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和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所有患者进行DTI,并绘制各向异性分数(FA)图,得到DTI,选取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带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对两组瘤体、瘤周水肿带的rFA值、rADC值及DTT进行比较,并观察白质纤维束在肿瘤周围发生的变化。结果 瘤体周围水肿带rFA值在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中均大于瘤体rFA值(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的瘤体周围水肿带及瘤体比较中,rFA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水肿带与瘤体的rADC值比较中,高级别组均低于低级别组(P<0.001),且胶质瘤的级别越高,导致纤维束浸润、破坏和推移的程度越强(Z=-3.646.,P<0.001);低级别组中纤维束部分存在部分中断和偏移,多处于受压状态,但结构基本完整;高级别组中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且存在明显变形。结论 DTI+DTT能够有效地对脑胶质瘤进行较准确的分级诊断,并完整的显示出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与肿瘤的关系以及改变,为胶质瘤手术前、手术结果 的观察和预后提供科学有效、完整的影像学依据。
- 黄和平孙毅郭桂兰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脑胶质瘤
- 肺部高分辨率CT重组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肺部高分辨率CT重组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HRCT扫描图像进行对比,探讨能否替代HRCT扫描。方法:应用GE Light Speed pro16层螺旋CT扫描仪对80例肺部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在常规扫描基础上行后处理HRCT重组,由3名有多年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HRCT重组像与HRCT扫描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P值(0.09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图像上在正常肺支气管、动脉、静脉等组织的显示图像相似,图像质量好,均为A级。A级率中,HRCT重组图像A级率(71.25%)高于HRCT扫描(60.00%),亦能在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上利用Batch模式进行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可弥补HRCT扫描的不足。HRCT重组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和降低辐射剂量。结论:肺部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处理HRCT重组图像均近似或优于HRCT扫描像,且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和降低辐射剂量,可以替代HRCT扫描。
- 张任华邓波红黄昌平黄和平彭丹丹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肺部图像处理
- 低对比剂及低辐射剂结合迭代技术在肺动脉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低辐射剂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 R)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该院进行CTPA的可疑病变患者210例,将其随机分为低对比剂、低辐射剂结合ASi R60%重建组(研究组)和常规剂量滤过反投影(FBP)重建组(对照组),每组105例。所有重建图像均传送至工作站(GE AW4.6)进行后处理,分别由3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两组对比剂、辐射剂剂量及影像质量。结果研究组对比剂剂量明显降低,降低率为50.00%(30/60),辐射剂量的单次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的降低率分别为78.95%(7.09/8.98)、75.71%(252.89/334.03)和75.64%(3.54/4.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CTPA质量显示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FBP重建技术比较,低对比剂、低辐射剂结合ASi R60%重建技术保证了CTPA质量,明显降低了对比剂及辐射剂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任华邓波红龙江涛黄和平何琛波
- 关键词:肺动脉对比剂
-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及其与房颤发生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及其与房颤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8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6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在院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不同患者心脏超声特点,分析与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组LAD、LVSd的表达水平以及二尖瓣反流发生率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LAD、IVSd及二尖瓣反流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表现显著,左心房扩大及室间隔增厚明显,与房颤发生关联密切。
- 郭桂兰黄和平
- 关键词:高血压阵发性房颤心脏超声房颤
- 低剂量联合迭代技术在喉部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 R)在喉部CT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20例患者的喉部CT扫描分为两组: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重建组(FBP组)和低辐射剂量联合ASiR50%重建组(ASi R50%组),每组各110例。所有重建图像传送至AW 4.6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别由3名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t检验对两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ASiR50%组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P<0.001),CTDIvol、DLP、Total DLP和m Sv的降低率分别为80.22%(6.65/8.29)、82.95%(78.61/94.77)、82.95%(157.23/189.54)和83.04%(0.93/1.12)。FBP与ASi R50%组图像质量显示能力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辐射剂量联合ASi R50%重建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
- 张任华邓波红龙江涛黄和平何琛波
- 关键词:喉疾病
