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失败原因浅析
- 2006年
-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聚焦超声(HIFU)体外治疗子宫肌瘤失败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方法选择不麻醉下体外HI-FU治疗子宫肌瘤效果不佳改为妇科手术切除的患者,分析HIFU治疗过程中B超复查的声图像资料。结果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HIFU治疗最少3次,最多9次。每次HIFU治疗后B超复查子宫肌瘤未见有肯定的明显回声改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肌瘤周边或肌瘤内的血流信号无明显减少。肌瘤体积无缩小,反而逐渐增大。6例子宫肌瘤患者,有5例做了切除手术,1例在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硬化剂后再做HIFU治疗,肌瘤体积迅速缩小,目前仍在观察中。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失败,主要是HIFU治疗靶区焦点的声强不够。联合超声介入治疗可以增加HIFU治疗靶区的超声能量,提高HIFU治疗肌瘤的效果。
- 汪洋余文惠向望先
- 关键词:高强聚焦超声子宫肌瘤
- 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30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回顾性分析了 30 8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SCVC) ,SCVC的临床特点。结果显示 :主动脉瓣区病变率高 (90 .7% ) ,与其他瓣膜区比较 ,P <0 .0 1;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杂音检出率低 (主动脉瓣区仅为 2 3.8% ) ;心律失常 (47.7% )和心功能不全 (47.1% )发生率高 ;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上述表明 ,SCVC对本病诊断价值较小 ;
- 罗名圉付生泉汪洋
- 关键词: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病率
- 4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聚焦超声(HIFU)体外治疗子宫肌瘤失败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方法:选择不做麻醉下体外HIFU治疗子宫肌瘤病例,分析全部治疗的过程及B超复查的声图像资料。结果:1例子宫前壁肌瘤HIFU治疗后大量出血被迫做...
- 汪洋余文惠向望失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
- 文献传递
- 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
- 2000年
- 余小红汪洋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内分泌疾病
- 经胸壁起搏心室的动物实验
- 1998年
- 用涂有绝缘漆的针灸针作起搏电极 ,经胸壁皮肤刺入右心室心外膜下起搏心室。实验表明 ,当针尖达到心外膜下、心室腔不同位置时 ,记录到的体表心电图 QRS波群有明显不同。针尖不位于心外膜下时 ,起搏心室是困难的 ,即使是高起搏电压也不能奏效。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起搏电流在心肌以外短路 ,而未能达到心室肌细胞起搏阈电压的结果 ,从而提示了临床用注射针头经胸壁起搏心室不成功的可能原因。
- 汪洋
- 关键词:动物实验心室起搏经皮穿刺
- 实时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早孕患者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与40例传统无痛人流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具有比传统无痛人流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少,无明显后遣症的特点。结论:经腹超声引导无痛人流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余文惠胡仙芝吴莉华汪洋汪玉琪
- 关键词:超声描记术无痛人流术
- 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回顾分析
- 2002年
- 目的探讨早期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方法。方法在 2 12 4例胆囊摘除手术患者中 ,经病理证实 ,诊断原发性胆囊癌 3 2例。结果手术病理证实浸润型腺癌 11例 ,粘液型腺癌 8例 ,鳞状上皮癌 9例 ,乳头状腺癌 4例。结论仔细、多方位复查 B型超声波 ,对胆囊内不活动的结石 ,胆囊壁不规律增厚或胆囊壁隆起肿物及实体型胆囊 ,尤其是大于 60岁老年患者应早期行胆囊切除 。
- 石晓建蒋茵露汪洋
-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结石
- 53例附件包块手术病理诊断与术前B超的对照
- 1997年
- 53例附件包块手术病理诊断与术前B超的对照汪洋①吴建荣②1材料和方法我院妇产科在1989—1995年度共做附件包块手术53例。现将53例手术病理与术前腹部B超检查的报告对照分析,探讨附件包块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以求提高术前B超对附件包块病理诊断的正确性...
- 汪洋吴建荣
- 关键词:附件包块手术病理诊断超声波诊断B超
- 高强聚焦超声治疗中的双重超声监测
- 高强聚焦超声(HIFU)体外治疗肿瘤,这一新的技术近年来应用临床后越来越受到关注。HIFU 治疗系统的动物实验结果存在着差异,同样临床上体表肿瘤和深部肿瘤治疗也有所不同。上述这些现象业内人士内心都是十分清楚的。临床疗效取...
- 蔡国华马瑞民汪洋李蕾
- 文献传递
- 肝硬化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在二维超声条件下测定计算患者的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结合临床,以探讨其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病例分为5组,健康对照组30例;乙肝(丙肝)病毒携带2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组25例;代偿性肝硬化组16例;非肝病性腹水组10例。观察测定肝实质回声、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脾厚、有无腹水及胆囊壁有无增厚等。并计算出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结果失代偿性肝硬化组及代偿性肝硬化组脾静脉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非肝病性腹水组其门静脉与脾静脉内径的比值与健康对照组无区别。乙肝(丙肝)病毒携带组的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无区别。结论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内径的比值是诊断肝硬化较敏感的指标,结合病史,其对肝硬化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高洁汪洋吴莉华
- 关键词:二维超声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