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欧茨小说《中年》的叙事策略解读 被引量:2 2009年 欧茨的长篇小说《中年》巧妙运用各种叙事手段塑造了一个救赎者——亚当的形象,表现了作品的"精神救赎"主题:现代社会中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通过细致分析《中年》的平行结构、多视角叙述和自由直接引语等叙事特征可以揭示作品在表层叙述下的深层含义以及小说所蕴涵的主题意蕴。 张辉关键词:《中年》 叙事 自由直接引语 欧茨短篇小说《何去何从》中的二元对立与消解 2022年 本文运用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概念对美国著名作家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短篇小说《何去何从》进行哲学探讨。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的相互关系、二元对立的现象及其消解过程的探讨,揭示了蕴藏在表层文本之下的深层涵义。分析结果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影响下,青年人和成年人之间、幻想和现实之间呈现出对立和冲突。在对立的双方进行碰撞和冲突时,弱势的一方势必要被消解和毁灭,由此说明主人公康妮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张辉关键词:欧茨 二元对立 消解 悲剧 欧茨小说《他们》对自然主义的传承与超越 被引量:1 2011年 欧茨的代表作品《他们》通过描述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洛雷塔、朱尔斯和莫琳这些穷人的挣扎和奋斗,在环境描写、人物塑造、主题内涵及创作手法上都与自然主义文学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同时小说更展现出对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的超越。"他们"虽然生活在压抑和绝望之中,但却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国梦的追求。 张辉关键词:《他们》 自然主义 暴力 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 2008年 文章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与特点,研究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讨论课程设计的四个主要方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真实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及创建和谐、合作、互动的教学环境。 张辉关键词:建构主义 英美文学 教学 为了忘却的回忆——析《宠儿》叙述模式的主题意蕴 2007年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黑人母亲在逃亡路上无奈弑婴的故事。作品以多种叙述模式蕴含深刻的主题意义,以灵活的叙述手法和细腻的写作手法重现了黑人奴役史上一个心酸泣血的故事,揭示了黑人妇女遭受的种族歧视和压迫。 张辉关键词:叙述者 主题意蕴 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和德育渗透——以第二外语(英语)为例 被引量:2 2019年 思政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日常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学习有机融合,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以第二外语(英语)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教学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策略,以保证实现教书且育人的教学效果。 张辉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思政 德育 多重理论视角下的计算机网络文学教学模式探讨 2009年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媒体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对于其理论基础的探讨将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语言学、教育学、学习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视角,探讨和研究计算机与网络的英美教学模式的系统理论依据,从而指出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会给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突破和契机。 张辉 常芳关键词: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情感因素 基于Moodle平台的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翻转课堂以其特有的优势,正逐渐成为高校广为应用的教学模式。文章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主要调查并研究在Moodle教学平台的辅助下翻转课堂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侧重于学习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并深入剖析了原因,希望为翻转课堂的研究提供帮助。 张辉关键词:MOODLE教学平台 英美文学 精神世界的崩溃与救赎——解析欧茨小说《中年》的死亡意象 被引量:2 2011年 欧茨的长篇小说《中年》表现了作品的"精神救赎"主题:现代社会中的中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亚当之死是小说中主要意象之一,也是表现主题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意象可以揭示作品所蕴涵的主题意蕴。 张辉关键词:《中年》 意象 魔幻时空 永恒童年——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的时间意义探讨 2009年 《时间中的孩子》(1987)是英国作家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1948—)一部重要的作品。它主要讲述的是年轻作家斯蒂芬·路易斯,自他三岁的女儿凯特丢失之后的生活。作品涉及了很多主题,如家庭问题、两性关系、童年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意义等等。其中时间既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凸显作品主题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它在这部作品中被赋予深刻的含义。本文探讨了小说中的时间观、叙事时间以及心理时间等方面的问题,借此挖掘作品的时间主题,挖掘作品中的时间意义。 张辉 董俊峰关键词:童年 叙事时间 心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