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景伟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主动脉夹层治...
  • 2篇夹层
  • 2篇STANFO...
  • 1篇地高辛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心外科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浓度
  • 1篇血性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血药浓度监测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监测

机构

  • 4篇茂名市人民医...
  • 2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景伟
  • 2篇梁清
  • 2篇钟汝核
  • 2篇李华
  • 1篇陈飞
  • 1篇曹勇
  • 1篇王振东
  • 1篇袁云娣
  • 1篇郑宝石
  • 1篇廖成全
  • 1篇曹劝省
  • 1篇林宇
  • 1篇黄克力
  • 1篇钟伟章

传媒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外科小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2010年213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关系。结果低于治疗范围的有27例患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13例心衰缓解,14例需调高剂量;在177例有效治疗浓度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占1.7%,5例需调高剂量;高于治疗范围的9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2.2%;中毒的临床表现中2例为房室传导阻滞,5例均有消化道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需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分析监测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地高辛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陈飞陈景伟钟伟章
关键词:小儿地高辛药物监测血清浓度
“杂交技术”在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在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例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行“杂交技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监护室观察时间(2.62±0.74)d,术后住院时间(16.24±2.85)d;1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1例吻合口出血,3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结论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应用“杂交技术”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需引起高度关注。
邱龙兴李彩基钟汝核陈景伟袁云娣梁清李华李柱
关键词:杂交技术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Castor分支型支架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Castor分支型支架在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治疗的60例累及LSA的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Castor分支型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烟囱支架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各平面真腔与假腔内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左锁骨下动脉(LSA)平面、支架移植物中段平面、支架移植物远端平面的真腔内径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SA平面、支架移植物中段平面、支架移植物远端平面的真腔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SA平面、支架移植物中段平面、支架移植物远端平面的假腔内径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SA平面、支架移植物中段平面、支架移植物远端平面的假腔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及支架形态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及LSA的TBAD患者采用Castor分支型支架与烟囱支架治疗手术成功率均较高,有利于重塑主动脉,扩张真腔,促进假腔血栓化,但Castor分支型支架术后内漏发生率更低。
李华陈景伟钟汝核邱龙兴梁清黄锦侨
解剖完全再血管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冠心病伴中至重度或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多中心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同期解剖完全再血管化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TACR)与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C-MVR)治疗冠心病伴中至重度或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24年4月我国13家医院收治的127例同期接受TACR与C-MVR治疗的冠心病伴中至重度或重度IMR患者的资料。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56.5±10.7)岁(范围:33~74岁)。收集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动脉桥通畅率等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27例患者中,67例同期行三尖瓣修复术。术中取带蒂左乳内动脉(LIMA)113支、左桡动脉127支、右桡动脉80支、右乳内动脉(RIMA)110支。远端吻合口数量为(4.2±0.4)个(范围:3~5个)。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97.5±23.4)min(范围:90~161 min)与(145.4±19.2)min(范围:101~210 min)。术中死亡1例。21例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改善左心室射血功能。无患者发生胸骨缺血。除1例术中死亡患者外,术后其余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4.3±7.5)个月(范围:4~110个月),期间无重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患者均存活。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有改善(55.0%±5.3%比41.0%±15.3%,t=17.23,P<0.01),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2级者的比例较术前增加[23.6%(30/127)比87.3%(110/126),χ^(2)=103.77,P<0.01],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3级者的比例较术前减少[4.8%(6/126)比78.7%(100/127),χ^(2)=142.19,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减小[(5.70±4.50)cm比(6.10±0.23)cm,t=12.15,P<0.01]。术后(60.5±11.7)个月(范围:6~109个月)行冠状动脉多排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LIMA桥通畅率为96.4%(108/112)、左桡动脉桥通畅率为88.9%(112/126),右桡动脉桥通畅率为93.7%(74/79),游离RIMA桥通畅率为90.9%(100/110),各动脉桥之间通畅率
国科陈绪军郑宝石施超黄克力曹勇廖成全陈景伟林宇柳成信曹劝省申林王振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