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宇

作品数:20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气管
  • 5篇麻醉
  • 4篇单肺
  • 4篇单肺通气
  • 4篇术后
  • 4篇肺通气
  • 3篇气管导管
  • 2篇炎性
  • 2篇炎性因子
  • 2篇氧代谢
  • 2篇异氟醚
  • 2篇支气管封堵器
  • 2篇置换术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双腔支气管
  • 2篇双腔支气管导...
  • 2篇脑氧代谢
  • 2篇老年

机构

  • 17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聂宇
  • 8篇于健
  • 8篇单士强
  • 6篇牛志强
  • 6篇王雷
  • 5篇齐英凯
  • 3篇王本清
  • 2篇张志君
  • 1篇王艳生
  • 1篇王琦
  • 1篇王琰
  • 1篇杨波
  • 1篇杨森
  • 1篇张康
  • 1篇冯大伟
  • 1篇朱春华
  • 1篇陈琳琳

传媒

  • 5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设备工程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在全身麻醉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颌面骨骨折或口腔肿瘤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为Ⅲ、Ⅳ级,年龄18~69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表面麻醉组(C组)、表面麻醉+1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1组)、表面麻醉+2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2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组(DV组)。D1组和D2组鼻腔内分别喷入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输注时间10 min;D3组鼻腔内喷入生理盐水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分别经鼻腔喷入、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经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用1%丁卡因进行鼻腔、口咽表面麻醉后,4组常规麻醉诱导。于入室后(T0)、药物喷鼻后30 min(T1)、气管导管过鼻咽即刻(T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3)、插管成功后1 min(T4)、3 min(T5)和5 min(T6)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插管期间Ramsay值,并于T0、T3~6时间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Koung评分。结果 C组MAP、HR、血浆Cor、N、NE水平在经鼻气管插管后升高(P<0.05);D1组、D2组和DV组在T1时刻HR降低,气管插管成功后MAP、HR、血浆Cor、N和NE水平波动较C组轻(P<0.05),与D1、DV组比较,D2组血浆Cor、N和NE浓度在T4~T5时间降低(P<0.05)。与C组比较,D2组、D1组和DV组插管条件评分升高,Koung评分降低,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0.05),D2组与D1、DV组相比,Koung评分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2种给药方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2μg/kg右美托咪定鼻腔喷药效果更佳。
于健单士强孙宗建聂宇
关键词:鼻内
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牛志强郑孟良张志君聂宇王雷冯大伟王本
项目所属学科:该项目为麻醉学术中单肺通气方面研究。主要技术内容:过去的开胸手术中单肺通气手段以双腔支气管插管为主,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双腔支气管插管管径粗、刺激大存在以下问题:1双腔支气管插管机械刺激大对循环干扰大,单肺通...
关键词:
关键词: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麻醉学
不同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8
2019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腹股沟韧带上与垂直腹股沟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7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指数19~26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组(S组)和垂直腹股沟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组(G组)。手术结束后,S组在腹股沟韧带上平面内穿刺并置管,G组采取垂直腹股沟韧带平面内穿刺并置管,注入负荷量0.4%罗哌卡因40 ml,并连续泵注0.2%罗哌卡因5 ml/h,持续镇痛48 h。记录髂筋膜阻滞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注药时间和操作时间。术后6、12、24、36、48和72 h(T1-6)时记录神经阻滞效果、有效按压次数、罗哌卡因累计用量、镇痛满意度及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S组地佐辛补救镇痛率降低,T3-5时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T3,4时罗哌卡因累计用量减少,T1-6时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升高(P<0.05)。2组股神经与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成功率、镇痛满意度及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可提高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垂直腹股沟入路髂筋膜间隙阻滞,更利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恢复。
于健朱春华季雅君齐英凯聂宇
关键词:镇痛
3D打印技术用于双腔管个体化制造对于肺癌手术的意义
2020年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用于个体化制造气道模型选择合适双腔管对于肺癌手术的意义。方法:选取84例于我院2018年2月~2019年7月治疗的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医师的经验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观察组患者则为3d技术打印气道模型后选择双腔管,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观察组的低血氧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时间(1.67±0.34)min和双肺隔离时间(5.69±1.83)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插管后血压和插管后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的SPO2、PETCO2、Pa W等指标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技术打印气道模型可选择与患者契合度最大的双腔支气管导管型号,可尽可能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和降低插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吉晓晨聂宇崔文斌张博雅单士强
关键词:肺癌手术麻醉
自主呼吸麻醉肺减容术对肺气肿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麻醉肺减容术对肺气肿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行肺减容术治疗的肺气肿患者54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自主呼吸麻醉方式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情况、炎症指标水平及肺功能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_2及PaCO_2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及Pa CO2指标水平,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a O2明显低于观察组,PaCO_2值明显低于高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IL-6、IL-8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TNF-α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主呼吸麻醉对行肺减容术肺气肿患者进行麻醉,拔管时间短患者易于清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麻醉方式相比更适合行肺减容术肺气肿患者。
王雷牛志强郑孟良聂宇吴水水
关键词:肺减容术肺气肿炎症反应肺功能
