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DCE-MRI瘤内联合瘤周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瘤内联合瘤周三维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12例乳腺癌患者病例,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250)和验证组(n=62)。首先,两位医师采用3D Slicer软件于DCE-MRI第2期肿瘤内和肿瘤周围5 mm区域分别提取三维影像组学特征;其次,对特征进行Z-score标准化,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Spearman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逻辑回归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_(瘤内)、模型_(瘤周)及模型_(瘤内+瘤周)用于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并用验证组进行验证;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分别从瘤内、瘤周和瘤内+瘤周分别提取1906、1906和3812个特征,ICC分析剔除322、413和762个特征,Spearman分析剔除624、732和1604个特征,剩余960、761和1446个特征采用LASSO十折交叉验证分别筛选出8、19、16个特征参与模型构建。经综合分析模型_(瘤内+瘤周)诊断效能最优,训练组AUC=0.949,验证组AUC=0.862,其校准曲线更贴近于45%的最佳值,Hosmer-Lemeshow检验证明校准曲线的拟合度良好(P=0.082),其决策曲线(获益区间0.2%~0.9%)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度。结论基于DCE-MRI图像创新性采用了瘤内联合瘤周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方法构建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模型,该研究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 明洁陈莹刘莹朱丽娜朱丽娜
- 关键词:瘤内KI-67磁共振成像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致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到本院行CT增强扫描的60例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SAS、SD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舒适度,避免出现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陈莹王凤云
-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
- 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瘤科围PICC置管期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瘤科患者围PICC置管期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瘤科的PICC置管患者1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列出PICC存在的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解决患者置管过程中的问题,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留置时间、患者满意度效果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和血栓形成均未发生。结论:围PICC置管期的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及时发现围PICC置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PDCA的方法,不断持续改进操作流程及操作技巧,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其可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接受度及满意度,促进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
- 赵静陈莹
- 宫颈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多元互联网联动模式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5年
- 探究多元互联网联动模式护理在宫颈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23年十月到2024年十月,我们收集了80例接受了子宫切除术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成两组,各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观察组采用网络连接方式多样化。本研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组患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健康知识、自我认知、自我保护责任感和自我照顾技巧上都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观察组在生活态度、积极行为以及亲密关系方面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托多元“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性护理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术后风险、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提高生活品质具有积极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宫颈癌术后护理模式,其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 陈莹陈怡赵静
- 关键词: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