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继锋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福辛普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方法 :49例发病 2 4小时内的 AMI患者随机分福辛普利组 2 6例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常规治疗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 ,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福辛普利 ,每次 10 mg,每日 1次。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 2周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活性、含量及其抑制物 (PAI- 1)活性。 结果 :治疗前福辛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 t PA活性、t PA含量、PAI- 1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P分别 >0 .0 5 )。治疗后 2周时福辛普利组 t PA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1) ,t PA含量、PAI- 1活性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分别 <0 .0 1)。 结论 :福辛普利能提高 AMI患者内源性纤溶活性 ,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少 AMI后再梗塞事件和早期病死率的机制之一 。
- 闫继锋李东旺董建增张金盈黄振文刘瑞云
- 关键词:早期急性心肌梗塞药物疗法福辛普利纤溶活性
- 超声心动图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 1999年
- 为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心动图 和放射性核素显像(RNV)对20例DCM患者和20例同龄正常人的左室舒张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DCM组左室 舒张功能RNV指标峰充盈率(PFR)明显降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指标二尖瓣血流频谱早 期充盈峰速度(νE)、晚期充盈峰速度(νA)、νA/νE等参数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现为“正常”。结 论: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指标νE、νA、νA/νE不能真实反映D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 闫继锋王亮卿张玉玲李凌黄振文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扩张性心肌病舒张功能
- 超声心动图和X线对冠心病S状室间隔及夹角的诊断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人S状室间隔及夹角形成机理。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X线胸片对42例有S状室间隔冠心病人和40例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42例S状室间隔冠心病人,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夹角变小;舒张功能参数减低;心脏X线片主动脉结宽度、主动脉/胸廓横径比值增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1、001、005)。本组冠心病患者S状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形成的夹角和主动脉结宽度、主动脉/胸廓横径比值有极好的相关性(γ分别为-088,-095,P<0001)。E/A比值与夹角的相关性稍差(γ=063),而与主动脉/胸廓横径比值相关性很好(γ=092)。结论:冠心病S状室间隔的形成及夹角变小,是在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情况下,左室舒张末压力增加及主动脉增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 闫继锋李敏苗永鹤刘仁瑜
-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图X线诊断
- 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 1999年
- 韩景胜闫继锋
-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心绞痛药物疗法低分子量肝素
- 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 2001年
- 为探讨低分子量肝素对不稳定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将53例新发生的不稳定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A组(27例)给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和抗心痛药物;B组(26例)给口服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加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100IU/kg每日二次,连用7d)。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7d内再发心绞痛、新发生心肌梗死、心性死亡、需静滴肝素、PTCA治疗分别为33.5%与11.5%、14.8%与0、11.1%与0、11.1%与3.8%,总的心性事件发生率81.5%与19.2%(JP<0.01)。B组未发生严重出血。表明: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冠心痛有效、安全和便利。
- 张巧云闫继锋黄振文
-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近期预后
- 恶性心包积液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探讨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的恶性心包积液40例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特征、心电图及X线胸片结果,结合病理学及(或)细胞学检查,进行讨论。结果:40例恶性心包积液,7例为原发性心包间皮瘤,其余33例为心包转移癌。约63%心包液为血性,37%为淡黄色。心包液量为少量、中等量或大量。心电图检查及X线胸片对诊断心包积液的性质无特异性。超声心动图可有以下特征性表现:心包广泛增厚,心包内显示点位,心肌肿瘤浸润,心脏受压表现,心腔内肿物。病人均有原发癌肿的细胞学及(或)病理学证据,或心包液中查到癌细胞。结论:原发癌肿的病理学检查或心包内查到癌细胞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二维超声多切面探查对确定心包内肿物有重要价值。
- 孙韬黄振文闫继锋
-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包肿瘤
- 福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对30例AMI患者随机单盲分福辛普利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并对治疗前和3d后QTcd、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VA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患者QTcd较正常人明显延长(P<0.01),伴室性心律失常组较无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3d后治疗组QTcd、VAM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对照组QTcd、VAM虽亦有下降趋势但较3d前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福辛普利可能通过降低QTcd而降低VAM,提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低AMI早期病死率可能有该机制参与。
- 闫继锋张玉玲张惠芳苗永鹤刘仁瑜
- 关键词:QT离散度福辛普利心肌梗塞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与二尖瓣反流分数相关性分析
- 1999年
- <正>超声心动图为评价舒张功能的重要无创手段之一,以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E峰、A/E比值最为常用。近年研究发现上述指标有其局限性,有时表现为“假性正常化”。我们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以及舒张功能指标与二尖瓣反流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DCM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52±11(24~68)岁。所有病例按1980年WHO拟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排除可能引起心脏扩大的已知的心脏疾病。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48±9(22~70)岁。经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异常。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所有48例受试者均为窦性心律,心率60~100次/分,两组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排除影响心功能的心率因素。
- 闫继锋王志娥苗永鹤刘仁瑜黄振文杨建峰
- 关键词: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二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储备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患者内皮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储备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35 例ACS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 例和不稳定心绞痛20 例,于入院当日和入院后第10 天采集静脉血样以测定纤溶、凝血指标,以评价内皮tPA储备功能;同时做静脉闭塞试验以确定最大内皮tPA释放,并与稳定性心绞痛(SAP) 和正常人作对比。结果 ACS患者tPA含量、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D二聚体含量、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 含量均较SAP和正常人明显为高;最大内皮tPA释放于入院当日降低为(2.2 ±0.8) μg/L(同SAP组比较,P< 0.01),第10 天恢复至(4.5 ±1.2) μg/L( 同SAP组比较,P> 0.05) 。结论 ACS患者全身纤溶紊乱持续时间较长,但内皮tPA储备功能仅在急性阶段下降,随后恢复正常。说明血管内血栓形成与内皮纤溶功能紊乱的联系要比全身纤溶指标的变化更为密切,在ACS患者早期纠正内皮纤溶功能异常更为重要。
- 闫继锋黄振文刘瑞云李凌韩崇旭杨建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纤溶酶原激活剂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