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强
- 作品数:81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双光子聚合引发剂DBASDMB的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制备了一种双光子聚合引发剂,反,反-1,4-双(4-’N,N-二丁胺基苯乙烯)-2,5-二甲氧基苯(DBASDMB),利用挥发溶剂法首次获得该化合物的晶体,用四圆X射线衍射法解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同时证明引发剂分子是具有很好对称性和平面性的全反式结构。仔细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下的线性吸收光谱和单、双光子荧光谱,并在同一条件下对其单、双光子光谱进行了比较。在760nm的飞秒脉冲激光辐照下,DBASDMB能够高效地引发聚氨酯类丙烯酸酯齐聚物的聚合反应,成功地制作了一个微结构。
- 张献于晓强于文涛何畏陶绪堂蒋民华
- 关键词:晶体结构微结构
- 一种空间依赖型的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依赖型的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该探针是式(I)所示结构的吡啶盐类化合物,试验显示本发明的探针够在线粒体膜电位正常的细胞内高选择性标记内线粒体;在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的细胞内同时标记线粒体和细胞核,并且膜电...
- 于晓强李学晨孙渝明田明刚
- 文献传递
- 双光子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微加工技术
- 双光子引发剂及其合成方法与微加工技术,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双光子引发剂含咔唑、吩噻嗪或联苯二烯系列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强双光子吸收效应。合成方法是用室温固相法,通过研磨、水洗和醇洗获得产物。双光子引发剂的微加工技术,在...
- 蒋民华杨家祥陶绪堂田玉鹏任燕赵显于晓强
- 文献传递
- 聚合物材料的吸音系数-温度-频率三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用驻波管技术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PEMA)和聚氯乙烯 (PVC)的吸声系数 .结果表明 ,在玻璃化转变区域材料的吸声系数较高 ,PEMA和 PVC均具有特征吸收频率 .当处于玻璃化转变区域时 ,PEMA和PVC的特征吸收峰的数目增加 ,用自由体积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 .得到 PEMA和 PVC的吸声系数 -温度 -频率的三维关系图 .
- 于晓强李耀先王静媛李峰孟岩汤心颐孙家锺
- 关键词:吸声系数PVC
- 1,4-二甲氧基-2,5-二乙烯基苯系列衍生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被引量:12
- 2005年
- 在HF水平上,利用解析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1,4_二甲氧基_2,5_二乙烯基苯系列衍生物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吸收特性.实验测量了反,反_2,5_双(4′_N,N_二丁胺基苯乙烯)_1,4_二甲氧基苯分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谱.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分子具有较强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在低能量范围内,对于D_πA型分子,分子的单光子吸收强度和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值都发生在分子的第一激发态.对于D_π_D型分子,单光子吸收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分子的第一激发态,而最大双光子吸收值则对应于分子的第二激发态.分子的单和双光子吸收强度和分子官能团的电性有关.对于由该类π中心部分构成的分子,其对称型不一定比不对称型更有利于提高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子基态与电荷转移态的电荷转移过程定性地解释了双光子聚合反应的聚合机理.
- 赵珂孙元红王传奎罗毅张献于晓强蒋民华
- 关键词:双光子吸收非线性光学分子基态
- 反应型增容剂PS-co-GMA在PA1010/ABS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被引量:4
- 2000年
- 以PS -co -GMA作为PA10 10 /ABS共混体系的反应型增容剂 ,探讨了增容剂的含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 ,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10 10 /ABS -g -GMA共混体系 ,比较了两种增容方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 孙洪海高歌王静媛于晓强马荣堂汤心颐
- 关键词:尼龙1010增容剂共混物ABS树脂
- 采用菲涅尔菱体的高隔离度宽带光隔离器被引量:4
- 2003年
-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宽带、高隔离度的光隔离器 ,采用菲涅尔菱体延迟器取代通常光隔离器中的 1/ 4波片 ,使其反向光隔离度高于 4 0dB ,且在较宽波长范围内 (约 30 0nm)有效。
- 许贵宝许心光于晓强杜晨林王正平王东邵宗书
- 关键词:激光系统光纤通信
-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捕捉烯类单体双光子聚合反应的自由基信号
- 2010年
- 自1999年烯类单体的双光子聚合方法被发现以来[1],其产物在光开关制备[2]、光子晶体[3]、微机械[4]及三维微加工[5]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烯类双光子聚合机理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6].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烯类单体的双光子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历程,
- 赵宁孙渝明张元红张宝芹于晓强蒋民华
- 关键词:双光子自由基
- 双光子聚合引发剂BVPDA的合成、结构及非线性光学性质被引量:4
- 2005年
- 合成了双光子聚合引发剂 {4 -[2 -(4 -溴苯基 ) -乙烯基 ]苯基 }-二苯基胺 (BVPDA) ,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BVPDA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1 .0 83 4(3 ) nm,b=1 .5 62 5 (2 ) nm,c=1 .9640 (2 )nm,α=92 .80 7(8)°,β=1 0 3 .647(1 0 )°,γ=1 0 6.676(1 3 )°,V=3 .0 70 5 (1 0 ) nm3,Z=6,T=2 93 (2 ) K,Dc=1 .3 83 g/cm3,R1 =0 .0 73 5 ,w R=0 .1 0 63 .用 1 H NMR谱、 1 3C NMR谱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测试了紫外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光谱、单光子荧光寿命和双光子荧光光谱 .在 760 nm的飞秒脉冲激光激发下 ,BVP-DA 发出较强的上转换荧光 ,荧光峰位于 462 nm.以 BVPDA作引发剂 ,加入丙烯酸酯型齐聚物(CN1 2 0 C80 ) ,用 Ti∶ sapphire飞秒激光器作光源 ,制作了一个三维周期性微结构 .
- 延云兴陶绪堂许贵宝于文涛杨家祥吴拥中于晓强赵显蒋民华
- 关键词:晶体结构非线性光学微结构
- 一种单、双光子线粒体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双光子线粒体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是通式(I)所示结构的吡啶盐类化合物,式中R<Sub>1</Sub>表示烷基或羟烷基,R<Sub>2</Sub>表示乙酰基或氢。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荧光探针在标记或显示...
- 于晓强田明刚孙渝明苗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