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庆
- 作品数:17 被引量:8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磨削加工中切削液的μ、pb、pc、st等参数和加工工艺效果关系的研究
- 1989年
- 通过模拟评定和现场测试,本文对影响切削液性能的诸因素μ、pb、pc、st值和磨削加工工艺效果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研究,比较分析了乳油型切削液和离子型合成切削液在这些方面的性能差异.阐明了pc/pb和G、Ne之间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pc/pb值应作为评价切削液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并指出离子型合成切削液应予以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杨文庆张咏赣
- 关键词:切削液性能参数
- SP202磨削液的研制及其摩擦学性能评价被引量:2
- 2004年
- 以Mo-B防锈剂和B-N极压剂作主要成份制备了一种新型磨削液。经专用试验台架试验、攻丝扭矩测定和磨削生产验证确认:该磨削液能降低磨削力、提高磨削比、改善加工表面质量。试验同时证明:磨削液的PD/PB值对磨削工艺是一项重要的摩擦学参数。
- 杨文庆
- 关键词:磨削液磨削比台架试验攻丝扭矩摩擦学性能
- 铁刷镀液抗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1997年
- 研究了添加剂对铁刷镀液的抗氧化稳定作用,并探讨了电活性添加剂V_2O_5的作用机理。
- 杨文庆郑怀德李红
- 关键词:镀液抗氧化助剂
- 一种新型的金属加工液——微乳化油被引量:3
- 1997年
- 介绍了微乳化油的性能特点、组成及研制应用情况,指出这一类型产品的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 杨文庆
- 关键词:金属加工液
- 磨削切削液中P_B、P_D诸参数与加工工艺效果的关系
- 1989年
- 本文通过模拟评定和现场测试,对影响切削液性能的诸因素μ、P_B、P_D、S_τ值和磨削加工工艺效果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研究,阐明了P_D/P_B和G、Ne之间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P_D/P_B值应作为评价切削液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并指出离子型合成切削液应予以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杨文庆张詠赣
- 关键词:切削液
- 钼酸盐系缓蚀剂的进展被引量:38
- 1995年
- 纯钼酸盐系缓蚀剂由于浓度高,费用大,应用受到了限制,因而以钼酸盐为主体的缓蚀剂应运而生,代替了传统型缓蚀剂。作者详述了国内外这类新型缓蚀剂的性质、特点、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及应用情况。
- 杨文庆
- 关键词:缓蚀剂
- 水基切削液的腐败变质及其对策被引量:3
- 1999年
- 水基切削液包括乳化液、微乳化液及合成液等品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漏入、切屑的混入而污浊,以及微生物的异常繁殖,使溶液逐渐腐败变质。腐败的过程如下: 轻微腐臭发生→外观变灰褐色→pH值下降→防锈性变坏→乳化液破乳分层,出现浮油→切削性能下降→大量油泥形成,过滤器堵塞→释放硫化氢气味。
- 杨文庆
- 关键词:机床水基切削液腐败变质防腐措施
- 微乳化切削油的研制被引量:2
- 1997年
- 介绍了微乳化油的性能特点、成分组成及研制和应用情况,指出这一类产品的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 杨文庆郑怀德许金兰
- 关键词:金属加工液微乳化切削油
- SP202磨削液的研制及其摩擦学性能评价
- 2003年
- 以Mo B防锈剂和B N极压剂作主要成分制备了一种新型磨削液。经专用试验台架试验、攻丝扭矩测定和磨削生产验证确认 :该磨削液能降低磨削力、提高磨削比和改善加工表面质量。试验同时证明
- 杨文庆任晓平赵洪吴艳
- 关键词:磨削液磨削比台架试验攻丝扭矩摩擦学性能
- PX101防锈防霉乳化油的研制
- 1993年
- 本项研究以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研制出一种新型乳化油。用该乳化油配制的乳化液具有良好的防锈、防霉特点,使用寿命为一般乳化液的3—4倍。该乳化油按PB值的不同分为A、B、C三个型号,可以满足不同形式金属切削加工的工艺要求。
- 杨文庆刘子奇
- 关键词:防锈防霉乳化油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