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东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MRI在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别采用CT、MRI诊断和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均为东莞东华医院在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收治,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CT与MRI定位准确率、定性准确率。结果:通过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结果确诊,8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共检出良性肿瘤45例,恶性肿瘤35例。CT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位上的准确率与MRI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定性上的准确率与CT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CT与MRI的准确率均较高,且各有优点,其中CT在定位诊断上优势更为明显,MRI在定性诊断上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建议在临床上结合CT与MRI进行诊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 陈真平李志娟邹玉林刘晓漆强
-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
- 常规MRI、CT检查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常规MRI、CT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36例DAI病例的常规MRI、CT检查资料,结合病理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20例,MRI诊断31例。CT、MRI对DA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55%(20/36)、86%(31/3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T检查共发现病灶36个,MR检查(T1WI、T2WI、FLAIR序列)发现病灶分别为97个、115个、147个,CT与MR各序列发现病灶数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常规MRI、CT检查是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基本检查方式。常规MRI检查对DAI的诊断价值优于CT检查。
- 漆强刘晓邹玉林李志娟陈真平李兴付陶仅德
-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常规MRICT
- 常规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常规序列MRI在子宫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常规MRI征象。结果2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弥漫型子宫腺肌症18例,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厚度约为8.2~32.6mm。局限型子宫腺肌症8例,表现为子宫结合带局限性增厚,呈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与周围肌组织分界不清,最大直径约10.6~37.1mm,病灶内见散在点状高信号区。结论子宫腺肌症具有较典型的MRI征象。常规序列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 漆强余晖刘晓邹玉林李志娟陈真平李兴付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磁共振成像
- 原发性及创伤后脑神经病变应用磁共振检查序列对比探究
- 2017年
- 目的:对比原发性及创伤后脑神经病变应用磁共振检查序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可疑原发性或创伤后脑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脑干进行3D-TOF序列扫描和3D-CISS序列扫描,对两种序列及其联合图像对相应脑神经形态及毗邻血管关系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评价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相对于3D-TOF序列或者3D-CISS序列,两种序列联合观察神经、血管的评分均要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中联合应用3D-TOF序列、3D-CISS序列扫描脑神经脑池段的成像效果、观察是否出现血管压迫现象的效果显著,优于单选序列,值得推广。
- 张丽萍李兆勇王青云曾仲刚李志娟彭正峰胡芳辉
- 关键词:原发性创伤脑神经病变
- 多模态MRI技术诊断乳腺单发良恶性结节的Logistic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对乳腺单发良恶性结节鉴别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9月我院乳腺科收治的51例乳腺结节(直径≤3 cm)患者,并对患者的年龄、病灶的形态、毛刺、边界、ADC值、增强曲线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382),病灶的形态、毛刺、边界、ADC值、增强曲线类型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以上述征象为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筛选出2个自变量,其模型为:Logit(P)=-0.503+0.387X_5+0.257X_6,其预报能力的敏感性为91.9%,特异性为92.2%。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找出乳腺单发结节良恶性最具特征的MRI征象,提高乳腺疾病鉴别诊断的能力,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 曾仲刚李雪霞李刚李志娟陆火丽李扬彬
- 关键词:乳腺疾病
- 弥漫性轴索损伤MRI及MRS的诊断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
- 漆强陶仅德邹玉林刘晓李志娟陈真平李兴付吴慧琴吴贵平李扬彬
- 该项目研究了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表现及MRS改变,探讨MRI、MRS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伤情评估中的价值。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并通过正确评估伤情及预后,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有效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 关键词: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
- 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SCT征象比较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比较分析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MCT)及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征象,并探讨MSCT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34例PMCT及46例NG的MSCT表现,从结节的形态及边缘、有无钙化、钙化的部位及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有无淋巴结增大方面,分析PMCT瘤体与NG结节的MSCT特征,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MCT与NG组间结节的边缘、钙化部位、钙化形态、增强后结节边缘及轮廓改变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节的形态、有无钙化、有无淋巴结增大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PMCT与NG结节的各种MSCT征象,有助于PMCT与NG的鉴别诊断,并提高PMCT的检出率。
- 邹玉林李志娟漆强钱会绒陆火丽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腺肿瘤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S诊断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磁共振波谱(MRS)表现,探讨MRS技术在DAI诊断和伤情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30例DAI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1H-MRS扫描,测定脑组织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等代谢物水平,结合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AI组较正常对照组的NAA峰下降、Cho峰升高;NAA/Cho、NAA/Cr值下降,Cho/Cr值上升。NAA/Cr、NAA/Cho、Cho/Cr值变化与DAI患者GCS、GOS存在相关性。结论:MRS能定量测定DAI患者脑组织代谢状况,对DAI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 漆强邹玉林陶仅德刘晓李志娟陈真平李兴付吴慧琴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波谱学
-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45
- 2015年
- 目的:比较X线、CT和MRI检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12个患病关节的X线、CT和MRI影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及对不同病变的显示率。结果:X线、CT、MRI检查的检出率分别为53%(59/112)、74%(83/112)、88%(99/112),MRI高于CT、X线(χ2=7.502,P=0.006;χ2=34.369,P<0.001)。X线显示痛风结节、关节面下囊变的关节个数少于MRI(χ2=24.605,P<0.001;χ2=31.112,P<0.001)和CT(χ2=18.576,P<0.001;χ2=13.069,P<0.001)。CT检查显示痛风结节和关节面下囊变的关节个数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495;χ2=3.211,P=0.073),但显示关节滑膜及韧带侵蚀、关节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和关节周围肌间隙水肿的关节个数均少于MRI(χ2=19.790,P<0.001;χ2=11.568,P<0.001;χ2=13.297,P<0.001;χ2=6.720,P=0.01)。结论 :X线、CT和MRI对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诊断能力,其中MRI检查总的检出率较高、发现病变的能力较好,CT检查则对痛风结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X线适用于中晚期患者的复查对照。
- 漆强邹玉林余晖刘晓李志娟
- 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放射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CT影像特征和病理对照,从而提高对SST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病理证实为SST患者11例,全部病例均行下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靶病灶进行薄层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11例SST均为单发,其中右侧7例,左侧4例,CT表现为附件区不规则孤立肿块,边缘尚清,密度欠均匀,9例均为实性,2例为囊实性;增强扫描:9例病灶动脉期呈周边斑片状、结节状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血管相仿,静脉期强化进一步向病灶中心充填,呈“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样强化;2例病灶动脉期轻中度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11例病灶均呈“快进慢出”强化特点,病灶周边见多发迂曲增粗血管影。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少见,卵巢硬化性间质瘤CT增强检查多数具有较典型影像学表现,CT检查对其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 李兴付漆强邹玉林陈真平李志娟刘晓李秋雨
- 关键词:卵巢肿瘤硬化性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