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莫龄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一例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分析1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3年9-12月确诊的1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特点、生化检测结果、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运用PCR法扩增外周血PDHA1基因的11个外显子及与内含子拼接区,对扩增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突变.通过PDHA1基因分析,确诊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结果 患儿男,2岁4个月,反复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年余,间断出现抬头无力,独坐不稳,不能独站,持续性高乳酸血症.血乳酸5.37 mmol/L,丙酮酸0.44 mmol/L,乳酸/丙酮酸12.23,脑MRI提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条状异常信号,T2WI和T2WIFlair高信号.PDHA1基因分析显示,c.788G>A(p.R263Q)突变,确诊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给予生酮饮食、维生素B1、辅酶Q10和左旋肉碱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PDHA1突变所致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PDHA1基因出现c.788G>A(p.R263Q)突变.对不明原因的肢体无力、高乳酸血症,可通过基因分析诊断.合理治疗可以稳定病情.
- 吴莫龄刘丽蔡燕娜盛慧英程静李秀珍尹曦卢致琨林瑞珠
- 关键词:LEIGH病基因突变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PDHA1基因突变研究
- 背景: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由丙酮酸脱羧酶(pyruvate decarboxynase,E1)、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dihydrolipoa...
- 吴莫龄
- 4例女性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的内分泌代谢特点被引量:4
- 2017年
- 4例Prader-Willi综合征(PWS)患儿均为女性,确诊年龄6~12岁,均有肥胖,特殊面容,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测提示其中2例为15q11.2-q13区域父源性缺失,1例为15q11.2-q13区域母源性同源二倍体,1例15q11.2-q13区域未发现异常。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分泌代谢紊乱:2例身材矮小,其中1例第二性征延迟,另1例合并2型糖尿病;1例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无乳腺发育;1例患儿的身高处于P_3~P_(10),性早熟。PWS患者存在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长期内分泌专科随访及管理十分重要。
- 吴莫龄李娟丁宇陈瑶常国营王秀敏王剑沈亦平
- 关键词:PRADER-WILLI综合征肥胖内分泌代谢异常
- 以呼吸心跳骤停为突发表现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表现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基因分析。方法对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因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就诊的1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PDHA1"等为关键词,查阅PubMed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相关文献,对国内报道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男,2个月10 d,感染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伴高乳酸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提示:(1)双侧大脑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符合Leigh病影像学改变;(2)左侧室管膜下少许出血。脑电图提示异常放电。线粒体病相关基因检测提示PDHA1基因存在c.1132C>T,p.H378C半合突变。患儿于1岁时死亡。结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多以神经系统症状起病,以心跳呼吸骤停为突发表现的报道罕见,及时心肺复苏、呼吸机支持能暂时挽救生命,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但最终预后差,病死率高。PDHA1基因c.1132C>T,p.H378C变异是其致病原因。
- 吴莫龄谢红波陈娟罗勇周刚罗育琼金萍许锦姬刘纯义
- 关键词:基因LEIGH病心跳呼吸骤停
- Cockayne综合征两例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Cockayne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方法分析归纳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一对同胞兄弟共患经典型Cockayne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取患儿及其血缘父母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ERCC6基因全部外显子及与其相连的内含子区,扩增产物行双向测序,查找突变位点。结果患儿为同胞两兄弟,分别为4岁8月龄和7岁5月龄。均因“生长和智力落后数年”就诊,母孕产史均无异常。1岁前,患儿身高、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1岁半后均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运动发育落后,眼、皮肤光敏感,听力及视神经损害,小头、眼窝深邃。例1(先证者)就诊时身高90.8cm,体重9.1kg,头围41cm,胸围44cm;例2(先证者胞兄)就诊时身高92cm,体重11.2kg,头围41cm,胸围46cm。例1在4岁半,例2在7岁时头颅MRI检查提示全脑萎缩,脑室扩大,髓鞘形成不良。头颅磁共振波谱分析(氢谱)-MR成像提示左右两侧背侧丘脑、岛叶及左侧半卵圆中心神经元损伤。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钙化。ERCC6基因突变分析提示兄弟俩ERCC6基因均存在c.1357C〉T(P.Arg453Ter)与c.1607T〉G(P.Leu536Trp)复合杂合致病突变,突变分别遗传自患儿母亲和父亲。结论Cockayne综合征患儿具有出生时正常,生后逐渐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语言、智力落后,脑损伤、小头畸形,眼窝深邃,皮肤光敏感等临床特征,存在ERCC6基因突变,易误诊为脑瘫、先天性小头畸形等。
- 周知子刘丽吴莫龄刘鸿圣蔡燕娜盛慧英李秀珍程静李端黄永兰
- 关键词:脑萎缩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4年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是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的一组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困难,酶检测和基因突变分析可协助诊断.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缺乏症的国内外研究,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促进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 吴莫龄刘丽
- 关键词:LEIGH病
-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1例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从分子遗传学水平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收集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PCR技术扩增HMGCL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与内含子拼接区,对扩增片段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突变。结果患儿,女,4个月,因"呕吐、气促、惊厥"就诊,代谢性酸中毒难纠正,家族史及出生史正常。尿有机酸分析提示3-羟基-3-甲基戊二酸显著升高。HMGCL基因突变分析发现IVS3+1G〉A纯合突变,此基因型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3-羟基-3-甲基戊二酸患者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的代谢性脑病。尿有机酸分析提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升高可以帮助筛查本病。基因诊断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利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酸家系进行遗传咨询。
- 吴莫龄吴莫龄周知子苏玲蔡燕娜盛慧英李秀珍张文黄永兰
- 关键词:呕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Bloom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特征与BLM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分析Bloo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方法 分析归纳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随访的2例Bloom综合征同胞姐弟的临床特点,2015年提取患儿及其父母亲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基因变异位点.结果 患儿为同胞两姐弟,因“身材矮小,身高增长缓慢”就诊,足月顺产,母孕产史无异常,均有喂养困难,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匀称型身材矮小,反应迟钝,有长脸、小下颌、颧骨高的特殊面容.先证者8岁3月龄初次就诊,身高99.7 cm,体质指数12.07 kg/m^2,头围45.5 cm,出生体重1.6 kg,反复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病史.先证者胞弟3岁11月龄初次就诊,身高86.6 cm,体质指数14 kg/m^2,出生体重1.95 kg,16月龄因“头围36 cm”诊断为小头畸形,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鼻窦炎病史.随访8年,均未发现蝶形红斑样皮疹,均未发现肿瘤的临床征象.基因分析提示先证者及同胞弟弟的BLM基因均携带c.772_773delCT(p.Leu258Glufs*7)和c.959+2T>A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搜索文献及数据库无c.959+2T>A变异的报道.结论 Bloom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小头畸形、特殊面容,喂养困难,免疫功能低下,可无蝶形红斑样皮肤改变.BLM基因c.959+2T>A为新发现的致病性变异.
- 吴莫龄王秀敏李娟丁宇陈瑶常国营王剑沈亦平
- 关键词:BLOOM综合征小头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