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利

作品数:49 被引量:28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肿瘤
  • 14篇放疗
  • 11篇调强
  • 10篇直肠
  • 8篇直肠肿瘤
  • 8篇剂量学
  • 8篇肠肿瘤
  • 7篇直肠癌
  • 7篇疗法
  • 7篇化疗
  • 7篇放化疗
  • 7篇鼻咽
  • 7篇鼻咽癌
  • 7篇肠癌
  • 6篇治疗计划系统
  • 6篇晚期
  • 6篇放射疗法
  • 5篇调强放疗
  • 5篇调强放射
  • 5篇术前

机构

  • 49篇中山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省肿瘤防...

作者

  • 49篇陈利
  • 19篇邓小武
  • 13篇孙文钊
  • 13篇黄劭敏
  • 11篇高远红
  • 10篇黄晓延
  • 9篇刘孟忠
  • 7篇陈立新
  • 6篇曹午飞
  • 5篇黄蓉
  • 5篇游凯云
  • 5篇肖林
  • 5篇曾智帆
  • 4篇常晖
  • 4篇祁振宇
  • 4篇邱波
  • 4篇周冠群
  • 4篇孙洪强
  • 4篇杨鑫
  • 4篇康德华

传媒

  • 13篇中华放射肿瘤...
  • 6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癌症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肿瘤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第二届泛珠江...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2015放射...
  • 1篇第九届泛珠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价和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设计并验证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价方法,控制放疗计划的质量。方法回顾性选取2种治疗计划系统(TPS)132例食管癌患者放疗病例资料,根据处方剂量要求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放疗推荐原则,采用PlanIQ设计计划质量指数(PQI)的量化计算方法。通过处方剂量(PD)变化(±5%)来检验PQI计算设置的合理性。根据所有计划的PQI分布,通过均值和标准差设置计划质量质控的阈值下限。结果2种TPS的PQI结果分别为97.80±21.77和102.80±15.02,t=-1.078,P=0.287。原计划、105%PD和95%PD 3组计划的PQI分别为100.96±17.30、89.44±15.34和86.51±13.58,χ2=143.821,P<0.001。计划质量的PQI阈值下限为72.60,对PQI阈值外的计划(7.6%)重新设计后计划质量均有提升。结论食管癌放疗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价方法能够实现对计划质量的量化评价,结合统计方法可以作为一种主动的计划质量质控工具。
陈利姚杏红李章民杨扬康德华孙文钊
关键词:食管癌
肿瘤放疗信息网络一体化管理平台的研发及临床实践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研制开发流程管理与质量保证功能一体化的肿瘤放疗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放疗流程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的要求,以客户-服务器端( C-S)模式,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结构和国际标准DICOM 3.0、DICOM RT及HL7协议,通过局域网络系统硬件和自研发软件,搭建放疗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临床测试评价系统的运行性能。结果开发了统一界面的交互式一体化管理系统平台与客户端应用功能模块;研发了安全可靠的标准化数据接口,可与主流厂商加速器、治疗计划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等连接使用;完成了放疗流程管理和质量保证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开发;通过了系统运行前测试并在临床科室上线使用近3年,证实了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并实现了系统设计的全部功能。结论一体化管理系统可以满足肿瘤放疗信息数据的应用管理需求,提高了放疗科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水平,可作为肿瘤放疗科工作的良好工具进行推广应用。
高兴旺张广顺陈利张罗生黄劭敏邓小武
关键词: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肺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定量评价和质量控制
陈利康德华张丹丹彭应林孙文钊邓小武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T1~4N0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ypT1—4N0期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术前同期放化疗及根治性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ypT1—4N0期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104例,其中术后辅助化疗73例,术后未化疗31例;ypT1~2期39例,ypT3~4期65例。对全组患者和亚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全组104例ypT1~4N0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4%和85.3%,其中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8.6%;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6%和77.2%。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6和0.108)。术后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1%(3/73)和5.5%(4/73);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1/31)和16.1%(5/31)。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6),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ypT1~2N0期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96和0.939),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6和0.414)。在ypT3~4N0期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曲线和无复发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和0.025)。术后辅助化疗组与术后未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8),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术后辅助�
游凯云彭海花高远红陈利周冠群常晖杜晓京肖林曾智帆文碧秀刘孟忠
关键词:肿瘤分期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
