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胃肠类癌的临床分析与比较-依2000肿瘤国际分类标准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肠类癌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2年至2003年的病理分类胃肠类癌36例,并根据WHO肿瘤国际组织学新分类标准(2000)分为恶性类癌、类癌2组;比... 胡益群 钱家鸣 周旭东文献传递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对克罗恩病(CD)与肠结核(IT)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找出对鉴别诊断有帮助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2004年间住院的62例CD患者和21例I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D男性多见.临床表现、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实验室检查、腹部B超/CT以及消化道造影均对鉴别诊断帮助不大,CD的肠黏膜活检诊断率低.CD与IT的常见部位都是回肠及回盲部,但CD可累及直肠,吻合口病变为77.4%.CD纵行溃疡仅占13.6%,而环形溃疡却占26.7%,回盲瓣受累22.2%,IT瘘管形成并不罕见(14.3%).CD肠系膜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0±3)mm,均无上皮样肉芽肿,而IT肠系膜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8±5)mm,P<0.01,均有上皮样肉芽肿,41.2%有干酪样坏死.CD裂隙溃疡多于IT(P<0.01).CD中全层炎、淋巴组织增生、黏膜下层水肿均比IT多(P<0.05).结论CD与IT的鉴别需要多方面综合判断,手术标本的病理对鉴别有重要意义. 邹宁 刘晓红 周旭东关键词:克罗恩病 肠结核 肠系膜淋巴结 干酪样坏死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 被引量:1 2007年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与多种肿瘤有关。本实验为了探讨HHV-6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液相同位素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20例NHL。结果显示有12例病例组织中含HHV-6,占60%。10例P53蛋白异常(50%)。提示HHV-6与NHL有关系。 宋福津 张延东 周旭东关键词:人类疱疹病毒-6型 P53 非霍奇金淋巴瘤 PKCβ1、PKCβ2和P53在结肠癌、腺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PKCβ1、PKCβ2和P53在结肠肿瘤及其相应正常腺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应组织及瘤周正常结肠黏膜进行PKCβ1、PKCβ2和P53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KCβ1表达在结肠癌与腺瘤和正常黏膜差异显著,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依次递减;PKCβ2在三者的表达率均低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53主要表达于中低分化的结肠癌及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且结肠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肠腺瘤,正常黏膜不表达P53。结论PKCβ1可能与结肠黏膜上皮增生有关,可能参与了结肠的癌变过程,并可能在癌变早期发生改变;P53在判断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郝亚新 钟定荣 周旭东关键词:结肠癌 结肠腺瘤 P53 乳腺癌cyclinD1的扩增和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检检测 5 7例乳腺浸润导管癌组织中cyclinD1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并结合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ER的表达进行临床病理预后分析。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及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乳腺癌cyclinD1/CCND1基因的表达及扩增。结果 :显示 5 7例乳腺癌中 42例在瘤细胞核内有cyclinD1的表达。阳性率 73 6 % ,其中强阳性 11例 ,中阳性 14例 ,弱阳性 17例 ,阴性 15例。 16例乳腺癌中 2例有cyclinD1/CCDN1基因扩增。ER阳性率为 6 7%。结论 :cyclinD1的过度表达和扩增与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级无关。ER和cyclinD1没有表达的病人可能预后差。乳腺癌的发生除与cyclinD1有关外可能还与其它癌基因及抑制癌基因如Rb、Bcl 2和ER等的协同作用有关。 崔全才 周旭东 许雅 杨堤 顾长芳 刘彤华关键词:乳腺癌 CYCLIND1 基因扩增 基因表达 人类疱疹病毒-8型和卡波肉瘤 2007年 宋福津 周旭东 张延东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 DNA片段 HHV-8 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肿瘤 17例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支气管肺癌的疗效及副反应和相应的影响因素,评价BAI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选取17例患者,男性13例(76.5%),女性4例(23.5%);平均年龄58.8%±10.1(37~70岁)... 李龙芸 张力 毕红霞 刘巍 张志庸 乔力 周旭东 贾宁文献传递 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细胞肿瘤一例 被引量:3 2001年 龚晓明 周旭东 刘珠凤肺癌组织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免疫组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994年 自由基(O_2等)与肺癌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国内外已有学者研究发现肺癌病人血清中的Cu、Zn-SOD水平有显著变化,推测可能与肺癌组织内产生的SOD量有关。本实验运用Cu、Zn-SOD Mc Ab对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定位定量检测,探讨SOD与肺癌的关系。结果观察到阳性染色的肺癌细胞浆内可见粗大、团块状强染色颗粒,以鳞癌细胞最为明显,腺癌细胞相对细小、分布均匀,部分颗粒在细胞膜上可见呈戒指状。未分化癌胞浆内几乎均未见到阳性颗粒。同时也显示本组肺癌组织内的Cu、Zn-SOD含量明显增加,总阳性率为58.51%(55/94),腺癌及腺鳞癌的阳性率高于鳞癌和未分化癌,还发现分化好的各型肺癌Cu、Zn-SOD免疫反应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分化差的癌(P<0.01),提示肺癌组织内的Cu、Zn-SOD水平,可能和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及增殖活性有关。为研究肺癌和SOD的关系,提供免疫组织学依据。 邓永江 丁华野 吴霞 周旭东 皋岚湘 张英 周景 杨德忠关键词:肺肿瘤 免疫组织学 超氧物歧化酶 骨肿瘤MDM2和p53基因的改变 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从基因水平研究MDM2和p53基因在骨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地高辛标记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38例骨肿瘤(骨肉瘤12例,软骨肉瘤10例,骨巨细胞瘤14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MDM2和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种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DM2在骨肉瘤、软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7%、50.0%和35.7%。p53的阳性率分别为58.3%、40.0%和21.4%。2例软骨母细胞瘤MDM2和p53均为阳性。MDM2与p53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5)。结论MDM2和p53基因改变是骨肿瘤的一种常见现象,可能参与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周旭东 皋岚湘 折晓宁 丁华野 陈杰关键词:骨肿瘤 P53基因 原位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