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曼曼
-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大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倾向及其与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考试焦虑自评量表和大学生学业成就目标倾向问卷对355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1过程取向学业成就目标、结果取向学业成就目标、考试焦虑3个变量的年级主效应显著;2过程取向的学业成就目标显著高于结果取向的学业成就目标;3考试焦虑与结果取向的学业成就目标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与过程取向的学业成就目标呈极其显著负相关。结论学业成就目标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具有显著影响。
- 刘曼曼徐琴美
- 关键词:心理健康考试焦虑大学生
- 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构建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的模型,为选拔和培养优秀心理委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专家论证法确定心理委员绩优组与普通组的标准,选取12位心理委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以Spencer等编制的"人类服务工作者通用特征词典"为蓝本编写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的描述词汇,对所有访谈文稿进行编码,比较绩优组(n=6)与普通组(n=6)在胜任特征上的差异,以初步确立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结果:依据访谈法,绩优组在"影响力"、"人际沟通"、"言语表达"、"工作兴趣"、"自信心"、"自控力"、"概念性思考"和"专业知识"8项胜任特征上得分均高于普通组[如,影响力(1.7±0.3)vs.(1.2±0.5),均P<0.05]。经修正,最终得到6因子的胜任特征模型,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22%。各因子的α系数在0.65~0.85之间,总的α系数为0.93。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6因子的胜任特征模型拟合良好(χ2=900.11,df=480,χ2/df=1.88,RM SEA=0.06,CFI=0.92,NFI=0.85,NNFI=0.92,GFI=0.83,AGFI=0.80,RM R=0.04)。模型各因子间的相关在0.46~0.70之间,各因子与模型总分的相关在0.70~0.87之间。结论: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可用于心理委员的选拔与培训。
- 来燕刘曼曼
- 关键词: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行为事件访谈心理测量学
- 高校非医类专业学生转入临床医学专业适应情况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高校学生转专业政策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对81名非医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当他们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后,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造成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习上的脱节与缺乏科学规划。本文对于造成不适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缓解转专业学生的不适应情况,使他们尽快融入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习生活中。
- 郑正刘曼曼来燕俞雯
-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
- 同伴支持、父母支持和青少年自我价值感初探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实际的同伴支持、感知到的同伴支持、感知到的父母支持、对同伴支持的重要性评价、对父母支持的重要性评价和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考察了青少年的同伴接受性。方法:用社会测量法和自我报告法对285名青少年进行集体测试。结果:①社会测量法表明青少年也可以被分为受欢迎的、被拒绝的、被忽略的、和有争议的;②感知到的同伴/父母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高低实际同伴支持两组被试在感知到的同伴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自我价值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③在所有被试中,只有对初三学生来说,对同伴/父母支持的重要性评价在感知到的同伴/父母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结论:感知到的同伴/父母支持可以用来预测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对初三学生来说,对同伴/父母支持的重要性评价可以在感知到的同伴/父母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 徐琴美刘曼曼
-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价值感
- 如何推进高校在院系层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
-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亟需推进高校院系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 刘曼曼
- 关键词:高校院系心理健康教育
- 社会支持、就业非理性认知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就业非理性认知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就业非理性认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9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测量。结果社会支持与就业非理性认知(r=-0.166,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r=-0.130,P<0.05)、就业非理性认知与心理健康(r=0.369,P<0.001)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就业非理性认知(F=46.016,P<0.001)和对支持的利用度(F=26.742,P<0.001)可以较好地预测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结论社会支持、就业非理性认知对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就业非理性认知是社会支持和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
- 刘曼曼来燕
-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大学毕业生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实效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某高校4个新生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加追踪测试的实验设计,以症状自评量表、自尊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为评估工具。结果:课程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恐怖、偏执三个指标显著降低,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提升。结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健康必修课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来燕刘曼曼
- 关键词:心理健康必修课积极心理学
- “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心理委员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验证"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心理委员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科院校97名心理委员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采用"情景剧教学法"。采用"心理委员胜任力自评问卷"对所有被试进行实验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实验前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两组之间在心理委员胜任力的四个因素和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情景剧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提升心理委员的胜任力,值得在心理委员培训中推广。
- 刘曼曼来燕
-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 高校低自尊大学生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 2012年
- 在高校的临床咨询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不喜欢自己甚至厌恶自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我的身上找不到任何优点,所以我感到很自卑,很不开心。"这种情况,心理学术语一般称之为低自尊。自尊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情感。
- 刘曼曼
- 关键词:自尊教育对策家庭教养方式自我理论高校社会比较
- 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向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发展了新的途径。本文在分析移动学习环境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例,探讨了创新这一教育方式的前提与要求,以及可行的基本做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 来燕刘曼曼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