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内直视手术109例CPB期间血糖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初步分析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血糖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09例,采集每一位患者体外循环前(t0),体外循环转流45min(t1),体外循环结束时(t2)三个时间点的静脉血并测定血糖值。将109例患者按体外循环时间是否大于1h和年龄是否大于18岁分组。结果全组患者血糖在体外循环期间逐渐升高,停机时血糖浓度达到高峰,停机时的血糖浓度与体外循环时间成正相关。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在体外循环期间的血糖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成年人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成年人。对于成年人体外循环时间>1h的患者停机时刻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体外循环时间<1h的患者。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的血糖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并且停机时刻血糖浓度与体外循环时间呈正相关,未成年人较成年人体外循环期间的血糖浓度升高更明显;体外循环时间>1h的成人患者停机时血糖浓度较<1h者明显升高,值得关注。 张斌 王虎 吴继红关键词:体外循环 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 心内直视手术 中医药治疗寒凝血瘀型足跟痛1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药外治和内服结合治疗足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足跟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中药薰洗患足,结合口服骨筋丸胶囊治疗,B组口服骨筋丸胶囊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程度。结果A组总有效率95.5%,B组为76.6%,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薰洗与口服相结合能明显缓解慢性足跟疼痛。 张斌 张华 柳正春关键词:足跟痛 中医药治疗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TNF-α、MDA、PMN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 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4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 h 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王虎 吴继红 邓丽 张斌关键词:体外循环 TNF-Α 肺保护 乌司他丁 连体婴儿麻醉处理1例 2010年 1病例资料
患儿,男,出生8d,体重4.75kg,剖宫产。不对称性连体合并脐膨出,不对称性连体儿无头部,部分胸腹部连接,有上下肢、外生殖器及会阴,可触及双侧睾丸,尿道口可见排尿。患儿自出生后未进食。 孙建洋 张斌 刘俊关键词:连体婴儿 麻醉 雷米芬太尼、芬太尼、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全麻用于小儿斜疝手术,观察麻醉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术后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斜疝手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丙泊酚与雷米芬太... 李红萍 张斌 孟尽海关键词:小儿斜疝手术 全身麻醉 雷米芬太尼 芬太尼 氯胺酮 丙泊酚 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在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患儿按麻醉方法分为3组,A组为骶管阻滞组(n=7),骶管注入0.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1ml/kg;B组为静吸复合全麻组(n=7),静脉依次给氯胺酮1-2mg/kg、咪唑安定0.1 mg/kg、芬太尼2ug/kg、顺苯磺阿曲库胺0.3mg/kg,插管后机械通气;C组为骶管阻滞联合浅全麻组(n=7),先按A组方式行骶管阻滞后,静脉给氯胺酮1-2mg/kg,γ-羟丁酸纳80-100 mg/kg或者异丙酚2-3 mg/kg,表麻后插管。结果 A组7例全部治愈;B组3例出现并发症,4例治愈;C组1例出现并发症,6例治愈。结论低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的麻醉首选骶管阻滞,有合并症者可选用骶管阻滞加浅全麻插管。 张斌 郎淑惠关键词:低体重 新生儿 麻醉 毒性中药饮片附子的炮制对减毒变化初探 目的:探讨附子炮制前后生物碱变化情况与毒性变化.方法:探讨炮制过程中附子化学成分变化的同时对其毒性和相关药效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附子在炮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毒性下降. 张斌关键词:化学成分 毒性变化 文献传递 不同术式对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疗效。方法25例Chiari畸形I型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均行后颅窝减压术,其中未开放硬膜12例,开放硬膜13例。结果25例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3.6年,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3,P>0.05)。结论不开放硬膜与开放硬膜手术均可达到后颅窝减压目的。 张斌 沈冰关键词: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不同剂量氯胺酮及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麻醉前口服给药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口服两种不同剂量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与单独口服咪达唑仑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手术患儿90例(年龄1-9岁,ASA I或II级),随机分为A、B、C组(n=30)。A组口服咪达唑仑0.2 mg.kg^-1;B组口服咪达唑仑0.2 mg.kg^-1复合氯胺酮2 mg.kg^-1;C组口服咪达唑仑0.2 mg.kg^-1复合氯胺酮5 mg.kg^-1。观察并记录给药前5min、给药后5、10、15、20、25和30min时的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与父母分离时间(TOS)及各组患儿能够接受静脉穿刺的比例。结果 A、B、C组患儿不同时间点HR、RR、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B、C组患儿能够接受静脉穿刺的比例分别为10.7%、85.2%和96.3%,但C组有1例SpO2轻微下降。结论咪唑安定0.2mg.kg^-1复合氯胺酮2 mg.kg^-1用于患儿麻醉前用药患儿容易与父母分离,能够较好地接受静脉穿刺,用于小儿麻醉前用药安全可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张斌 邓立琴关键词:咪达唑仑 氯胺酮 麻醉前用药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9年 为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选择ASAⅠ~Ⅱ级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采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连续监测患儿HR、BP并记录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停药后患儿呼吸、意识恢复的时间;术终至拔管的时间;疼痛及镇静评分;观察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过程平稳,BP稍有波动,HR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30min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减慢(P<0.05或<0.01),雷米芬太尼的用量为(0.21±0.07)μg/(kg.min),丙泊酚的用量为(6.5±1.3)mg/(kg.h),停药(13.3±8.5)min患儿意识恢复完全清醒,术终至拔管时间为(10.2±4.2)min,术后患儿均能合作,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很好地满足小儿扁桃体手术要求,麻醉深度可控性强,术中循环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李红萍 张斌 孟尽海关键词: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小儿 扁桃体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