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作品数:122 被引量:248 H指数:8 供职机构: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先天性梨状窝瘘致颈部软组织反复感染并术后出血1例报道 被引量:1 2009年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因“颈部软组织反复感染30余a”入院.
患者3岁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皮肤破溃,并有脓液流出;经清创、抗感染处理后好转.2a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并时有气泡冒出,在外院给予脓肿切开引流后好转. 刘其雨 陈刚 程若川 李晓延关键词:梨状窝瘘 颈部脓肿 肝移植术前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7年 随着血液生化,细胞病理,超声、CT、MRI等检查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数据指标在肝移植术前评估工作中的普遍应用,使外科医生能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全身基本状况、肝脏相关血管结构、活体肝移植中供肝的功能情况和内部解剖特点,从而有助与对预后的判断。本文就肝移植术前评估的一些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医师参考。 陈晓 杨皖东 邹龙 陈刚关键词:肝移植 术前评估 减体积肝移植模型大鼠肝脏组织miRNAs表达谱变化 被引量:5 2016年 背景:活体肝移植后肝脏再生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尚未见调控活体肝移植术后肝脏再生的特异性微小RNA(miRNA)的报道。目的:分析miRNAs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各时间点表达谱的变化,挑选并验证目的 miRNAs,为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脏再生干预策略提供靶标miRNAs,为临床活体肝移植后肝脏再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和假手术模型,利用miRNAs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iRNAs表达谱的差异。在差异表达的miRNAs中挑选出目的 miRNAs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验证芯片结果的可信性。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大鼠肝组织相比,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脏组织中表达上调的miRNAs有11个,分别为let-7b-5p,let-7c-5p,miR-101a-3p,miR-103-3p,miR-130a-3p,miR-142-5p,miR-186-5p,miR-199a-3p,miR-21-5p,221-3p,miR-34a-5p;表达下调的miRNAs有4个miR-26b-5p,miR-150-5p,miR-19a-3p,rno-miR-146-5p。将挑选出的目的 miRNAs进行PCR验证发现,miR-221-3p,miR-199a-3p在24 h,48 h,1周表达量与所对应的芯片结果近似,各自变化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说明miRNA芯片结果可信。结果证实,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伴有miRNAs表达谱的变化,实验挑选并验证了目的 miRNAs。 高红强 李志强 王海富 薛国友 刘静 陈刚 李立关键词:肝移植 移植动物模型 肝脏 MIRNAS MICROARRAY MiR-199a-3p对大鼠肝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miR-199a-3p对体外培养SD大鼠BRL-3A增殖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miR-199a-3p模拟物、miR-199a-3p阻遏物及其各自阴性对照载体,分别转染BRL-3A肝细胞,转染后12 h、24 h、48 h和72h,应用定量PCR分析细胞中Cyclin D1和PCNA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测Cyclin D1和PCNA阳性细胞比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各周期比例和CCK 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验分4组:mimics组,mi-nc组,inhibitors组和in-nc组.结果转染后24 h、48 h、72 h,inhibitors组肝细胞Cyclin D1和PCNA mRNA表达水平较in-nc组显著增多(P<0.05),而mimics组肝细胞Cyclin D1和PCNA mRNA表达水平较mi-nc组显著降低(P<0.05).inhibitors组肝细胞Cyclin D1和PCNA阳性细胞比率均高于mi-nc组(P<0.05),而mimics组肝细胞Cyclin D1和PCNA阳性细胞比率均低于mi-nc组(P<0.05).inhibitorss组肝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in-nc组(P<0.05),而mimics组肝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i-nc组(P<0.05).同时,inhibitors组肝细胞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mi-nc组(P<0.05)和in-nc组(P<0.05).inhibitors组肝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in-nc组(P<0.05),mimics组肝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mi-nc组(P<0.05).结论 miR-199a-3p能够延长大鼠BRL-3A肝细胞周期和抑制肝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有关. 高红强 刘静 李志强 王海雷 陈刚 李立关键词:模拟物 阻遏物 CYCLIN D1 PCNA PTGBD联合早期LC治疗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达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8例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PTGBD+早期LC治疗62例,行PTGBD+延期LC治疗66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临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TGBD术,72 h内症状有所缓解。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GBD+早期LC组的总住院时间短于PTGBD+延期LC组(P<0.001)。2组患者均无二次手术及死亡病例。术后128例获访,随访时间2~50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未诉明显腹痛、腹胀、乏力、纳差、畏寒、发热、黄疸等不适。