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祥

作品数:51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1篇青光
  • 21篇青光眼
  • 10篇手术
  • 10篇前房
  • 9篇切除
  • 8篇切除术
  • 8篇激光
  • 7篇原发性
  • 6篇前房角
  • 6篇房角
  • 6篇超声
  • 5篇生物显微镜
  • 5篇视网膜
  • 5篇显微镜
  • 5篇小梁
  • 5篇小梁切除
  • 5篇疗效
  • 5篇巩膜
  • 5篇超声生物
  • 5篇超声生物显微...

机构

  • 39篇遵义医学院附...
  • 7篇遵义医学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第...
  • 2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48篇田祥
  • 12篇罗鑫
  • 10篇欧开霞
  • 8篇秦应举
  • 7篇潘乐
  • 6篇刘太祥
  • 5篇蒋模
  • 5篇廖一露
  • 5篇曾小平
  • 5篇张英
  • 4篇江兵
  • 3篇罗艳
  • 3篇董娟
  • 2篇彭大伟
  • 2篇谢兵
  • 2篇叶雷
  • 2篇王卫红
  • 2篇余克明
  • 2篇王安素
  • 2篇朱建华

传媒

  • 9篇贵州医药
  • 9篇遵义医学院学...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眼科学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激光治疗的随诊观察
田祥林睿琪
角膜移植11例报告
2002年
曾小平田祥廖一露
关键词:角膜移植角膜疾病疗效观察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的发病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拟通过观察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眼(PAC)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前后的改变,探讨PAC的房角关闭机制。方法应用前瞻性干预性系列病例研究。对ANA眼经暗光下UMB检查为PAC者48只眼,分为三组,A组,单纯性瞳孔阻滞组;B组,多种机制混合组;C组,单纯性非瞳孔阻滞组。对每组PAC眼进行LPI治疗,两周后暗光下行UMB检查,观察指标:AOD、TIA、IT1、TCPD、ILA、ILCD、SS—IR。结果(1)PAC的构成:单纯性瞳孔阻滞9只眼(18.75%),多种机制混合组39只眼(81.25%),无单纯性非瞳孔阻滞眼。多种机制混合组中,瞳孔阻滞+睫状体前位7只眼(14.6%),瞳孔阻滞+虹膜肥厚6只眼(12.5%),瞳孔阻滞+睫状体前位+虹膜肥厚26只眼(54.2%)。(2)LPI后房角开放率:A组LPI后房角开放率为100%(9/9),比B组41.0%(16/39)高(x^2=10.1910,P=0.001)。(3)A、B两组有关参数比较:B组LPI前周边虹膜厚度为(0.4029±0.0466)mm,比A组(0.3248±0.0520)mm厚(t=0.252,P〈0.05);A组LPI后房角开放程度(AOD500、TIA)增加比B组明显(t=3.625、3.871,均P〈0.05);A组LPI后虹膜膨隆程度(ILCD、ILA)与B组相似(t=1.680、1.110,均P〉0.05);LPI后房角关闭点位的SS—IR比房角开放点位的短(t=2.480,P〈0.05)。结论PAC患眼多由混合机制引起(81.25%),LPI后的前房角关闭率高,睫状体前位及周边虹膜肥厚是导致PAC眼LPI后房角关闭的主要原因。
江兵叶雷田祥张英潘乐
关键词: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斜视手术时机选择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索斜视手术时机选择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223例斜视患者分三个年龄组,A组:9岁以下;B组:10~18岁;C组18岁以上。对照三组手术前后的双眼单视功能及手术一次成功率。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结果(1)A组术后重建双眼单视功能的比率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三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手术成功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双眼单视功能级别,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结论对斜视患者应尽早手术矫正。
曾小平秦应举朱建华田祥廖一露王卫红
关键词:斜视双眼单视手术时机外科手术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眼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眼(PAC)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ALPI)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干预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对18只眼LPI治疗后的PAC,再进行ALPI治疗,两周后在暗光下行UMB检查。观察指标:ACD、AOD、TIA、IT1、TCPD、ILA、ILCD。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前后用对照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只眼行ALPI后房角关闭率为16.7%(3/18)。ALPI术前、术后ACD、ILA、ILC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OD500、TIA均比ALPI术前增大(P〈0.05),房角增宽;术后TCPD比ALPI术前增大(P〈0.05),睫状体后移;术后IT1较ALPI术前变薄(P〈0.05)。结论对LPI后仍存在暂时性房角关闭的PAC眼,ALPI能使房角增宽及周边虹膜厚度变薄,可能阻止部分PAC变为PACG,降低PACG的发生率。
叶雷田祥张英潘乐罗鑫
关键词: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角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前房冲洗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被引量:1
2001年
田祥欧开霞刘太祥
关键词:外伤性前房积血前房冲洗散光角巩膜
原发性前房角关闭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前房角的改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筛查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AC)眼,进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比较LPI前后前房角形态变化,探索阻止PAC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进展的方法。方法应用前瞻性干预性病例研究。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遵义医学院眼科门诊的PAC患者(经UBM检查有1个位点以上虹膜小梁网暂时性接触者)进行LPI治疗,术后2周复查UBM。结果(1)暗光线LPI前、后PAC发生率分别为96.43%(27/28)、32.14%(9/28),明光线下分别为67.86%(19/28)、7.14%(2/28),LPI后PAC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UBM参数变化情况:明、暗光线下AOD,岫、TIA术后较术前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PI后房角宽度增加;明、暗光线下ILCD术后较术前增大、ILA术后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PI后瞳孔阻滞力降低;LPI后暗光线下ICPD术后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PD明光线下术后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LPI后有虹膜后陷、睫状体后移;暗光线下比较IT1,术后上方位点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尚未发生房角粘连的PAC行LPI治疗,能使PAC房角增宽,瞳孔阻滞力下降,阻止部分PAC向PACG进展,降低PACG的发生率。
张英田祥潘乐
巩膜层间电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治疗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一种经济、疗效好的方法治疗较大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隆起较高的视网膜脱离 ,供不同条件的工作者使用。方法 在视网膜裂孔对应的巩膜处剖切巩膜瓣 ,行巩膜层间电凝 ,缝合巩膜瓣 ,放出视网膜下液 ,在巩膜瓣表面进行外加压。结果 随诊半年以上 ,115眼中 ,10 6眼达到解剖复位 ,成功率为 92 2 %。结论 巩膜层间电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治疗较大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隆起较高的视网膜脱离 ,设备要求不高 ,疗效满意 。
田祥欧开霞秦咏莲廖一露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外科手术巩膜扣带术
中层巩膜切除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对青光眼的治疗研究
1998年
目的:研究青光眼的新术式──中层巩膜切除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对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新术式组33例(40眼)行中层1/3厚,三边边长均为3mm的三角形巩膜瓣切除联合深层巩膜咬切。对照组26例(30眼)行常规式滤过术。两组病例均观察近期(6个月以内)和远期(7个月以后)的控压效果。结果:近期疗效,新术式组眼压被控制37眼,成功率 92. 5%;对照组眼压被控制28眼,成功率 93.3%,两组近期疗效接近。远期疗效,新术式组眼压被控制35眼,成功率87.5%;对照组眼压被控制20眼,成功率66.7%。两组病例远期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术式近远期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抗青光眼术式。
秦应举田祥蒋模廖一露
关键词:青光眼
药物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2016年
青光眼是一种发生于眼睛的眼部疾病,主要是因为眼内压间断持续升高所致。其发病急,损伤较大,使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患者失明。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占2%[1]。因此,早期对该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
杨璐倩田祥
关键词:药物青光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