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征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调Q开关
  • 2篇皮肤
  • 2篇雀斑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激光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定植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皮肤
  • 1篇伊曲康唑
  • 1篇婴儿
  • 1篇乳膏
  • 1篇神经痛
  • 1篇湿疹

机构

  • 4篇重庆三峡中心...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皮肤病...

作者

  • 6篇陈征
  • 3篇王宗明
  • 2篇代亚林
  • 2篇周光平
  • 2篇杨雄波
  • 2篇冉玉平
  • 2篇熊琳
  • 1篇李薇
  • 1篇汪盛
  • 1篇郭在培
  • 1篇付正国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卤米松乳膏与恩肤霜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王宗明陈征
关键词:皮炎湿疹
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的定植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含菜籽油培养基32℃培养。对拟自然分娩的母亲临产时取阴道分泌物接种于试管斜面,用无菌微孔透气胶带粘取新生儿(8处皮肤,从出生当时到出院)、母亲(胸部和手掌,分娩后第2天)及其护士(手掌,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皮肤标本,接种于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菌种。结果①52份母亲阴道分泌物培养阴性。②15名护士共104份手掌部皮肤标本培养阴性。③104例新生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各52例)出生当时的皮肤标本培养阴性,但出生后第1天有28例(26.92%)培养出马拉色菌,到第8天上升到59例(56.73%),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1例(69.49%)。④从104例母亲皮肤上培养出马拉色菌65例(62.50%),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9例(75.38%)。⑤母亲和新生儿124株马拉色菌中菌种相同者92例,一致率为74.19%。⑥新生儿前额和面颊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结论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最早发生在出生后的第1天内,主要部位为额面部,主要菌种为糠秕马拉色菌,存在于母亲皮肤的马拉色菌可能是定植菌种的主要来源。
陈征冉玉平熊琳代亚林周光平
关键词:马拉色霉菌属婴儿皮肤定植
中西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被引量:1
2002年
陈征付正国
关键词:神经痛中西医结合
调Q开关Nd:YAG治疗98例雀斑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波长为532 nm观察治疗雀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双波长多脉冲调Q Nd:YAG MLB-200型激光治疗仪,波长532 nm,能量50-100 mJ/cm^2,频率2-4 Hz,光斑2-4 mm,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98例雀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结论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532 nm波长治疗患者雀斑有效,不留疤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恢复快。
杨雄波陈征王宗明
关键词:激光雀斑疗效观察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被引量:5
2004年
报告1例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患儿女,7岁。全身散在丘疹5年,加重伴掌指疣状增生1年,同时出现口腔黏膜、皮肤及甲板损害,双手掌疣状赘生物,手指末节残缺、变形。口腔黏膜白斑、背部皮损组织及粪便真菌培养均为白念珠菌生长。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为表皮角化明显,角质层中查见大量真菌菌丝。经伊曲康唑、制霉菌素等药治疗后,皮损逐渐好转。
陈征李薇熊琳周光平汪盛代亚林冉玉平郭在培
关键词:念珠菌病皮肤黏膜慢性伊曲康唑
调Q开关Nd:YAG治疗雀斑9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波长532nm观察治疗雀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双波长多脉冲调Q Nd:YAG MLB—200型激光治疗仪,波长532nm,能量50-100mJ/CM2,频率2-4HZ,光斑2...
杨雄波陈征王宗明
关键词:激光雀斑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