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侃
- 作品数:27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对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38例首次接受起搏器治疗的超高龄患者,年龄(91.7±2.0)岁,分析其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一年随访结果。结果所有3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其中单腔起搏器28例,双腔起搏器10例。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于术后24天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6±3.4)天。术后一年内有4例患者共5次住院,但均与起搏器无直接关联,无患者死亡,无患者出现黑矇、晕厥等症状。结论 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有效且安全的。
- 陈侃任义荣张阳陈鑫张群李慧范虞琪解玉水王长谦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高龄患者安全性
- 识别血脂异常,其实“有表可查”
- 2019年
- 说起血脂,大家都不陌生,但你知道血脂具体是什么,血脂检查单中每一项是什么意思,自己的控制目标是多少吗?看血脂报告,要留心“坏胆固醇”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
- 陈侃
- 关键词:血脂检查中性脂肪基础代谢血脂异常类固醇甘油三酯
- 老年人能做冠脉造影吗
- 2020年
- 冠心病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的心脏疾病,而冠状动脉造影(即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疗中。然而,冠脉造影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需要用到麻醉药和造影剂,很多七八十岁或更高龄的老人会担心:“我能做冠脉造影吗?”
- 陈侃
- 关键词:冠脉造影老年人群冠状动脉造影临床诊疗心脏疾病麻醉药
- 说说感染性心内膜炎
- 2020年
- 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区别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导致的心内膜炎症;而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则与病原体无关,常因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损伤心内膜,在心脏瓣膜上形成无菌性血栓性疣赘物。风湿性心内膜炎就是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 陈侃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血栓性无菌性化学因素
- 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不稳定性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一种化合物,其能结合半乳糖凝集素‑3(Gal‑3)而抑制下游MAPK通路被激活,进而阻断MAPK通路转录激活MMP9表达,达到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并能特异性地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情的发生及发展并稳定动脉粥样板...
- 毛承誉李冬九张俊峰王长谦周恩陈侃
- Deox B 7,4在制备血管生成抑制剂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Deox B 7,4用于制备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用途,所述Deox B 7,4的结构如式(I)所示:<Image file="DEST_PATH_IMAGE001.GIF" he="103" im...
- 王长谦陈侃范虞琪
-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3年
- 斑马鱼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中。斑马鱼个体小、养殖费用低廉、身体透明,及易于基因操作等优势,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生物。笔者综述了模式生物斑马鱼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斑马鱼的心血管发育、心血管影像、相关遗传学技术及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然后通过总结既往的研究,重点阐述了斑马鱼在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脏再生、炎症、动脉生成、血栓及心血管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 陈侃王长谦
- 关键词:模式生物斑马鱼心血管疾病
-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索油红O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技术方法。方法取受精后4d的斑马鱼幼鱼,4%多聚甲醛固定12h后,用油红0工作液对整鱼进行染色,比较不同的染色时间及不同的染料浓度对油红O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脑组织、卵黄囊、鱼鳔及血管内的脂质被油红O染色。油红0液浓度0.3%、染色时间3h时斑马鱼整鱼油红O染色效果较好。结论油红O可对斑马鱼体内的脂质进行染色,可用于斑马鱼脂代谢研究。
- 陈侃王长谦范虞琪韩志华汪月高霖曾华甦
- 关键词:斑马鱼脂质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防治研究
- 王长谦范虞琪曹嘉添孟舒张俊峰黄周青陈婷陈侃顾俊汪月
- 该项目属于心脏、血管疾病领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对冠心病的进行了积极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但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仍不可避免的进展,冠心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该项目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左心耳封堵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评价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LAAC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LAAC,术后定期1年随访,并对患者基线资料、左心耳测量数据、LAAC相关资料及术后抗栓方案进行汇总分析。结果5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LAAC,其中男25例(50%),平均年龄(76.82±7.99)岁,CHA2DS2-VASc评分(4.72±1.50)分,HASBLED评分(3.39±0.93)分。50例患者中49例(98%)LAAC获得成功;30例患者植入Watchman封堵器,17例植入LAMBRE封堵器,3例植入Amulet封堵器(1例未成功)。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1例穿刺动静脉瘘并发症,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1例术后跌倒脑出血与手术无关。除了1例患者在第一次随访前死于交通意外,术后平均1年随访期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器械脱落、血栓栓塞及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LAAC作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一项新技术,其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 尹萍张阳张庆勇韩志华王长谦陈侃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