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广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 一种用于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识别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识别装置及方法,包括风速风向仪本体、温湿度检测仪本体、摆动杆、第一螺管、第一安装套、第一防磨垫、U型板、第一紧固螺栓、限位块、限位盖、顶杆、安装框、底杆、加强板、安装板、安装螺栓、第...
- 闫广华
- 文献传递
- 沈阳都市圈的范围及城镇空间分布的分形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科学界定都市圈范围是研究都市圈的基础,采用2014年沈阳市及周边市县镇乡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断裂点和经济隶属度模型,界定沈阳都市圈范围。用经济隶属度指标划分城镇体系。用分形理论分析沈阳都市圈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为:集聚维数、容量维数、信息维数和关系维数分别为1.430 1、1.294 1、1.473 5和0.393 8,说明沈阳都市圈城镇空间向心性集聚分布较为显著,城镇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较好,城镇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形成了以沈阳市为中心呈凝聚态分布的都市圈城镇空间结构,城镇间联系较为紧密,相互作用较强。进而提出沈阳都市圈城镇空间分布优化的对策。
- 闫广华
- 关键词:空间结构
- 西安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空间格局
- 2024年
- 提高乡村旅游融合性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以西安市为例,构建适用于西安市的乡村旅游融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服务、生态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并将其解构分析出16个建设指标要素,运用ArcGIS空间可视化、核密度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西安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西安市乡村旅游融合性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融合型乡村旅游主要分布在周至县、蓝田县和邑扈区,其他区域分布较为分散。西安市乡村旅游地的核密度分布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区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西安市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的空间格局呈现多样性,乡村旅游融合性水平高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对西部低水平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带动作用。
- 张苗苗靳晓琳闫广华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 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旅游的兴起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 闫广华
-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 文献传递
- 农文旅产业融合模式下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索
- 2024年
- 农文旅产业融合是要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内核,充分发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基础上做出创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吉林省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但仍存在很多发展问题。为更好促进吉林省乡村地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本文在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从而助推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
- 刘雨柔闫广华
- 关键词:乡村旅游
- 辽宁省都市圈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20世纪50年代以来,都市圈这种新型城市结构相继在各国出现并逐步完善,已成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并研究都市圈,都市圈研究的成果也被政府决策部门所重视。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都市圈在...
- 闫广华
- 关键词:空间结构
- 文献传递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长白山生态旅游发展路径被引量:3
- 2013年
-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代表了现代旅游发展新方向。长白山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而实现本地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闫广华
-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文明
- 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可达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地理学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汾河流域164个传统村庄为例,对其空间分布与可达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村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以晋中市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和位于临汾市翼城县、襄汾县的双核心次密度区;在市域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集中且以聚集为主,分布于晋中、临汾、吕梁三市;汾河流域三大分区传统村落分布不均且呈现集中分布态势,主要分布在中游地区,其次是下游地区;汾河流域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可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且差异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联系和依赖关系。
- 杨艳青闫广华
- 关键词:传统村落可达性汾河流域
- 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化
- 2024年
-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也是确保人民生活品质的基石。在此背景下,以吉林省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四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客观评价了2011—2021年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各市州之间的差异,并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等对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格局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①2011年以来,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绿色农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仍有待提高。②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在空间上整体呈现集聚性。③2011—2021年,吉林省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其中长春市、四平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位居前列;2011—2021年,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高高类型城市个数增加1个,低低类型城市个数不变,低高类型城市个数减少2个。
- 靳晓琳张苗苗闫广华
- 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时空格局研究
- 2024年
- 吉林省是一个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省份,这里风光秀丽、四季分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大帮助。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模型)、MI 指数模型及 ArcGIS 相关方法,以吉林省 9 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 2017—2021 年近 5 年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效率综合效率指数在 2017—2019 年呈上升状态,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2021 年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较弱,开始呈下降状态,这表明技术进步指数对乡村旅游扶贫效率影响较大 [1];从空间分布上看,吉林省乡村旅游扶贫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心地区聚集性较强,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还有待提高。
- 王跃颖闫广华
-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效率GIS空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