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民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金黑龙江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多元化语境下中国风景油画思辨被引量:6
- 2007年
- 本文开篇即阐明了当前我国绘画艺术正处于多元化语境的困扰之中。然后,又通过对诸多制约风景油画发展问题的认真剖析,进而指出了社会环境、艺术思潮、时代特征等问题对中国风景油画创作的影响。析出风景油画低温的原因,并强调其在各国艺术史上作用的同时,探索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思路和前进方向。
- 李晓民
- 关键词:多元化语境中国风景油画山水画
- 黑龙江蒙古族呼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立足于探寻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命之源,解码民族文化与民族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从文化的根脉上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最大异质。推进黑龙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在了解民族音乐、保护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探索高等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 李晓民张立明
- 中国艺术精神当代性刍议被引量:1
- 2012年
- 艺术精神是艺术中所特有的一种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为人生而艺术"是中国艺术精神的至高境界,是中国艺术的哲学脉系。儒家思想中道德标准与艺术精神的转换,最后的落点不一定是艺术,而道家思想作用于艺术更通达些。中国艺术精神作为对社会和时代的反映,常常体现为顺承性和反思性两个向度。解决中国艺术的当代性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唯西方标准的评价体系中解脱出来,保留自身特有的震撼人心灵的方式,寻回中国艺术独立的话语权,才能从精神深处解决它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 李晓民
- 关键词:中国艺术精神
- 中国绘画的发展创新及其当代性思辨被引量:3
- 2012年
- 艺术和科学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支柱,绘画艺术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人类精神的舒扬。中国绘画的精神品格正是在儒家和道家哲学催动下,经历了两千余年的自觉发展形成的。创新是绘画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创新才能解决艺术的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不负时代的使命。当然,创新不是简单的中西方技艺的相互借用,更不是生硬的品种嫁接。中西方绘画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二者所承载的艺术精神也完全不同。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发展历程,
- 李晓民
- 关键词:中国绘画思辨绘画艺术人类文化道家哲学
- 中国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 2011年
- 文章通过对我国艺术现状的总结和梳理,探究中国艺术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论述了中国艺术中的"中国问题"和中国艺术自我根脉的当代价值,以及中国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在中国和中国艺术精神的当代性等问题,并指出解决中国艺术当代性问题的途径。
- 李晓民
- 关键词:中国艺术艺术精神
- 新媒体时代的新写生
- 2008年
- 本文开篇即直指新媒体时代带着相机写生的利弊,并通过论证新媒体技术和写生的关系,进一步指出写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必要性。接下来把当下写生中遇到的观念与技术等问题进行梳理,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要性。进而抛出写生即是创作的命题,并在享受写生的单元中完成新媒体时代新写生的论述。
- 李晓民
- 关键词:写生新媒体
- 绿色印刷——黑龙江现代包装的革新之路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以包装行业的绿色印刷为核心,重点研究黑龙江地区现代包装发展的革新之路。透过对绿色环保型印刷油墨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黑龙江绿色包装优势分析,进而梳理出一条具有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特色的黑龙江绿色包装革新之路。
- 李晓民
- 关键词:绿色印刷
- 架上绘画在中国的创新之路被引量:1
- 2011年
- 一、架上绘画在西方的死亡 架上绘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典型形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处于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以其层出不穷的大师和诸多传世佳作为世人所热爱。自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怀疑以架上绘画再现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唯一性。摄影攫取了绘画的修辞,因而进入美术史的行列更加剧了架上绘画死亡的猜想。长期滞留在宗教和社会历史题材和痴迷于再现客观世界成为了西方绘画发展的瓶颈。
- 李晓民
- 关键词:架上绘画创新之路西方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绘画发展
- 中国艺术中的道悟禅韵
- 2012年
- 中国艺术在"道"与"艺"之间找到了它的精神支点,进而把人与自然、道德与艺术、社会与人生和谐地统一起来。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是"为人生而艺术",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精神结晶,也是中西方艺术精神的最大异质。中国艺术的精神境界常常不期而然地与庄学、玄学、禅学思想相契合。
- 李晓民
- 关键词: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