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福
-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腺癌中miRNA34a和c-myc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检测肺腺癌组织中miRNA34a,癌基因c-myc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mRNA miRNA34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蛋白在正常肺组织、癌旁肺组织、肺腺癌以及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miRNA34a在肺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低于癌旁和正常肺组织(P<0.01),高于转移癌组织(P<0.01)。c-myc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高于癌旁和正常肺组织(P<0.01),低于转移癌组织(P<0.01)。miRNA34a及c-myc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类型:miRNA34a及c-myc在低分化和高分化肺腺癌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转移癌与非转移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分析:cmyc阳性组的肺腺癌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miRNA34a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腺癌组织中miRNA34a的表达与c-myc蛋白表达呈负相关。c-myc高表达miRNA34a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许晶晶刘峰杨廷桐陆建福
- 关键词:肺腺癌C-MYCQRT-PCR
- 2012年河南省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2012年河南省8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CLSI 2010年标准判断结果,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8所医院2012年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962株,检出MRSA470株检出率为48.9%,检出MSSA492株检出率为51.1%,以老年病科、呼吸科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7.1%、54.8%,门诊检出率最低为34.8%;MSSA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1.3%,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7.4%、70.1%、70.7%,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利福平均高度敏感,敏感率均>80.0%;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应重视MRSA万古霉素MIC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陆建福戴启宇李华信冯真真邢志广王海霞李璇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新乡地区老年患者4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 2007年
-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K—B法对2001~2004年间分离出的182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0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 该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为84.2%,其次为头孢他啶(77.7%)、氨曲南(77.1%);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陆建福戴启宇霍剑锋晁燕申延丹
- 关键词: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 2011年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SA)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检出的SA和MRSA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11年共检出SA 146株(其中MRSA 29株),菌株主要来源为痰液49株(33.56%),脓液37株(25.34%),泌尿生殖道分泌物11株(7.53%);菌株分布前三位的科室是神经外科36株(24.66%)、创伤外科24株(16.44%)、呼吸消化科17株(11.64%);其中MRSA 29株(19.8%)。分离的146株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其中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呈现较高的耐药率,达70%以上;MRSA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MSSA,并呈现多重耐药。结论通过对SA临床分布和耐药率的分析,有利于采取措施控制医院内MR-SA的感染及流行并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陆建福冯真真霍剑锋许晶晶戴启宇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 HBV不同模式感染者血清HBV-DNA与Pre-S_2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不同模式血清Pre S2 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742例HBV感染者血清 ,同时进行HBV DNA和Pre S2 检测。结果 HBeAg阳性血清中 ,HBV DNA和Pre S2 阳性率分别为 89.8%和 88 3 % ,均明显高于HBsAg阳性 (第二、三模式 )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 2 1 8%和 5 5 6 % )和Pre S2 (阳性率为 6 3 2 %和 81 2 % )的阳性率 (P <0 .0 1)。结论 HBeAg(+ )患者血清中 ,HBeAg ,HBV DNA和Pre S2 三者有较好的相关性 ,均可表示病毒复制活跃 ;HBsAg(+ )患者血清中 ,Pre S2 阳性率 (分别为 6 3 2 %和 81 2 % )明显高于HBV DNA阳性率 (2 1 8%和 5 5 6 % ) (P <0 .0 1) ,此时Pre S2 (+ )不能作为判断HBV复制活跃的确切指标。
- 陆建福戴启宇邹菊贤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 2012~2015年河南省4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4所医院2012~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本地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2012~2015年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和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10年标准判断结果,WHONET 5.6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 796株,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32.6%)、呼吸内科(28.7%);标本主要来自于痰液(74.6%)和伤口分泌物(9.6%);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最高(93.5%),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8.2%)、阿米卡星(76.2%);对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34.4%),其次为替卡西林/棒酸(34.1%)、氨曲南(30.7%)。2012~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2012~2015年,这4家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耐药情况依旧很严峻,耐药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应定期监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 陆建福王伟李华信霍剑锋许晶晶张铁汉李璇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中原地区泌尿生殖道病原感染流行状况及防治研究
- 李华信郭艳梅陆建福吴英超李晓冰王平孙良起马丽王秀丽高延芳王晓川王晓静薛党党刘清银
- 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有报道性病患者为非患者的3-5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非患者的1.5-2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殖健康和生活与生命质量。为了探讨中原地区泌尿生殖道病原感染流行状况,寻找...
- 关键词:
-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生物信息学
- 2010年河南省中原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年河南省中原地区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2010年河南省中原地区7所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ESBLs的检测,按CLSI 2008年标准判定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所医院共分离病原菌50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3402株占67.9%,革兰阳性菌1612株占32.1%;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克雷伯菌属为最常见临床分离菌,分别占20.6%、16.2%、11.4%、9.2%、9.2%;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8.7%、36.2%和18.1%;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SCN的检出率分别为67.4%和81.4%;SAU和CNS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高度耐药,对呋喃妥因、利福平耐药率较低,未见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依次为0.9%、27.0%、36.0%和41.4%,庆大霉素高耐药株已达67.6%。结论该地区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定期对该地区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有重要价值。
- 陆建福戴启宇邢志广冯真真李华信王海霞李璇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
-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相关性,分析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2011—01—2011—12共14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Uu-DNA和Ct-DNA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女性Uu阳性率为39.68%,高于男性。Ct阳性率男女持平都为9.52%,女性合并感染率高达7.93%。结论荧光定量PCR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和Ct的检测简单、快速、准确。
- 冯真真陆建福霍剑锋
- 肝素酶杯血栓弹力图对DIC产妇肝素残留情况评估及合理用血的指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素酶杯血栓弹力图(hmTEG)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肝素残留情况评估及合理用血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30例足月妊娠DIC产妇(DIC组)和40例足月妊娠健康产妇(妊娠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栓弹力图(TEG)结果,分析DIC组产妇在使用肝素治疗前凝血功能状态。根据DIC抗凝治疗肝素使用剂量,将DIC组患者分成微剂量组(16例)和中小剂量组(14例),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hmTEG结果,评估不同剂量肝素的残留情况以及对临床用血的指导作用。结果 3组患者TEG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患者与妊娠组、对照组比较,R值、K值升高(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降低(P<0.05)。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R值、K值显著降低(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升高(P<0.05)。hmTEG结果显示,微剂量组与中小剂量组CK-TEG检测结果比较,R值、K值显著降低(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升高(P<0.05)。微剂量组CKH-TEG与CK-TEG检测结果比较,R值、K值显著降低(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升高(P<0.05),且R1>R2,提示肝素起效(未过量)。中小剂量组CKH-TEG与CK-TEG检测结果比较,R值、K值降低(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升高(P<0.05),且R1≥2R2,提示肝素过量。微剂量组肝素残留率(6.25%)显著低于中小剂量组(71.43%)(P<0.05)。hmTEG指导血液成分用量与临床申请用血量比较,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用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hmTEG可用于评估产科DIC患者肝素抗凝治疗后是否存在肝素残留情况。产科DIC患者应用微剂量肝素抗凝治疗残留少,可减少临床血液用量。
- 曹倩陆建福钱磊段倩倩晁艳艳
- 关键词:足月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合理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