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46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总胆汁酸、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移酶和谷丙转氨酶逐渐下降,其中总胆红素在第5天降至正常范围,其他指标在第7天降至正常范围。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有9例,其中肺部感染1例(2.17%),切口感染5例(10.86%),膈下感染1例(2.17%),胆瘘2例(4.35%),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迅速有效改善患者与胆汁淤积相关的生化指标,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 刘驰万春曾峰
- 关键词:胆管肝内
- 射频消融合并化疗泵植入治疗大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疗效被引量:6
- 2012年
- 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脏,且肝转移为本病的重要致死因素。初诊病例中有20%~25%已发生肝转移,原发灶切除后仍有20%~25%发生肝转移〔1〕。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1日收治的31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同时进行射频消融(RFA)及门静脉化疗泵植入,观察临床效果。
- 刘驰万春曾峰
- 关键词:射频消融门静脉化疗大肠癌肝转移
- 血液透析中癫痫样发作的抢救与护理被引量:2
- 2004年
- 曾峰白海霞
- 关键词:血液透析癫痫样发作抢救措施预防措施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
- 肝内胆管乳头状黏液瘤5例
- 2012年
- 肝内胆管乳头状黏液瘤是一种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有单发或多发,具有恶变倾向,被视为癌前病变。因分泌黏液黏稠,往往因胆道梗阻而就诊,临床罕见,易被误诊〔1~3〕。本文就5例胆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治情况进行探讨。
- 刘驰万春曾峰宋展任武
- 关键词:胆管黄疸胆管炎
- 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医院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SSI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医院诊治49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肝胆外科发生S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将所有研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SSI 73例,感染率为14.78%;检出病原菌69株,革兰阴性菌47株占68.12%,革兰阳性菌22株占31.8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分别占26.09%、21.74%、14.49%和5.8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39%、11.59%和2.90%;肝胆外科患者体质量指数≥25kg/m2、患有糖尿病、手术时间≥3h、手术出血量≥500ml、切口未聚维酮碘冲洗、Ⅲ类手术等与SSI显著相关(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SSI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且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为降低SSI感染率,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 刘驰曾峰倪猛宋展郑喜胜周进学
-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LOGISTIC回归分析
- 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行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及胆道镜检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的疗效,为治疗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医院26例肝胆管结石感染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例,试验组患者实施胆道镜检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及排石通畅率,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78.80±20.65)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60±4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皮下脂肪液化、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15.38%、7.6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6%、3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排石通畅率为95.66%,高于对照组的8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胆道镜检查+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优于常规切开胆总管T管引流术,在肝胆管结石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 刘驰周进学曾峰倪猛宋展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T管引流术
- 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整理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期间出现护理风险情况,对其常见的风险情况进行总结,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观察使用风险管理之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管理之后,患者对护理的效果满意度增加,在临床护理时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减少,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外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效果较为理想。
- 曾峰
- 关键词:风险管理外科病房护理管理
- 肝癌患者术后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术后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为更好的预防及控制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223例行肝癌切除术并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导致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结果223例患者发生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者24例,感染率10.76%,其中静脉导管留置13例,占54.17%;导管局部感染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分别占41.67%、4.16%;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静脉高营养时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患者年龄(60岁、未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1~2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无静脉高营养时的感染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穿刺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是引起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O.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主要与穿刺次数较多、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有关,因而提高穿刺技巧以减少穿刺次数和减少导管留置时间是预防及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措施。
- 曾峰谢小培孙晓霞
- 关键词:肝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导管医院感染
- 浅析护理管理中应用考核机制激发队伍竞争意识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应用考核机制队与激发队伍竞争意识的作用。方法根据企业管理考核机制及我院工作人员的建议,在工作中制定考核机制,观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考核机制对队伍竞争意识的影响。结果考核机制实行之后,我院护士人员在工作当中的工作积极性明显增加,队伍的竞争意识较强。结论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考核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队伍竞争意识。
- 曾峰
- 关键词:护理管理
- 腹膜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
- 2004年
- 曾峰
- 关键词:健康教育腹膜透析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