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玉

作品数:31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皮肤
  • 5篇护理
  • 4篇带教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肠癌
  • 3篇银屑病患者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状况
  • 3篇外科
  • 3篇胃肠
  • 3篇教学
  • 2篇性病
  • 2篇抑郁
  • 2篇营养风险
  • 2篇营养风险筛查

机构

  • 22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二人...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作者

  • 24篇陈小玉
  • 8篇贺春香
  • 5篇魏武洪
  • 4篇周小平
  • 4篇雷山川
  • 4篇吴晓英
  • 4篇廖娟
  • 3篇魏伍洪
  • 3篇叶流
  • 3篇曾永红
  • 2篇杜小玉
  • 2篇黄才惠
  • 1篇李远
  • 1篇张天琴
  • 1篇谢建
  • 1篇白金束
  • 1篇胡良波
  • 1篇徐杰
  • 1篇何干
  • 1篇李爱清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药业
  • 2篇现代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2篇科教文汇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案例导入法在皮肤专科技能操作实习带教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以案例导入为基础的临床带教法在皮肤科技能操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学本科实习学员5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27)。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师先讲解、示教,然后学生操作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先给出典型案例,提出问题进行临床讨论学习,然后教师示范或者教师从旁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临床实践之后再进行总结式的讨论学习。最后统计分析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考试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评价满意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0%);患者满意率调查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导入带教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实际动手和创新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推广。
陈小玉贺春香叶流魏武洪白金束雷山川
关键词:实习带教
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变应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2011年
目的了解永川地区及周边县城慢性荨麻疹病人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skin prick test,SPT)试验,对950例慢性荨麻疹病人做30种变应原(北京协和公司提供)测定,其中吸入性变应原16种,食物性变应原14种,并设阳性及阴性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 950例慢性荨麻疹病人中阳性者630例,阳性率66.3%,吸入组、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54.2%和34.2%、。吸入组中以以尘螨、蟑螂、蒿类花粉、棉絮、狗毛、香烟居前;食入组中虾类、蟹类、辣椒、带鱼、橘子、芒果居前,吸入性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的相关性强于食入性变应原。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可靠,易操作,为慢性荨麻疹病人寻找可能的变应原提供客观依据,为预防、治疗及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陈小玉贺春香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结直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10月期间已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出院时仍存在营养风险的6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干预组病人出院后在常规居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对照组病人出院后进食普通居家饮食。观察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后第六周复查时体重、BMI、实验室生化营养指标等变化,观察营养对化疗的影响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复查时,干预组病人体重上升至(51.89±6.01)kg,对照组病人体重下降至(48.35±7.94)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病人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水平、化疗进程、胃肠道副反应情况、膳食能量与蛋白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活质量评估中,干预组病人在情绪状况、失眠、腹泻以及整体健康/生活质量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加化疗的耐受性。
陈小玉刘祖平白鍊何干徐杰谢建
关键词:家庭肠内营养结直肠癌病人营养状况
PDCA管理模式带教在皮肤性病科医学生职业防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管理模式带教在提高皮肤性病科医学生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皮肤性病科实习的57名医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28名)和对照组(29名),研究组应用PDCA管理模式带教对医学生职业防护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管理,比较两组医学生职业暴露率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职业防护有效率、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带教能有效提高医学生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率,同时,提高医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王寿翠魏武洪吴晓英刘云畅李爱清陈小玉
关键词:职业卫生服务皮肤性病科
银屑病患者的窄谱中波紫外光治疗和管理被引量:4
2016年
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心里干预的重要性。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全身NB-uv B照射,同时根据个体进行不同程度的疾病教育、患者自身行为管理和精神情绪疏导等心里干预措施。应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基本治愈135例(39.7%),显效185例(54.4%),有效12例(3.5%)、无效8例(2.4%),对基本治愈和显效者随访2年,复发率为53.1%(170/320)。NB-uv B仍是目前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知、行、性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陈小玉吴晓英白鍊魏伍洪雷山川
关键词:银屑病
足量营养支持药物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足量营养支持药物用于有营养不良风险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有营养不良风险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予足量营养支持药物)和对照组(予常规营养支持药物),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营养风险评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出院时,干预组体质量、BMI、小腿围、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出院时营养风险评分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有营养不良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给予足量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陈小玉白鍊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营养风险筛查
PDCA教学模式在门诊采血室实习护生职业暴露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PDCA带教模式在提高门诊采血室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降低血源性传染病暴露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该院门诊采血室实习的50名护生随机分成传统组(24名)和试验组(26名),传统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PDCA教学法对护生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和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传统组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率为25.00%,满意度为70.83%,试验组护生的职业暴露率为0,满意度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实习护生的职业风险,同时提高实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深受护生的好评。
杜小玉王寿翠周小平白鍊陈小玉王春容
关键词:门诊采血室实习护生
2016—2022年某三甲医院805例慢性病住院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某医院慢性病住院死亡患者特征、死因构成及分布,为降低医院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明确死因并分类,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6—2022年某医院805例慢性病住院死亡病例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比较死亡病例年龄、性别、死因分布。结果2016—2022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病死率为0.23%(805/351555),男性病死率为0.30%(557/184345),显著高于女性的0.15%(248/167210),不同性别病死率存在统计学意义(χ^(2)=90.824,P<0.001)。不同年龄慢性病住院患者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其中60~<75岁病死率为0.26%,≥75岁病死率为0.75%。慢性病住院患者病死率前三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与肿瘤。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与肿瘤是主要致死疾病,应加强重点高风险人群筛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水平。
卿雪莲陈小玉廖娟胡良波周雄
关键词:慢性病病死率死因顺位根本死因
回授法联合微信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自我效能感和医疗依从性与糖尿病患者疾病进展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回授法联合微信全程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其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2023年8—9月收治的90例T2DM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ach-back联合微信全程健康教育。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1、3、6个月空腹血糖水平、自我效能与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重复测量数据显示,2组空腹血糖水平、慢病自我效能感量表(SEMCD-6)、慢病医疗依从性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水平[(6.82±1.13)mmol/L vs.(8.02±1.68)mmol/L]、SEMCD-6各项评分及总分[(48.40±4.16)分vs.(40.67±6.00)分]和慢病医疗依从性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134.0(129.0,139.0)分vs. 118.0(110.5,126.0)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授法联合微信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医疗依从性。
卿雪莲陈小玉廖娟张家佳李远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自我效能感
互联网+医疗模式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是指在人群中不会传染和传播、病程长,且通常情况下发展缓慢的一类疾病[1]。数据显示[2],2019年我国疾病死因88.5%为慢病,其中80.7%为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16.5%的过早死亡率由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与癌症所致。鉴于我国慢病防控形势严峻,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均要求制订并实施针对重点人群与疾病高危因素的监测与管理计划,加强慢病防治与管理[3],互联网+医疗作为国家战略用于慢病管理[4]。
卿雪莲陈小玉张家佳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管理互联网慢病防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