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宁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观察“通里攻下法”对出血型脑卒中胃肠衰竭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观察“通里攻下法”对出血型脑卒中胃肠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出血型脑卒中58例,GCS评分5~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衰竭的发生率、肠麻痹缓解率、72 h后肠鸣音的变化率,治疗后胃液pH值变化、血浆TNF-α、IL-6 含量等.结果 治疗组胃肠衰竭的发生率(30%)、治疗组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76.6%)及72 h后肠鸣音的变化率(80%)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液pH值呈升高趋势(F=315.86,P<0.01),入院2、6 d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各时点胃液pH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0.1,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TNF-α、IL-6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里攻下法” 对防治出血型脑卒中胃肠衰竭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
- 董宁杨培中王恩兴刘向东
- 关键词:通里攻下法胃肠衰竭
- 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的疗效分析
- 2009年
- 董宁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疗效分析大骨瓣减压术降低颅内压脑损伤患者
- 通腑泻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便秘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5年
- 刘向东董宁王小花
- 关键词:通腑泻下法重型颅脑损伤便秘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 2009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行SPR术。结果39例患者术后肢体痉挛程度降低Ⅱ级15例,降低Ⅰ级24例;肌张力降低Ⅱ级20例,降低Ⅰ级19例。随访:痉挛缓解率为94%,步态功能改善率93%。结论SPR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满意方法。
- 董宁
- 关键词:痉挛性脑性瘫痪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探讨
- 2008年
- 目的探讨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的总有效率为92.8%,无1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董宁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86例疗效观察
- 2010年
- 董宁
- 关键词: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患者高血压动脉硬化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参芪五味子片和脑复新治疗,对照组仅予脑复新。治疗2个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95%CI=85.8%~98.9%);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95%CI=58.7%~8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u=1.9652,P=0.0494)。结论:参芪五味子片和脑复新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综合疗效优于脑复新,其收益为OR=0.14(95%CI=0.03~0.54);NNT=4(95%CI=2.75~11.60)。
- 刘向东刘永博董宁刘学来
- 关键词:脑外伤后综合征参芪五味子片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