非晶硅平板电子射野影像用于放射治疗剂量学质量控制检验的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背景与目的:非晶硅平板型电子射野影像系统(amorphous silicon 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a-SiEPID)具有良好的剂量学品质,作为一种快速的二维剂量测量系统,在常规质量控制、调强照射野验证及实时患者剂量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将非晶硅平板电子射野影像用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检验,本研究针对其射野影像建立了修正模型,并应用于加速器照射野的常规质量保证工作。方法:对a-SiEPID常用的图像刻度模式进行剂量刻度改进以用于照射剂量测量:通过一种由若干个小野组合形成"泛野"的方式来克服传统的泛野获取方式的缺陷,从而较准确地修正a-Si EPID各像素单元之间的灵敏度差异;并建立离轴剂量的响应曲线和修正数学模型。以修正后的a-SiEPID射野影像测量照射野的剂量分布并与三维水箱中电离室扫描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经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剂量刻度和修正后,高剂量区,a-Si EPID与电离室测量结果偏差<2%,在半影区,a-Si EPID测量的剂量分布曲线比电离室测量结果略为陡峭。结论:非晶硅平板型电子射野影像(a-Si EPID)系统具有良好的物理剂量学品质,可以用作照射野常规质控检验和调强放射治疗射野剂量能量分布的快速工具。
陈明伟邓小武黄劭敏陈利康德华
关键词:EPID
47例局部晚期为主直肠癌放化疗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为主直肠癌单纯放化疗疗效与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47例放化疗为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3例单纯放疗。 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DMF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3、5年OS率分别为53%和33%,PFS率分别为37%和31%。局部进展15例(32%),PFS期1~60个月(中位数14个月);远处转移23例(49%),DMFS期2~60个月(中位数17个月)。中剂量和高剂量放疗的3、5年局部进展率分别为54%和11%、57%和11%( P=0.004)。放化疗后pCR 9例(19%),其3、5年OS和PFS均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门距离( P=0.026)和是否cCR ( P=0.000)均是影响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仅 cCR是影响生存的因素(HR=12.24,95% CI=1.64~91.29,P=0.015)。结论因各种原因放弃手术治疗或未能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高剂量放疗可提高直肠癌LC率,放化疗的获得CR预示良好的预后。
张路柠游凯云黄蓉肖巍魏陈利常晖邱波曾智帆高远红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及终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配准方法及终端,对待配准移动图像和待配准固定图像进行预处理和拼接;使用U型网络在拼接图像的基础上预测得到待配准移动图像与待配准固定图像间的流场,通过得到的流场对待配准移动图像进行重采...
陈利邓小武彭应林孙文钊高兴旺
文献传递
直肠癌术前三维适形放疗和五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5F-IMRT)计划的剂量学特点,及其术前放疗较佳的放疗技术。方法:对27例拟行术前放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3D-CRT和IMRT 2套治疗计划设计,比较2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学特点以及小肠、膀胱和双侧股骨头等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5F-IMRT计划中适形指数(CI)为(0.805±0.050),大于3D-CRT(0.698±0.060),P<0.001;2种计划的GTV均匀指数(HI)值均非常接近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F-IMRT计划中HICTV和HIPTV值均分别小于3D-CRT计划,P<0.05。5F-IMRT计划中小肠D5、Dmin和Dmax与3D-CRT相应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mean低于3D-CRT,P<0.05;5F-IMRT计划中小肠V30高于3D-CRT,而V50则前者低于后者,差距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1。类似的结果也见于膀胱。5F-IMRT计划中左、右股骨头Dmin和Dmax均低于3D-CRT,V40也明显小于3D-CRT,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放疗5F-IMRT计划剂量分布适形性及均匀性明显优于3D-CRT,且能更好地保护直肠周边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
叶序卷高远红刘秉梯陈利杜乐辉曾智帆张广顺贾钰铭雷开键刘孟忠
关键词:直肠肿瘤适形放射治疗剂量
基于Hough Circle变换检测直线加速器等中心位置偏差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基于Hough Circle变换搜索金球中心坐标,计算加速器等中心位置偏差,检测放射治疗系统的等中心精度。方法:采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摄置于加速器等中心位置的金球,利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准直器(SRT Cone)和验证专用金球,将金球用托架固定于治疗床头适当位置,并处于加速器等中心位置,由EPID拍摄;采用特定的机架角度和治疗床的角度组合,出束2 MU获取射野图像。在Matlab软件中处理获取的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图像,通过检测金球中心点与SRT Cone中心点的位置偏差,绘图拟合函数分析,得到加速器等中心位置的实际偏差。结果:加速器等中心误差<±0.5 mm,可满足临床使用条件。加速器等中心在机架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偏差存在对称关系,且在1 mm左右波动,空间位置的偏差近似球型。结论:应用数字图像方法检测等中心位置偏差精度较高,能够从图像上获取丰富的位置信息,对于临床质量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吴思宇康德华伍海彪陈利马彦凝黄晓延
关键词:HOUGH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中VMAT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VMAT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本院行术前NCRT+手术±术后化疗的162例LARC患者,男113例、女49例,年龄23~84岁(中位数56岁)。临床分期为Ⅱa、Ⅱb、Ⅱc期分别为22、11、5例,Ⅲa、Ⅲb、Ⅲc期分别为1、58、65例。放疗均使用了单弧VMAT,PTV150Gy分25次,PTV246Gy分25次。主要化疗方案为Xelox方案(卡培他滨1000mg/m2+奥沙利铂100mg/m2或130mg/m2),均接受诱导及同期化疗(中位数3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计划,仅2例因3级腹泻中断放疗。放化疗期间全组累计3级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与16.0%。患者距放疗结束后34~86d(中位数53.5d)手术,术后pCR率30.2%,R0切除率100%,低位直肠癌保肛率45.9%。术后不良反应累计发生率16.7%,术后30d内无死亡病例。T、N期及临床分期降期率分别为85.2%、87.1%及88.9%。结论VMAT用于LARC术前放化疗安全可行,但对长期生存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肖林黄蓉游凯云陈利常晖周冠群邱波肖巍巍高远红刘孟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