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伟
- 作品数:47 被引量:197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三维超声重建评价二尖瓣脱垂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动态三维超声重建对二尖瓣脱垂的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三维超声重建对 2 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7例 ,年龄 15~ 5 6岁。观察脱垂的二尖瓣瓣膜与腱索 ,测量瓣膜脱垂的范围。结果 收缩期脱垂的二尖瓣表面粗糙并向左房膨出 ,可伴有腱索异常。瓣膜反流的程度与脱垂范围的大小无正相关 ,与腱索损害的严重性有关。结论 应用动态三维超声重建二尖瓣脱垂能较客观地反映脱垂的情况 。
- 郭薇陈斌卢荔红俞玲陈德伟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二尖瓣脱垂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CCR2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趋化因子及受体在炎性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被认为是AS发生早期的关键因素,它与其特异性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R2)结合后,趋化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产生生物学效应。现就MCP-1及CCR2在冠心病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治疗冠心病的可行方案予以综述。
- 苏林丘陈德伟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微小RNA-21在小鼠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21)对小鼠慢性病毒性心肌炎(CVMC)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4周龄Balb/c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CVMC组、CVMC+miR-21抑制剂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每组各10只。首次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液或PBS定为第0天,研究总时间为42 d。CVMC组、CVMC+miR-21抑制剂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的小鼠均于第0、14和28天经腹腔注射100TCID50的CVB3液0.1、0.15和0.2 ml/只,同时点PBS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PBS。CVMC+miR-21抑制剂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小鼠在第14和28天注射病毒液后分别经尾静脉注射miR-21抑制剂0.1 ml/只或同型对照0.1 ml/只。42 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小鼠心功能,然后无菌留取小鼠心脏,观察心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同时行苏木素伊红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特征,并计算心肌病理积分(PS)及胶原容积积分(CVF),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小鼠心肌中miR-21、Ⅰ型胶原(COL1-A1)及Ⅲ型胶原(COL3-A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母亲DPP同源物7(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1)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CVMC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高于PBS组(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PBS组(P〈0.05)。CVMC+miR-21抑制剂组小鼠LVESD、LVEDD均低于CVMC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P均〈0.05),LVEF明显高于CVMC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P均〈0.05)。(2)心肌病理学检测结果:CVMC+miR-21抑制剂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小鼠心肌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表达。CVMC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小鼠心脏肿大僵硬,镜下可见心肌散在坏死灶,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胶�
- 薛贻敏陈明光陈德伟伍伟锋刘艳丽林风辉
-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微小RNA-21
- 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和CD44表达与冠心病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CD36和CD44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拟诊的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检测各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用RT-PCR法检测各组PBMC中CD36mRNA和CD4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PBMC的CD36mRNA值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PBMC的CD44 mRN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外周血PBMC中CD36mRNA和CD44mRNA均与血浆hs-CRP水平正相关(r=0.787,P<0.001;r=0.932,P<0.001)。结论外周血PBMC的CD36和CD44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及冠心病的严重度有一定的临床关系。
- 郑永红陈德伟许玉香李真真
- 关键词:冠心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MRNACD44MRNA
- “缺血后适应”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7年
- 连亮华陈德伟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44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联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44的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正常对照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的PBMC表面CD44 mRNA进行检测,并以β-actin作为内参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1UAP和AMI组PBMC表面CD44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AMI组PBMC表面CD44 mRNA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3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BMC表面CD44 m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BMC表面CD44表达的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联。
- 李真真陈德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4MRNA
-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进展被引量:1
- 2002年
- 陈德伟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
- 全文增补中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雅施达对其影响
- 张建成卢荔红陈德伟林立芳林惠
- 该研究综合应用放免、生化及无创内皮功能检查法对雅施达治疗前、后高血压病患者及健康自愿者进行观察,结果表明,EH患者存在流量介导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削弱。内皮功能削弱与CEC成正相关,提示EH患者血管内皮损害,是内皮依赖舒张功...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发性疾病血管内膜雅施达降压药
- CD36与hsCRP、FIB在冠心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hsCRP越来越多被用于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亦可预测斑块的不稳定性。CD36与单核细胞泡沫化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于探讨CD36、hsCRP及FIB三者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检测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检查的病人75例,其中男50例,女24例,
- 许玉香陈德伟
- 关键词:HSCRPCD36冠心病FIB病变严重程度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容积变化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
- 目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的问世及三维超声定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时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容积显像与左室容积-时间曲线图形。为了证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意义,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 郭薇王春陈德伟陈斌
-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变化冠心病患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