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157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西乡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术后
  • 3篇再植
  • 3篇再植术
  • 2篇断指
  • 2篇断指再植
  • 2篇心肌
  • 2篇血管危象
  • 2篇手术
  • 2篇危象
  • 2篇临床护理
  • 2篇临床护理路径
  • 2篇护理路径
  • 2篇出血
  • 1篇断肢
  • 1篇断肢再植
  • 1篇断肢再植术
  • 1篇断指再植术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2篇深圳市西乡人...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刘晓芳
  • 4篇王正英
  • 2篇朱琳
  • 2篇钟旭
  • 1篇王昶
  • 1篇林合麟
  • 1篇赖祝琴
  • 1篇李沈蓉
  • 1篇徐建民
  • 1篇颜玲
  • 1篇徐巧林
  • 1篇黄振林
  • 1篇吴江
  • 1篇陈慧玲
  • 1篇张维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功能康复护理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康复组23例术后给予系统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23例术后给予一般功能康复护理。康复护理2个月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康复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刘晓芳马晓华王昶
关键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
108例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108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积极治疗伴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有效的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肺功能及血糖的监测,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肠粘连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加强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能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刘晓芳
关键词: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讨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率、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有3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8.9%。34例好转出院,2例猝死,2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结论准确的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王正英刘晓芳张维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护理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传统护理与临床路径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20例行双侧脑室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及脑脊液置换疗法的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刘晓芳
关键词:脑室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并发症护理
甲醛、紫外线、空气洁净器手术室空气消毒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方法 同期使用甲醛熏蒸法、紫外线照射法、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对同等的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 ,比较消毒前、术前、术中、术末空气中的平均菌数。结果 三者术前均能达到手术空气消毒要求 (<2 0 0cfu/m3 ) ,前二者术中、术末细菌数超标 ,后者术中、术末均能达标。结论 除菌消毒空气洁净器是目前手术室较为理想的空气消毒工具。
朱琳刘晓芳钟旭
关键词:手术室空气消毒甲醛紫外线空气洁净器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0
2008年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怠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王正英刘晓芳
关键词:病区层级全责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模式整体护理
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4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疾病知识掌握、情绪稳定、遵医行为、二级预防能力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均较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王正英刘晓芳李沈蓉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心肌梗死
三种肠道清洁方法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三种肠道清洁方法在妇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采用0.2%肥皂水清洁灌肠,B组口服甘露醇,C组口服蓖麻油。观察、比较三组肠道清洁效果、患者依从性、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进食情况等。结果:B组和C组在肠道清洁效果、患者依从性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进食情况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口服蓖麻油用于肠道清洁的综合效果满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刘晓芳王正英陈慧玲徐巧林
关键词:肠道清洁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甘露醇蓖麻油
断指再植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总结分析断指再植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方法对64例断指再植术开展积极的术中配合和护理,术中配合和护理要点(1)了解病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2)积极做好手术间、器械、病人体位的术前准备;(3)严格执行“六查十对”制度,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工作;(4)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治止血带休克、血管痉挛、尿潴留等并发症;(5)重视术中的心理护理,通过良好的语言与行动,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疑虑。结果术后24h内血管危象发生率由前期的35.4%(17/48)下降到18.8%(12/64)(χ2=3.97,P<0.05)。结论断指再植开展积极的术中配合和护理,可减少术后24h内血管危象发生率。
刘晓芳
关键词:器官移植再植术血管危象护理
介入性B超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总结并探讨介入性B超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4月~2004年5月在介入性B超引导下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术中能清除血肿80%以上;9例能清除血肿70%~∞%;术中发现再出血2例.术后3个月GOS分级:恢复良好18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结论介入性B超引导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穿刺脑内血肿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及时发现术中脑组织移位和术中再出血,能有效避免术中误伤正常脑组织,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林合麟刘晓芳黄振林赖祝琴颜玲徐建民吴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微侵袭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