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探讨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223例肺癌初治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按性别、年龄、类型、分期进行分组比较并比较化疗前后D-D、FIB水平.结果 223例患者中D-D水平升高129例(57.8%),FIB水平升高97例(43.5%);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142例,D-D水平升高100例(70.4%),FIB水平升高74例(52.1%).D-D、FIB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分组中,腺癌组D-D水平较鳞癌组、小细胞癌组明显升高(P<0.05),鳞癌组FIB水平较腺癌组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随着分期的升高,D-D水平相应升高(P<0.05),Ⅳ期患者D-D水平较Ⅲ期患者高(P<0.05),各分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中,广泛期D-D、FIB水平较局限期高(P<0.05).化疗后,有效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D-D、FI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稳定组无明显变化(P>0.05);进展组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 肺癌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以腺癌、晚期,尤其是伴有远处转移者明显.化疗缓解时高凝状态有所缓解,进展时高凝状态较前加重,因此D-D、FIB可以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监测肺癌高凝状态变化的指标.
- 邓淑萍靳建军田蕊康贝贝李健康陆青王静
- 关键词:肺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p16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外周血p16和FHIT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的发生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180例肺癌患者和18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p16、FHIT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率,并对比分析两者的甲基化水平在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存在的差异.探讨各个临床病理特征是否对两者的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产生影响,分析两者的甲基化水平以及性别、年龄和吸烟史等因素与发生肺癌的危险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p16和FHI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16:Z=-2.560,P=0.010;FHIT:Z=-2.797,P=0.005).p16和FHI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的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联(p16:Z=-1.121,P=0.262,Z=-0.304,P=0.761,Z=-0.082,P=0.935,x2=0.582,P=0.748,Z=-1.605,P=0.108;FHIT:Z=-0.169,P =0.886,Z=-0.411,P=0.681,Z=-1.095,P=0.273,x2=2.97,P=0.227,Z=-1.189,P=0.23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肺癌的危险性无影响(OR=1.274,P=0.297),年龄、吸烟、p16和FHIT甲基化水平对肺癌的危险性有影响(OR值分别为1.952、1.888、1.598、1.830,P值分别为0.002、0.003、0.027、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HIT随着其甲基化水平升高,患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 =1.867,P=0.006);p16随着其甲基化水平升高,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可能性很大(OR=1.477,P=0.086).联合2个基因甲基化检测可提高对肺癌诊断的价值(AUC=0.832,P<0.01).结论 外周血p16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肺癌有关;联合2个基因检测比单个基因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高;p16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检测有望成为肺癌筛查、早期诊断的指标.
- 周安燕田蕊吴拥军邝红萍陆青王静
- 关键词:P16基因FHIT基因甲基化肺癌
- 352例结缔组织病并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结缔组织病并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andinterstitiallungdisease,CTD-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CTD-ILD疾病的认识水平。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为CTD-ILD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结果CTD-ILD患者352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2.67,平均发病年龄(53.07±13.65)岁。CTD-ILD患者全身症状发生率高于呼吸系统症状。CTD-ILD的高分辨率CT表现多为对称性磨玻璃影、网格状、胸腔积液等改变,主要累及中肺和下肺。结论CTD-ILD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部分肺部病变首发于CTD症状之前,并可独立进展。高分辨率CT有助于IL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
- 陆青李芳周安燕邝红萍邓淑萍康贝贝李健康王静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疾病高分辨率CT
-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血栓栓塞症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 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阻塞,引起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右心扩张和右心功能衰竭。 PT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悸、发绀、濒死感等,而晕厥症状不常见,容易被人忽视,此类患者栓子常阻塞肺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病情危重。作者对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16例PTE 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邝红萍靳建军周安燕陆青李健康邓淑萍康贝贝邓翔王静
- 关键词:晕厥肺栓塞抗凝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