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在控制性降压期间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在控制性降压期间对小儿麻醉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择期进行手术的80例患儿纳入本组研究中,病例资料选取时间自2018年2月~2019年6月,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所有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麻醉中采用异氟醚降压,而研究组40例麻醉中采用丙泊酚复合异氟醚联合降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穿刺成功后(T1)、BIS值达到50时(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结束时(T4)四个时间段的脑氧代谢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T2、T3、T4时期的脑氧摄取率(CERO2)与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指标均显著低于T1时期(P<0.05);并且研究组患儿在T2、T3、T4时期的CERO2和Da-jv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儿在T4时期的CERO2和Da-jvO2均明显高于T2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丙泊酚与异氟醚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与丙泊酚相比较,异氟醚对患儿的脑损伤较大,而采用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则更有助于降低脑氧代谢,改善降低脑组织缺氧状况,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临床效果更佳。
陈琳琳王艳生齐英凯聂宇
关键词:异氟醚丙泊酚小儿麻醉脑氧代谢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鼻腔给药对异丙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EC50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鼻腔给药对异丙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儿,ASA分级为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3岁,体重指数20~26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 μg/kg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2 μg/kg组(D2组)。麻醉诱导前20 min,D1组和D2组分别鼻腔给予右美托咪定1和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C组鼻腔给予生理盐水1 ml。给药20 min后患儿与父母分开,送入手术室。3组患儿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5.4 μg/ml。采用改良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喉罩置入反应确定下一例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靶浓度的比值为1.1。评价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程度及对喉罩的接受程度,记录镇静满意和喉罩接受满意的情况。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异丙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结果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镇静满意率和喉罩接受满意率升高,异丙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降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镇静满意率和喉罩接受满意率升高,异丙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1和2 μg/kg鼻腔给药均可降低异丙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2 μg/kg效果更佳。
于健单士强聂宇齐英凯
关键词:鼻内剂量效应关系喉面罩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价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G)模式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肾盂成型术患儿48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6岁,体质量8~21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6):容量控制通气(VCV)组(V组)、PC-VG组(P组)、PC-VG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P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15 min,随后以0.2~0.5μg·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V组采用VCV模式,P组与PD组采用PC-VG模式,机械通气期间3组VT 6~8 ml/kg,RR 15~25次/min,吸呼比为1︰2,氧流量2 L/min,吸入氧浓度60%,维持PETCO_(2)35~40 mmHg。于气腹前5 min(T_(0))、气腹10 min(T_(1))、60 min(T_(2))、120 min(T_(3))、气腹压力释放后10 min(T_(4)),记录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肺顺应性(CL)和气道阻力(Raw),记录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V组比较,P组与PD组T_(1~4)时Ppeak和Raw降低,CL升高,T_(3,4)时PA-aO_(2)和RI降低,OI升高(P<0.05);与P组比较,PD组各时间点上述呼吸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4)时PA-aO_(2)和RI降低,OI升高(P<0.05)。3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G模式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手术患儿具有一定肺保护作用。
朱春花于健王本清聂宇王雷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腹腔镜检查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与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左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6例,性别不限,年龄65~78岁,左室射血分数≥45%,BMI< 3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18):双腔气管导管组(D组)和支气管封堵器组(B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10 μg/kg和顺阿曲库铵0.15 ~ 0.20 mg/kg行麻醉诱导,5 min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D组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B组先插入单腔支气管导管,随后插入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行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2 min、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和气管插管后2 min时记录MAP、HR和平均肺动脉压,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麻醉诱导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记录打开胸膜后肺自然萎陷情况,术毕行术野暴露评分.结果 与D组比较,B组气管插管后MAP和HR降低,气管插管后心率收缩压乘积和平均肺动脉压降低,尼卡地平及艾司洛尔的使用率降低(P<0.05),阿托品及间羟胺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自然萎陷率和术野暴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支气管封堵器用于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单肺通气时,不但可提供满意的手术操作空间,而且气管插管诱发血流动力学波动小.
牛志强聂宇单士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直肠癌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直肠癌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以依托咪酯麻醉进行直肠癌根治术,试验组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条件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拔管时间、应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0名患者,呼吸系统感染21例,占35.00%,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30.00%;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gA、IgM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患者手术后IgG水平及CD_3^+、CD_4^+、CD_8^+T细胞分数低于手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1d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_3^+、CD_4^+、CD_8^+T细胞分数在术后1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L-6、TNF-α、CRP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在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3d,试验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直肠癌根治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减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可减轻麻醉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缓解炎性应激反应。
王雷牛志强郑孟良聂宇吴水水
关键词:依托咪酯直肠癌医院感染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