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7-01—2020-01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保留LCA组及不保留LCA组,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游离脾曲率、肿瘤上切缘切除肠管长度、术中回肠造口率、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尿潴留、肠梗阻、腹腔感染),以及肿瘤学指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1 a生存率)。结果保留LCA组术中游离脾曲率、回肠造口率及肿瘤上切缘切除肠管长度均低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不保留LCA组(P<0.05)。而2组尿潴留、肠梗阻、腹腔感染发生率,以及肛门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术后1 a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有助降低术后吻合口漏,而且不影响手术效果。
- 张海陈述张进徐三荣
-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漏
- 抑制COTE1表达对多柔比星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COTE1基因对多柔比星诱导肝癌细胞PLC/PRF/5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COTE1 shRNA慢病毒抑制肝癌PLC/PRF/5细胞中COTE1 mRNA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COT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经多柔比星处理后的凋亡情况。结果:经慢病毒感染后肝癌细胞COTE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 CCK-8结果显示,多柔比星对慢病毒感染后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多柔比星促进肝癌细胞凋亡,而抑制COTE1表达能增强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论:抑制COTE1基因能增强多柔比星对肝癌PLC/PRF/5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 朱津张海徐三荣
- 关键词:肝癌细胞多柔比星凋亡
- 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吻合后是否加固缝合吻合口分为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组(n=26)和未加固缝合吻合口组(n=32)。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盆腔感染、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加固缝合吻合口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未加固缝合吻合口组(P<0.05);两组盆腔感染、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肛门功能在术后1个月开始逐渐恢复,但不同时间点肛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可有效降低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不影响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张海陈述张进周庆徐三荣
-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漏肛门功能
- 自制多抗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蛋白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携带杀伤白细胞素(pvl)基因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强,可以诱发高致死率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但目前仍缺少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拟制备抗PVL多克隆抗体用于其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将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蛋白S亚基的重组质粒LukS-PV/pET28a导入大肠杆菌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再经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蛋白表达。结果:成功纯化出重组LukS-PV蛋白,并制备抗LukS-PV抗血清。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采用自制多克隆抗体成功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表达。结论:自制抗PVL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PVL表达,为下一步试剂盒制备奠定技术基础。
- 陈述邹治情张海丁龙坤席月闫曼孙畅吴亮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多克隆抗体
- COTE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重组人序列相似性家族189成员B(FAM189B,别名COTE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9例行肝细胞癌根治术的患者,取其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TE1表达,分析COTE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OTE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37例COTE 1高表达,癌旁组织中24例COTE1高表达,肝细胞癌组织中COTE1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OTE1表达与甲胎蛋白(AFP)值及肿瘤复发情况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COTE1高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较短(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COTE1表达可以作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TE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OTE1表达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来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 吴越张海沙鑫陈述徐三荣
- 关键词: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
- 短时间窗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短时间窗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LC的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在3 d内行LC,对照组在3 d后行LC,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肝功能、炎症反应及术后1个月预后情况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 d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预后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窗内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可减轻对机体肝功能的损害并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沈晓峰张进张海徐三荣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功能预后
- NIMA相关蛋白激酶6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 2014年
- 目的研究NIMA相关蛋白激酶6(NEK6)在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68例HCC及癌旁组织中NEK6mRNA表达,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通过转染NEK6过表达质粒构建稳定表达NEK6的HCC细胞株,行裸鼠皮下种植,观察NEK6对HCC细胞致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HCC癌组织NEK6mRNA阳性表达率高[23.8%(40/168)vs.76.2%(128/168)](P<0.01);NEK6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脉管侵犯及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NEK6过表达可明显促进肝癌细胞株Huh7和HepG2的成瘤能力。结论 HCC组织高表达NEK6,且与HCC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可促进HCC细胞成瘤。
- 张标张海李相成
- 关键词:肝癌
- WWOX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检测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组织及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ICC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索其对IC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定量PCR测定ICC组织及细胞中WWOX的表达水平;转染重组质粒pc DNA3.1B-WWOX-Flag,过表达ICC细胞内的WWOX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及侵袭实验,观察过表达WWOX对ICC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迁移、侵袭通路相关分子。结果:WWOX在ICC组织及细胞中表达下调,其下调与ICC的转移明显相关(P<0.05);转染pc DNA3.1B-WWOX-Flag质粒可上调ICC细胞WWOX蛋白的表达;过表达WWOX抑制IC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0.001);过表达WWOX可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磷酸化,进而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活性,最终抑制ICC的转移过程。结论:WWOX在ICC中表达下调,体外实验证实过表达WWOX抑制ICC的迁移、侵袭能力。
- 方雯徐三荣李相成张海
- 关键词:WWOX肝内胆管癌ER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