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浅析新形势下农村社会治安管理被引量:2
- 2010年
- 深入分析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采取科学的防范对策,进一步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 张劲松
-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安违法犯罪
- 我国大学生红色教育模式的困境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红色教育模式已具初型,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红色教育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就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 张劲松
- 关键词:红色教育
- 数字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发展:互促互进的路径探析
- 2023年
- 近年来,数字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成了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对于推进农村现代化和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数字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两个方面入手,探析数字农村与农村金融互促互进的发展路径。
- 谷青山张劲松刘利
-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
- 乡村振兴战略下“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探析被引量:2
- 2023年
-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针对“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实挑战,各地应该加快建设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和生活数字化建设,培育数字化专业型农村人才,不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浙江省作为“数字乡村”建设改革的先锋队,可以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模式树立标杆,进而不断带动全国进行示范和推广。“数字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未来图景。
- 谷青山张劲松刘利
- 关键词:数字乡村
-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加强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有益途径。二者的融合是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继承与研究,为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造了契机。推进抗联精神的网络教育,不仅能够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需要,还有利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实效。加强融合路径的研究,就要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几个方面着手,探索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融入路径。
- 张博兴张劲松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新时期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新时期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在客观上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加强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是开展高校统战工作的基础,是做好具体统战工作的根基,更是高校党建的需要。文章以新时期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浅谈新时期高校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 杨方明张劲松
- 关键词:高校统战干部队伍
- 加强国民社会责任感的主体意识分析
- 2010年
-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开放促使当代中国正日益进入利益分化的时代,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忘却或忽略了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事实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客观上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一步凝聚起来,共同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势在必行。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不怕艰险,把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的责任。
- 张劲松郑国奇
-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
- 把握时代脉搏、谋思吉林发展——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吉林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体会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吉林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认识到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复杂环境,指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 张劲松
- 关键词:责任感历史使命
- 浅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新认识
- 2008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做到教师所讲的理论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必须注重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运用问题式教学法与讨论式教学法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张劲松郑国齐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教学效果
- 探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引量:5
- 2009年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环境,而且也调整了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及医疗服务机构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总结了这一制度在试点地区取得的成绩,探讨了在实际实施中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确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权利,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
- 张劲松
-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