感染及血压,术中应注意其特殊解剖结构。采用后腹腔镜微创治疗安全有效,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程龙胡万里肖和吴文博王行环
关键词:肾上腺腺瘤KARTAGENER综合征内脏转位后腹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