- 超声心动图与心脏磁共振对心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方法以137例肥厚型心肌病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先接受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随后接受心脏MRI检查,比较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对肥厚型心肌病确诊病例的检出率。结果根据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有9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70例(占72.9%)、女性26例(占27.1%),病例平均年龄(48.2±10.2)岁。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对肥厚型心肌病检出率分别为93.8%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P=0.03)。96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和心脏MRI测定的左心室壁平均最大厚度分别为(22.1±8.9)mm和(22.8±9.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P=0.32)。心脏MRI和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基底部前外侧游离壁平均厚度分别为(18.2±7.8)mm和(13.9±7.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0,P=0.0007)。结论心脏MRI扫描用于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价值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一种有效补充用于超声心动图检测。
- 郭桂兰黄和平罗利红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移植肾肾外血管并发症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评估移植肾肾外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需要排除移植肾肾外血管并发症的患者35例,所有对象均行CDUS检查,其中15例患者因发现肾血管流速异常随访,另外20例患者因CDUS诊断或临床高度怀疑合并血管并发症进一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将CDUS检查结果与经DSA或CTA证实的血管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CDUS对移植肾肾外血管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经DSA或CTA证实有18例肾移植患者合并肾外血管并发症,经CDUS正确诊断15例,包括3例肾动脉与髂动脉吻合口狭窄,8例肾动脉主干狭窄,2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动脉扭曲,1例静脉血栓。CDUS检出移植肾肾外血管并发症的准确率为83.33%。结论CDUS是诊断移植肾肾外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筛查手段,对移植肾术后的评估和随访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罗利红郭桂兰石伟元李锦丽李臻邓毕华黄和平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移植肾血管
- 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病人肾上腺CT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将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 R)用于肥胖病人的肾上腺CT成像,旨在评价ASi R在降低辐射剂量和提高影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肥胖病人并行肾上腺CT扫描,男112例,女88例,年龄17~78岁,平均(54.22±18.63)岁,分为2组,各100例。A组行常规剂量的滤过反投影(FBP)重建,B组为降低剂量的ASi R 4个等级(未降低,分别降低30%、50%、100%)重建,所有重建图像传送至AW4.6工作站,分别由3名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t检验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影像质量的客观指标(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Kappa检验评价3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A组与B组4个不同迭代等级的重建影像进行比较,B组中各重建的肾上腺噪声、肌肉噪声及脂肪噪声均随迭代等级升高而下降,SNR及CNR随迭代等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其中,ASi R50%时各部位噪声、肾上腺SNR与FBP重建相近(P〉0.05)。3名医师主观评分为一致性较好(Kappa=0.76)。影像质量显示能力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ASi R100%、A组FBP、ASi R50%、ASi R30%、ASi RNone(P〈0.05)。结论在肥胖病人肾上腺CT成像中应用ASi R技术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ASi R(50%~100%)所得影像质量近似或优于传统FBP。
- 张任华邓波红周海军黄和平何琛波
- 关键词:肥胖肾上腺成像技术
- 乳腺癌磁共振征象与肿瘤免疫组化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磁共振征象与免疫组化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4例乳腺癌患者病理及MRI资料。根据免疫组化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或阴性、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高表达或低表达。图像分析由2位不同级别乳腺亚专科医师分别阅片,如有争议,以高职称医师意见为准。动态增强图像及DWI图像经GE-ADW 4.6工作站处理后,由高职称医师判断。共纳入病灶形态、毛刺、ADC值、动态增强早期强化率及曲线类型等5个磁共振参数。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ER、PR阳性患者毛刺出现率高于阴性患者,HER-2阴性患者毛刺出现率高于阳性患者,ER阴性患者中早期强化率中位数高于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及阴性患者中5项磁共振参数没有差别。如果以毛刺及早期强化率预测ER、PR、HER-2状态,诊断效能较低。结论乳腺癌免疫组化表达不同,其磁共振成像特征有一定差异,能给临床提供参考意见以及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 黄海华何启强黄和平
-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ADC值免疫组化
- 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在颅脑螺旋CT三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在颅脑螺旋CT三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颅脑CT扫描成像的可疑病变患者23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剂量非螺旋扫描组(Ⅰ组)和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螺旋扫描组(Ⅱ组),每组115例,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均传送至GEAW4.2工作站,分别由3名CT医生进行后处理,采用4分制独立对两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t检验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影像质量的客观指标(噪声)及主观评分。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的平均有效剂量为(0.72±0.16)m Sv,降低率达63.45%,单次扫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总剂量-长度乘积(DLP)的降低率分别为84.74%和63.44%。Ⅱ组与Ⅰ组的影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辐射剂量迭代技术进行颅脑螺旋CT三维成像,不仅保证了影像质量,而且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邓波红张任华黄和平孙毅
- 关键词:颅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