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乃良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音乐
  • 2篇音乐美学
  • 2篇乐美
  • 1篇新教
  • 1篇性情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野
  • 1篇学科专业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思维
  • 1篇音乐机构
  • 1篇音乐家
  • 1篇音乐学
  • 1篇音乐学研究
  • 1篇原始舞蹈
  • 1篇生殖崇拜
  • 1篇诗经
  • 1篇始末
  • 1篇自我
  • 1篇自我存在

机构

  • 3篇南昌航空大学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央音乐学院
  • 2篇韩国国立首尔...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Music...
  • 1篇《西洋音乐学...
  • 1篇《音乐理论研...
  • 1篇首尔大学

作者

  • 6篇陈乃良
  • 1篇彭芳
  • 1篇谢丹
  • 1篇吴姬叔

传媒

  • 2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中国音乐
  • 1篇职业技术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由“毛古斯”看大通舞蹈纹——兼论生殖崇拜与原始舞蹈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由土家族毛古斯仪式舞蹈切入,论及原始宗教与原始舞蹈的关系,以及生殖崇拜在原始舞蹈中的具体形态。通过对大通彩陶舞蹈纹的创作背景的思考,将大通彩陶舞蹈界定为以生殖崇拜为目的的舞蹈类型,其连臂踏歌形式是原始舞蹈的主要形态,也是今天歌舞形式"踏歌"的滥觞。"毛古斯"和"大通舞"两者都是男性崇拜信仰的具体表现。
谢丹陈乃良
关键词:毛古斯生殖崇拜原始舞蹈
浅议《诗经》性情纯化的儒家音乐之美
2007年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早期民歌总集《诗经》,从儒家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整理研究,来论证儒家所推崇的音乐美学观点,阐述了儒家音乐美学认为的音乐之美就是人性性情表现的情感意识,是来自人性深处的自然单纯的人性美。
陈乃良
关键词:音乐美学美善合一
刘天浪与近代江西专业音乐机构创立始末考
2018年
本论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江西近代先驱音乐家刘天浪的前半生平音乐活动轨迹,通过侧重于对史料期刊报纸记录、档案文件史料、当事人亲笔手稿自传、相关人物的个人记录或访谈等一手史料的实证研究整理,对其出身与音乐成长、其早期音乐教职活动轨迹、战后江西(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复会始末、江西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音乐专修科创立始末、"国立"中正(南昌)大学音乐教育实况与艺术科音乐组创立始末等研究主题,展开深入集中的研究整理,且还对研究中不断关联而出的其他重要赣籍或在赣活动过音乐家加以关注叙述,希望以此来客观还原或勾画出一个尽可能真实而丰富的江西近代音乐史一面。
陈乃良王哲昕
赣籍音乐家程懋筠乐事补遗考述(1900-1957)
2024年
程懋筠系民国时期颇具代表性的赣籍音乐家,由于历史原因一直被尘封隐藏。直到2007年之后学界才对这位“边缘”和“另册”的音乐家给予了重新认识与评价。但随着新史料的挖掘梳理,亦对侧重拘囿于“程懋筠江西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活动”先行研究之外乐事,带来了新的扩充与启示。所以本文在观照先行文献同时,以不复赘述、查缺补漏、溯本求源、匡谬补正的方式,不仅对“程懋筠音教会活动”之外乐事展开深入细致的补遗考述,且亦对先行研究中些许谬误待考内容加以实证纠正,以期勾勒还原出赣籍音乐家程懋筠在历史时代困境漩涡中,百折不挠苦苦求索,坚守民众振兴乐教及乐教救亡的活动经历与历史贡献。
陈乃良陈乃良
关键词:程懋筠抗日救亡
高校音乐美学跨学科创新教学研究——基于泛人文学科视野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对当下国内外代表高校所开设音乐美学教研现状的分析综述,特别是通过对近期海外学界关于"新实用主义哲学"教研新动向的论述,同时结合笔者所参与实践的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理论的教学实案,而展开实证主义的论述分析。在跨学科视野下,将泛人文社科领域的整合理念与前沿研究方法论,积极导入当下音乐美学的教研实践之中。旨在强调音乐美学的现代社会意义及学科教育意义的同时,突出音乐美学及教研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来摸索一种切实有效的,且在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教学及本土区域特色学科建设发展中,值得探索导入的教研新模式,促进和拓展音乐美学教研的创新视野,以此来彰显跨学科视野下音乐美学的教学新思路所具有的重要实践意义。
陈乃良彭芳
关键词:跨学科专业音乐美学艺术思维
寻找全新的自我存在--韩国音乐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展望
2011年
19世纪末,西方音乐开始传入韩国,对韩国的文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并引发诸多变化,随之也带来了所谓"洋乐"和"国乐"的两分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韩国音乐界主要集中于创作和演奏,而学术性的音乐研究则表现得非常贫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国音乐学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通过体系化的构建和学术性研究,开始在音乐界占据一席之地。韩国的音乐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集中于西洋音乐学的接受与研究的倾向和追求民族主义性音乐学研究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在共存的同时,也主导着韩国的音乐学研究。进入21世纪后,学界开始超越原有的两种倾向,探寻所谓"第三条路"。本论文主要对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韩国音乐学研究倾向进行考察,将上述三种研究倾向的出发点、学术立场、具体研究,与社会文化观点相结合进行论述。特别是所谓"第三条路"的近期音乐学研究的新动向,更可理解为韩国音乐学研究在21世纪全球化文化视野中,希望构筑其全新自我存在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今天的韩国音乐学,是对"韩国的音乐"这一全新概念的整理以及对其研究方法论的再整理,同时还必须担负在国际学术研究中彰显"韩国的自我存在"的重要作用。
吴姬叔陈乃良
关键词:音乐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