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欣

作品数:5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感染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症
  • 1篇胆汁
  • 1篇修补术
  • 1篇血培养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影响性
  • 1篇原菌分布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状瘤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机构

  • 4篇辽宁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魏琳琳
  • 4篇赵欣
  • 2篇杨波
  • 2篇董青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54例胆石症患者,采集发生胆道感染患者静脉血和胆汁,对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筛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4例胆石症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64例,感染率为64.57%;血培养阳性90例,阳性率为35.43%,胆汁培养阳性164例,阳性率为64.57%,胆汁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培养出病原菌16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8株占41.46%,革兰阴性菌96株占58.54%;血液培养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40.00%,革兰阴性菌54例占60.0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舒巴坦、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5.00%,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严重,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100.00%,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4.00%。结论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的阳性率较高,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赵欣魏琳琳董青
关键词:胆石症胆汁血培养
拉米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不同停药时间对产妇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阻断乙型肝炎宫内感染分娩后不同停药时间对产妇影响性,以寻求最佳停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80例乙型肝炎宫内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孕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然后根据不同的停药时间分成A、B、C3组,特别在分娩后的0、4、6周停药,对照组则未予以药物干预,比较对孕产妇在HBV-DNA定量和肝功能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性。结果观察组(A、B、C组)和对照组在HBV-DNA定量上分娩前分别为(4.02±1.03)copies/ml、(4.13±1.09)copies/ml、(4.18±1.23)copies/ml和(7.32±0.43)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个月后在HBV-DNA定量恢复到治疗前,分别为(7.37±0.46)copies/ml、(7.36±0.42)copies/ml、(7.39±0.56)copies/ml和(7.36±0.48)copies/ml;肝功能无影响,观察组最终宫内感染率为0,对照组为1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阻断乙型肝炎宫内感染,对于高病毒载量携带者的孕妇分娩后即可停药,停药后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DNA定量。
魏琳琳杨波赵欣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宫内感染停药时间影响性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的病原学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宫颈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感染状况、基因型分布及干预对策,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2010年4月-2013年6月在妇产科接受诊治的148例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基因型,并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8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发生高危型HPV感染106例,感染率71.62%;106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宫颈分泌物中检出9种高危型HPV,主要包括HPV-16、HPV-18、HPV-33、HPV-52、HPV-58,其中HPV-16最为常见,检出率为44.34%;106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单一感染75例占70.75%,多重感染31例占29.25%,多重感染所占比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HPV-16是最常见的高危型HPV感染基因型,致使宫颈癌变的主要原因是高危型HPV多重感染与持续性感染。
魏琳琳杨波赵欣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病变干预对策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对降低腹股沟疝修补术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12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观察组136例,对照组患者术前30min给予头孢替安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未给予抗菌药物,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9%和1.47%,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7.74±0.78)×109/L和(71.93±5.30)%,对照组分别为(7.79±0.75)×109/L和(72.33±5.02)%,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22±0.38)d和(6.82±0.77)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5±0.42)d和(6.54±0.4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药费为(301.98±28.7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2.76±40.8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切口感染率或者促进伤口愈合无效果,反而增加治疗的费用,因此无必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赵欣魏琳琳董青
关键词:抗菌药物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