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驰

作品数:2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他者
  • 3篇女性
  • 3篇男权
  • 3篇男权社会
  • 2篇道德
  • 2篇典故
  • 2篇蝶梦
  • 2篇神话
  • 2篇圣经
  • 2篇失语
  • 2篇天使
  • 2篇希腊神话
  • 2篇伦理
  • 2篇蝴蝶
  • 2篇蝴蝶梦
  • 2篇公爵
  • 2篇《我的前公爵...
  • 2篇《蝴蝶梦》
  • 1篇道德态度
  • 1篇多情

机构

  • 13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13篇黄驰
  • 1篇王冬梅

传媒

  • 4篇现代语文(上...
  • 3篇海外英语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外国语文
  • 1篇时代文学(下...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希腊神话:植入中国语境的奇葩
2010年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作为希腊文明精髓的神话传说,早已在全球广为传播。置身于全球化浪潮的中国文化无可避免地与希腊神话碰撞、接轨。希腊神话中的习语、典故频频出现于中国的媒体、教育界、时尚界、娱乐界,甚至普通人的日常话语中。作为求学主体的大学生应该多多了解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
黄驰
关键词:希腊神话典故语境奇葩
妖魔化的失语前夫人被引量:2
2012年
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以及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刻画了两位已经亡故且被妖魔化了的前夫人。她们遭受了叙述者的非议,被指举止轻浮、道德堕落;她们惨遭丈夫的谋杀,而丈夫们不仅未受任何惩处,且毫无愧疚,并能心安理得地续弦。实际上,她们美丽善良、平易近人,渴慕自由与平等,不甘于男权淫威的摆布。她们惨遭毒手的事实反映出,在男权社会里,男性沙文主义者合谋要剥夺女性的自我意识,要将女人永远框定为审美客体和边缘化的他者。
黄驰
关键词:妖魔化失语《蝴蝶梦》《我的前公爵夫人》
圣经,开启西方文化之门的金钥匙
2010年
基督教作为公认的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深入骨髓。基督教之宝典一圣经是震撼世界、改变世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英语中大量有趣的习语典故的根源,对文学形象与艺术作品影响至深。了解这些习语典故和原型的来源,将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赏析西方文学文化艺术。
黄驰
关键词:圣经典故
《蝴蝶梦》中叙述者“我”的解析被引量:4
2012年
《蝴蝶梦》中的叙述者"我"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耐人寻味。在赢得了富豪迈克西姆的青睐后,成为了他"家中的天使"。当迈克西姆的杀人罪行面临暴露时,"我"甘当丈夫的帮凶,滥用话语权,化身成为男权的傀儡。"我"在精神上已将男权价值标准完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物质上,"我"没有经济来源,寄身于丈夫的曼陀丽庄园,完全仰赖丈夫生活。"我"的所有陈述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偏见的烙印,叙述的可靠性令人质疑。
黄驰
关键词:《蝴蝶梦》天使
福克纳的生态主义伦理观探析——评《新时期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被引量:1
2018年
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是指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探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关系时的道德态度和伦理规范。这种伦理精神强调对自然和其他生命的价值、权利的肯定以及尊重,通过文学的方式实现伦理态度的审美表达。李玫著作的《新时期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一书以人际伦理叙事为参照视角,研究文学生态伦理精神从缺失到逐渐生成的特征、本质内涵以及本土化路径的探索过程,对于理解生态主义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冬梅黄驰
关键词:生态伦理精神新时期文学生态主义伦理观福克纳道德态度
从《多情客游记》看劳伦斯·斯特恩的伦理道德观
2023年
英国18世纪感伤主义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在其代表作《多情客游记》中大肆刻画和渲染主人公约里克牧师多愁善感、恣意放纵、贪图女色的本性。虽然身为神职人员,劳伦斯·斯特恩把牧师仅作为其谋生的职业,过着一面布道、主持弥撒,一面聚集放荡朋友寻欢作乐的双重而伪善的生活。小说折射了作家本人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的消极态度,反映了其逃避社会责任和宗教伦理的道德缺陷。
黄驰
关键词:伦理道德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形象
2022年
神话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认识,因而神话的叙事结构极具想象性和象征性。九头蛇的神话便充满了想象和象征意义,世界各地多有相关神话,其中有些经过不断的演变流传至今。文章比较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九头蛇相柳以及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许德拉,探讨了其源头形象及流变发展,发现了不同民族的九头蛇神话存在相似的英雄除害和治理洪水的隐喻。
谢育任黄驰
关键词:神话
浅议《马丁·伊登》主人公对异化的反抗
2021年
在哲学史上,黑格尔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异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人类和社会意识形态都是观念的客观化即外在的表现。《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年轻水手马丁·伊登因机缘偶遇上流社会小姐罗丝而从生活、礼仪、谈话等方面彻底改造自己,以便配得上罗丝。按照外部意志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其实即是异化的过程,男女主人公马丁和罗丝都有异化的经历和对异化的反抗,但最终均归于失败。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人公的悲剧注定是无法避免的。
易劲松黄驰
关键词:《马丁·伊登》异化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
论《威克菲尔德的牧师》中的圣经文化原型被引量:1
2020年
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的代表作《威克菲尔德的牧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大量运用了圣经文化原型。贯穿圣经的经典U形叙事模式被作者娴熟运用于小说情节的展开,而《圣经·约伯记》的主要人物形象在小说中得到了精妙的对位。在18世纪这个多维度发展的历史时期,哥尔德斯密斯没有纠结于道德困惑,而是通过塑造意志坚强、遵从道德的人物形象成功彰显了其自身的坚定信念。
黄驰
关键词:圣经
失语的他者——从《我的前公爵夫人》看女性处境被引量:4
2009年
在罗伯特·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我的前公爵夫人》中,叙述者斐拉拉公爵谴责了死者,警示了生者。公爵冷酷虚伪的独白印证了男权社会里女性被凝视、被占有、被剥夺话语权的他者地位,反映了男权社会里根深蒂固的“厌女症”情结。
黄驰
关键词:《我的前公爵夫人》他者失语无名男权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