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越

作品数:2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乳腺
  • 9篇乳腺癌
  • 9篇腺癌
  • 4篇乳腺炎
  • 4篇肿瘤
  • 4篇微创
  • 4篇腺炎
  • 4篇麦默通
  • 3篇乳房
  • 3篇乳腺疾病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体细胞
  • 3篇体细胞突变
  • 3篇突变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突变
  • 3篇腺肿瘤
  • 3篇线粒体
  • 3篇线粒体DNA

机构

  • 25篇昆明市第一人...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5篇杨越
  • 9篇郭学君
  • 6篇缪春梅
  • 6篇车艳华
  • 6篇张勇
  • 4篇金学梅
  • 3篇贺军栋
  • 3篇李璐
  • 3篇李立
  • 3篇梅硕
  • 1篇青竹玛
  • 1篇叶俊松
  • 1篇周玉佶
  • 1篇孔庆鹏
  • 1篇杨学松
  • 1篇龚丽明
  • 1篇张亚平
  • 1篇杨鑫
  • 1篇潘琼珍
  • 1篇王金昌

传媒

  • 3篇医学诊断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医学信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阔肌肌皮瓣修复新辅助化疗后局部晚期乳腺癌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我科12例局部晚期伴有皮肤侵犯导致溃疡形成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改良根治术,即刻应用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修复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方法:12例患者均于术前行4~6周期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后达到临床部分缓解(PR)、创面缩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胸壁组织缺损。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术后放疗。随访10~24个月,术后远处转移1例,无局部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应用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壁修复组织缺损切实可行。
李璐杨越青竹玛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背阔肌肌皮瓣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快速增长,病因的明确对乳腺癌的预防及合理治疗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因此,深入开展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是降低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杨鑫杨越
关键词:乳腺癌
龋齿放线菌致乳腺炎1例
2024年
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是一种罕见的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属于放线菌的一个亚种。它属于口咽部的正常菌群,发生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包括胸部、头颈部、盆腔及四肢皮下软组织等[1-3]。乳腺龋齿放线菌病罕见,既往仅见1例文献报告[4]。本文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龋齿放线菌感染乳腺炎病例情况进行报告,总结和分享诊治经验。
雷莉郭宸君郭学君杨越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
运用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2021年
目的:分享我科静脉输液港使用经验,探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2017年运用静脉输液港进行乳腺癌化疗患者相关并发症,探讨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共130名放置静脉输液港,共发生并发症9例(6.9%),其中3例(2.3%)发生导管相关的血栓,1例(0.8%)导管头移位,1例(0.8%)静脉港座外露,2例(1.5%)导管脱落,2例(1.5%)放置失败。结论:静脉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菌原则和医生及护理人员规范的操作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郭宸君杨越郭学君
关键词:并发症乳腺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查找乳腺非典型增生进展到乳腺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并结合mtDNA的体细胞突变进行研究,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临床及基因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科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乳腺非典型增生患者(11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诊断为原发乳腺癌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非典型增生发展至乳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初潮年龄、是否绝经及流产均为乳腺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特别是年龄、绝经与否及流产次数这3个方面关系更为密切。结论患者年龄、绝经与否及流产次数在乳腺非典型增生发展至乳腺癌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可在这些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杨鑫杨越
关键词:乳腺癌非典型增生乳腺肿瘤
乳腺良性疾病与线粒体DNA体细胞突变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基于线粒体DNA的全基因组信息研究线粒体DNA体细胞突变与乳腺良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来自云南昆明的28例良性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年龄30—50岁,平均33岁)的病变组织及外周血,进行线粒体DNA全基因组序列的PCR扩增及DNA测序;以修订过的剑桥标准序列为标准并参照东亚线粒体DNA系统发育树记录突变位点,同时通过单倍型类群划分识别出私有突变与体细胞突变。结果28例患者中发现7个体细胞突变,其中1个位于控制区而另外6个均位于编码区,且存在于线粒体DNA编码区区段中的体细胞突变大部分(4/6)为非同义突变,其核苷酸的变异可引发编码氨基酸的变化。结论线粒体DNA突变在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潜在的作用。
杨越梅硕贺军栋郭学君车艳华张勇李立
关键词:乳腺肿瘤线粒体DNA基因突变
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患者中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生存效果、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5年,实验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乳腺癌,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郭宸君杨越
关键词:乳腺癌并发症新辅助化疗
非哺乳期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在乳腺疾病的研究方面,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报道逐年增加。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式多样,并且容易复发,受到许多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其中主要以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为特征性代表,表现为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内陷、乳房红肿疼痛、慢性脓肿和窦道形成等多种形式,不易辨别。初诊患者应该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特征、微生物学检测和病理组织学等多学科综合判断后确诊,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联合激素治疗及中药治疗等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对于其进一步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病特点)及相关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需要研究人员及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究和认识。
万舒桐杨越
关键词: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38例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注射式隆乳材料聚丙烯酰胺凝胶( PAHG)取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4月本科38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取出PAHG的注射式隆乳患者资料,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38例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被取出,其中3例出现皮下积液。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0~24.0个月,8例发生少量注射物残留,全部病例乳房外形满意。结论麦默通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乳腺微创技术,对注射式隆乳材料PAHG的取出安全、有效。
李璐杨越龚丽明缪春梅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
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影像的占位性改变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影像占位性改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明确诊断乳腺癌患者150例,与同期非乳腺癌患者150例做对照,通过超声影像改变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影像占位性改变的发生情况.结果乳腺癌患者与非乳腺癌患者比较,甲状腺伴有超声影像占位性改变增高(P<0.05),罹患甲状腺癌的例数增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甲状腺影像占位性改变发生率高于非乳腺癌者.
郭学君缪春梅汤清雯金学梅杨越
关键词:乳腺癌甲状腺超声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