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洪涛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MPS)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臭氧治疗组应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常规治疗组应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6+甲钴胺和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均行疼痛触发点浸润注射。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估量表(Low Lumbar Pain Scales,LLPS)对照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分别从6.2±1.7降至1.1±0.8和从5.6±1.2降至2.3±1.1(均P<0.05),LLPS明显改善(均P<0.01);两组比较,臭氧组VAS评分降低幅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74%比71.79%,P<0.05);LLP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医用臭氧疼痛触发点注射治疗腰部MPS与常规麻醉剂加激素封闭同样有效,优良率更高,安全性较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王建国耿葆梁闫洪涛张雷冯建来郜时华贾春雨
-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医用臭氧
- 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及不足之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C臂下应用椎间孔置管盘外注射技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操作安全简便,直达病变部位,充分发挥了胶原酶的溶盘作用,疗效较好。现将该技术报告如下:
- 闫洪涛贾春雨贾春雨支世宝
- 关键词:胶原酶盘外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
- 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65例跖腱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及封闭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足部疼痛及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其足部疼痛及功能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足部疼痛及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发现治疗组足部疼痛及功能继续改善,2组间疗效差异进一步扩大(均P<0.01);另外治疗组优良率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跖腱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按摩配合封闭治疗,能迅速缓解患部疼痛并改善足部功能,且疗效稳定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建国闫洪涛贾春雨耿葆梁霍龙张雷刘兆强贾锐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按摩跖腱膜炎
- 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为Ficat分期Ⅰ~Ⅲ期,应用高能冲击波治疗机治疗,工作电压10~14kV,以股骨头坏死区及其相邻骨质确定2个冲击点,每个冲击点每次冲击1000次,隔2日1次,5次为1疗程。在患侧髋关节周围区域银质针导热治疗,隔5日1次,3次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及12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双侧髋关节X线片检查。结果 36例患者经1年随访发现,应用银质针导热和冲击波治疗后3、6及12个月,髋关节疼痛、步态及活动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双侧髋关节X线片显示,治疗后各期与治疗前相比均无股骨头进一步变形及塌陷。结论银质针导热和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综合疗效显著,无创伤。
- 闫洪涛王建国贾春雨张雷霍龙刘兆强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银质针导热疗法体外冲击波疗法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 2011-09—2012-07利用膝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膝关节僵直13例,术后进行康复锻炼。结果平均随访5个月12d,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8°改善至术后平均110°。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僵直具有微创、松解充分彻底、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僵直最有效的方法。
- 冯建来赵艳玲闫洪涛支世保
-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僵直康复锻炼
- 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比较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与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配合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针刺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银质针导热治疗1次、针刺和正骨推拿治疗10d为1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2周和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进一步扩大;治疗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与针刺联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显著效果,但银质针导热联合正骨推拿治疗次数更少、疗效持续时间更长、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 王建国闫洪涛张雷高长明刘兆强贾锐胡德永
- 关键词:颈性眩晕银质针导热针刺正骨推拿
- 复方降脂胶囊对高脂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复方降脂胶囊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高脂血症组,辛伐他汀组,降脂胶囊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8只,以经典高脂饲料造模,各组分别以生理盐水,辛伐他汀和不同剂量降脂胶囊灌胃,连续6周。之后测定大鼠体内外血栓形成时间、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结果复方降脂胶囊各剂量组与高脂血症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P<0.01)。结论复方降脂胶囊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预防血栓形成,有助于改善高脂饮食大鼠体内血液动力学状态。
- 王国文王昊月贾锐闫洪涛孙博刘兆强
- 关键词:复方降脂胶囊高脂血症血小板血栓形成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 ,对29例颈性眩晕患者在C型臂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到椎间隙靶点,用神经射频仪对靶点加热消融,循回治疗3个周期,每周期60s,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共治疗29例患者54个椎间隙,临床治愈13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7%;VAS评分和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创伤小、安全性高。
- 王建国耿葆梁闫洪涛张雷霍龙李加威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眩晕颈椎病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在C形臂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到椎间隙靶点,采用神经射频仪对靶点进行加热消融,循回治疗3个周期,每周期60s,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应用Macnab分级标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本组共治疗椎间盘67个。治疗1周后VAS由7.62±0.37下降到2.83±0.65,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由14.23±2.54上升到26.36±2.68;综合疗效评定总优良率为87.0%,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 王建国耿葆梁闫洪涛张雷霍龙贾春雨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
- 银质针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肌劳损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VAS)及腰部疼痛改善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VAS分值为(6.96±1.64)分,对照组为(6.95±1.61)分;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降为(3.46±1.55)分,对照组为(4.09±1.53)分,观察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腰部疼痛改善率为90.0%,对照组为72.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银质针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较佳。
- 王建国闫洪涛耿葆梁贾锐张雷刘兆强
- 关键词:银质针针刺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