结论对于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PTGBD后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早期行LC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缩短总住院时间,还能明显缩短带管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翔翔 刘洪 柳凤玲 熊杰 陈磊 张军 刘明忠 陈刚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高危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减体积肝移植在大鼠脂肪肝供肝肝移植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肝移植供体缺乏,脂肪肝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中度以上脂肪肝作为边缘供体,肝移植后移植物丢失风险高,为提高这类供体利用率,需要建立稳定的大鼠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建立适合脂肪肝供肝的稳定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随机各选取20对SD-SD脂肪肝供肝肝移植大鼠,全体积组行全体积原位肝移植术,减体积组行减体积肝移植术。供肝恢复灌流后,观察记录两组大鼠呼吸动度、呼吸频率、心跳及大血管充盈情况,术后观察大鼠恢复情况,解剖死亡大鼠了解死因;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作比较;两组大鼠术后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大鼠术后肝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评估差异性。结果与结论:(1)供肝恢复灌注后,全体积组肝移植受体大鼠呼吸频率、心率快于减体积肝移植组受体大鼠(P<0.05),下腔静脉充盈情况相对较差;(2)减体积组受体大鼠术后一般情况恢复好于全体积组大鼠;(3)全体积组修肝时间短于减体积组,但受体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减体积组(P<0.05);全体积组受体大鼠术后早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减体积组,主要死亡原因是腹腔出血、空气栓塞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两组受体大鼠后续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两组受体大鼠术后肝功能肝酶学和总胆红素总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理组织学表现相似;(5)综上,脂肪肝供肝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稳定可靠,解决了脂肪肝供肝全体积肝移植术中术野暴露不清、术后易致受体大鼠循环失稳的问题,是研究脂肪肝供肝肝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之一。 赵英鹏 李立 陈刚 白建华 刘其雨关键词:减体积肝移植 一种肝门阻断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肝门阻断带,包括锁定端和连接端,锁定端设置锁定件和限位带,限位带与阻断带本体一体连接形成限位孔,锁定件安装在限位孔下方,包括安装管和限位管,安装管内侧与阻断带本体固定,外侧与限位管螺纹安装,所述限位管... 高红强 李立 陈刚 胡宗强 王冬冬 李志强 罗丁 李镜锋 褚光 余杰琦 殷剑雄 张翔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猪胆管缺损:促进血管及胆管上皮再生 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是无细胞的天然组织支架,与人体软组织十分相近,易于塑形,无毒副作用,已被用于修补尿道与输尿管。目的:观察脱细胞基质修补胆管损伤的效果。方法:将30头滇南小耳猪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切断胆管后行端端吻合,实验组人为制作胆管缺损后以脱细胞真皮基质修补,对照组人为制作胆管缺损后以膨体聚四氟乙烯修补。修补后6,24周取胆管补片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检测。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细胞角蛋白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术后24周内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总体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P<0.05),总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总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对照组(P<0.05)。表明脱细胞基质修复胆道损伤可促进血管及胆管上皮的再生,并且不增加瘢痕的形成。 陈刚 白建华 朱新锋 曹俊 刘其雨 赵英鹏 李立关键词:胆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自制KYL器官保存液对恒河猴肝脏的保存作用 2015年 背景:目前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方法,UW液是公认的肝脏保存液,但是其价格昂贵,并且细胞外液高K+状态,与人的生理不符,常会导致患者瞬时高钾血症,引起心跳停止,因此研发新的器官保存液中已经刻不容缓。文文目的:观察自制KYL液对恒河猴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保存效果。(方法:实验选受体猴和供体猴各8只,每组分别包括KYL液组和UW液组各4例供体肝脏灌注并冷保存4 h,稿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分别于移植后30 min、6 h,记录胆汁分泌量,采血检测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h一氧化氮、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切取肝组织行光学显微镜检测。结果与结论:两组移植后均有胆汁分泌,随时间延长胆汁分泌量增加(P<0.05)。移植后30 min、6 h,KYL液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浓度均低于UW液组(P<0.05),两组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肝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UW液组较KYL液组肝细胞水肿明显。结果证实,KYL液在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与UW液总体相当,部分效果略优于UW液。 白建华 陈刚 朱新锋 赵雄齐 刘其雨 赵英鹏 李立关键词:肝移植 UW液 恒河猴 缺血再灌注 肝细胞 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目的总结溶质载体家族3成员2(solute carrier family 3 member A2,SLC3A2)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归纳并寻找该基因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临床运用前景和价值。方法收集并整理近年来国内外SLC3A2基因及它与肝细胞癌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与总结。结果SLC3A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它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氨基酸的转运、抑制细胞发生铁死亡、激活雷帕霉素的机制靶点蛋白复合体信号途径及整合素信号途径而影响肝细胞癌的进展,并在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从本综述收集的文献总结结果提示,SLC3A2与肝细胞癌的迁移、侵袭、增殖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判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和预后的指标,并有可能成为未来肝细胞癌有效治疗的靶点之一。 喻国涛 陈刚 尹燕锋 颜春涛 马丽 朱家顺 胡宗强关键词:肝细胞癌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