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亮
- 作品数:33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老年人防走失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年人防走失系统,涉及老年人看护技术领域,包括监控模块、云服务器、定位模块、关联预警模块以及走失救助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为由老人佩戴的能够监测老人体征参数的北斗定位终端;当老人外出时,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捕获老...
- 张玉颖张艳斌席俊华孟月皓谢文姣丁海燕吴畏杨晓亮王一哲井俊峰齐伟陈运应全胜周月熊培蕾宋雯娟程艺田梦徐慧胡海凤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改进及应用体会被引量:4
- 2016年
-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迅速升高[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但该手术难度较大、操作复杂,且术中出血、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较多。
- 魏灿张艳斌杨晓亮席俊华吴畏陈运
- 关键词:膀胱颈GLEASON前列腺包膜
- 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1931年由Klemperer和Rabin首先命名[1]。最初认为SFT起源于间皮细胞,好发于胸膜腔[2]。随着对该肿瘤的深入研究发现可发生在胸膜腔以为的部位,但发生在前列腺罕见。本院于2018年11月收治1例,报道如下。
- 张路锋井俊峰魏灿席俊华杨晓亮吴畏杨振兴齐伟王一哲徐忠乐应全胜王伟张艳斌
- 关键词: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或α1A受体阻滞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P)联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B)与α1A受体阻滞剂(α1A-b)联合M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月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2例晚期前列腺癌伴BOO的病例,其中TUPKP联合MAB组29例,α1A-b联合MAB组23例。采用t检验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残余尿量(PVR)、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差异,随访并评估比较2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取Log-Rank检验。结果治疗前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PSA、PVR、QOL、IPSS及Qmax分别为(37.94±25.58)μg/L vs(47.29±42.10)μg/L、(158.07±57.81)ml vs(151.17±55.70)ml、(5.10±0.82)分vs(5.26±0.81)分、(26.62±3.78)分vs(25.83±4.21)分、(6.50±1.63)ml/s vs(6.60±2.26)ml/s。治疗3个月后2组PSA、PVR、QOL、IPSS及Qmax分别为(2.86±2.16)μg/L vs(5.19±3.54)μg/L、(31.17±19.97)ml vs(92.48±42.62)ml、(1.48±0.87)分vs(4.00±1.04)分、(7.83±3.26)分vs(16.57±3.87)分、(18.27±4.47)ml/s vs(9.10±2.82)ml/s。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SA、PVR、QOL、IPSS均降低,Qmax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688、14.013、18.582、22.737、-14.058,P均<0.001;t=4.800、9.716、6.996、8.377、-7.096,P均<0.001)。治疗3个月后,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比较PSA、PVR、QOL、IPSS均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P=0.009;t=6.367,P<0.001;t=9.478,P<0.001;t=8.831,P<0.001),Qmax则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2,P=0.084)。TUPKP联合MAB组与α1A-b联合MAB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7.24个月、56.46个月,2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915)。结论 TUPKP联合MAB与α1A-b联合M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 杨晓亮张艳斌魏灿王伟席俊华应全胜吴畏杨振兴陈运倪大伟
- 关键词: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Α1A受体阻滞剂内分泌治疗
- 一种成人尿量计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成人尿量计量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并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尿布的压块,所述处理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通过在...
- 谢文姣张玉颖孟月皓谷春梅丁海燕席俊华吴畏杨晓亮周月熊培蕾宋雯娟程艺田梦徐慧胡海凤
- 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究分析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9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C反应蛋白(CRP)、肌酐、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和输尿管壁面积等指标。根据术中结石是否嵌顿将患者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嵌顿性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年龄的M(Q1,Q3)为51(36,56)岁;男137例,女60例;根据输尿管镜下结果分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82例,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CRP、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CT值(P<0.01)、输尿管壁厚度(P<0.001)、输尿管壁面积均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采用ROC曲线比较结石CT值、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效能,输尿管壁面积AUC最大(AUC=0.901,95%CI:0.859~0.943,P<0.001),其次为输尿管壁厚度(AUC=0.799,95%CI:0.736~0.862,P<0.001)、结石CT值(AUC=0.700,95%CI:0.626~0.775,P<0.001)。经Delong检验,输尿管壁面积与结石CT值(Z=4.527,P<0.001)和输尿管壁厚度(Z=3.407,P<0.001)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壁面积的最佳预测值为79.6 mm2,该临界值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敏感度
- 齐伟席俊华杨晓亮吴畏徐忠乐井俊峰倪大伟陈运王伟张艳斌
-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改进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操作技巧和疗效。方法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共行16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标准术式的LRP(标准组),同期另有9例在标准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技巧改进(改良组),改良采用了筋膜内背深静脉复合体免缝扎技术,并改进一系列措施以保护血管神经束、尿道括约肌,降低膀胱尿道吻合口张力。比较改良组和标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天数和术后尿控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标准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尿管留置天数分别为230 min、371 ml、21.4 d,而改良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97 min、324 ml、16.7 d,其中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30 d、90 d和180 d控尿率均高于标准组。结论改良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改进处理方式能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长,能早期拔除尿管,有利于术后尿控恢复,且不增加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 魏灿井俊峰杨晓亮吴畏席俊华陈运杨振兴王伟应全胜张艳斌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腹腔镜
-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6例临床分析
- 目的 目的:报告我们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初步经验.方法 方法:本组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行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时的平均年龄22岁,范围16岁~37岁).14例...
- 杨晓亮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腹膜后
- 睾丸扭转的诊疗体会
- 目的 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治疗19例睾丸扭转病例,年龄8-46岁,平均年龄19.5岁,单侧扭转17例,双侧扭转2例.左睾扭转13个,右睾扭转6个.10例病人在睡眠中或起床时发病,9例病人,有...
- 王一哲陈运杨晓亮杨振兴席俊华吴畏王伟应全胜张艳斌
- 关键词:睾丸扭转诊疗体会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前列舒通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50例确诊Ⅲ型前列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前列舒通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国际勃起功能障碍指数5项(IIEF-5)、早泄诊断工具量表(PEDT)、视觉模拟评分(VAS)、卡式生活质量(KPS)评分的测评,并行前列腺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6%,高于对照组的76.71%(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CPSI、PEDT、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IEF-5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列腺液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高切、中切及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比单用前列舒通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更能够促进前列腺炎症消退,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王一哲杨晓亮吴畏席俊华杨振兴徐忠乐齐伟张艳斌
- 关键词:前列腺炎生物反馈电刺激前列舒通胶囊炎症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