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洪

作品数:2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启动经济
  • 7篇货币
  • 7篇货币政策
  • 5篇债券
  • 5篇债券市场
  • 5篇通货
  • 5篇通货紧缩
  • 4篇银行
  • 4篇慎行
  • 4篇经济全球
  • 4篇经济全球化
  • 4篇经济增长
  • 4篇扩张性
  • 4篇扩张性货币政...
  • 3篇收入分配
  • 3篇收入分配政策
  • 3篇利率
  • 3篇经济启动
  • 3篇国债
  • 3篇安全防范

机构

  • 2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作者

  • 23篇邓洪
  • 4篇周新宇
  • 1篇伊文涛
  • 1篇姚社锋

传媒

  • 2篇金融教学与研...
  • 2篇金融理论与教...
  • 2篇海南金融
  • 2篇内蒙古财经学...
  • 1篇沿海经济(江...
  • 1篇黑龙江财专学...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南方经济
  • 1篇辽宁财专学报
  • 1篇金融论坛
  • 1篇山西金融
  • 1篇浙江金融
  • 1篇南方金融
  • 1篇云南财贸学院...
  • 1篇甘肃金融

年份

  • 3篇2006
  • 4篇2005
  • 13篇2000
  • 3篇199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位与债务业务创新被引量:4
2005年
中国银行业长期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正日趋严重。商业银行这种以短期负债支撑长期资产的所谓“短存长贷”现象,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一旦出现储蓄存款减少或发生挤提,很容易产生支付危机。本文提出债券业务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通过债券业务创新,有助于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能力偏弱的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利率风险,增强资产管理的灵活性。
邓洪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利率风险
调整供给,方可激活需求
1999年
邓洪
关键词:扩大内需经济增长
全文增补中
债券业务创新: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的现实选择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长期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正日趋严重。商业银行这种“短存长贷”现象,极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在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成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债券业务创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通过债券业务创新,有助于改变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能力偏弱的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利率风险,增强了资产管理的灵活性。
邓洪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金融创新
当前启动经济,扩张性货币政策应该慎行被引量:2
2000年
在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开始减退的情况下 ,是否应该同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实行“双松”的政策搭配 ,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货币政策的效应、国家经济安全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 ,目前尚不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当前货币政策的着眼点应放在改善投融资渠道 。
邓洪
关键词:经济增长通货紧缩货币政策
论利用亚洲债券市场合作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2005年
一个健康、高度发展的亚洲债券市场有助于降低亚洲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减轻对于银行系统的过度依赖,并促进亚洲各国资产储备的多样化。本文在阐明上述观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利用亚洲债券市场合作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利用与亚洲债券市场的合作,可以扩大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提高我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可以丰富我国债券市场交易工具,提高市场成员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进而加快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邓洪
关键词:债券市场国债
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研究
邓洪
关键词:债券市场
略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国家经济安全被引量:1
2000年
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失误主要是对涉外经济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估计过高 ,政策倾斜太大 ,导致对外开放有余而对内放开不足。目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在于 :廉价劳动力资源带来的价格优势正在丧失 ,出口竞争力有下降趋势 ;资本流动风险正在加大 ;存在极为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为确保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 ,必须立足国内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 ;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预警机制 ;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入。此外 。
邓洪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在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债券总指数走势的解读,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的互动关系,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可以从资金供应和心理预期两方面对债券市场施加影响,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债券市场行情的大幅上扬或下挫。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交易工具、参与者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地对自身的债券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规避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作者认为,应该从商业银行(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代表)、债券市场本身以及市场监管者和政策执行者等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和改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邓洪
关键词:货币政策债券市场
论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到向海外投资的战略转变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建设,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自1979年以来,陆续制定了许多涉外经济法规,致力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扶植外资企业,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吸引外...
邓洪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外资
文献传递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扩大就业被引量:1
2000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扩大就业非但不矛盾 ,而且相辅相成。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 ,应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紧密结合 ,立足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国情 ,选择适用技术 ,用全质性科技创新建立新兴行业 ,开发全新产品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 ,发挥国际劳务输出对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辅助作用 ,以扩大就业。
邓洪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就业第三产业出口贸易劳务输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