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洛加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质
  • 3篇地下空间
  • 3篇地下空间开发
  • 3篇地下空间开发...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环境地质
  • 2篇地质环境
  • 2篇地质效应
  • 2篇武汉城市圈
  • 2篇环境地质效应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圈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地质灾害
  • 1篇雨型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型
  • 1篇预警预报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湖北省地质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篇钟洛加
  • 4篇周衍龙
  • 2篇谢连平
  • 1篇沈贵文
  • 1篇肖尚德

传媒

  • 2篇人民长江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湖北省地质学...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被引量:13
2009年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武汉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武汉市现有勘察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物质载体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从空间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赋水条件入手,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诱发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空间利用区划,指出各区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工程地质问题。
谢连平钟洛加周衍龙
关键词:地下空间环境地质效应生态环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16
2008年
文章以武汉城市圈已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发生的地质灾害作为评价对象,应用GIS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的岩石环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各子系统的主要因子,建立了子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和质量指数数学模型,得出了各子系统的质量指数,从而评价各个子系统的质量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钟洛加周衍龙任津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质量GIS层次分析法功能区划
WEBGIS降雨型滑坡预警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图解及其与滑坡发生之间的关系确定滑坡发生的临界降雨量理论,结合湖北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规模、时空分布及危害程度的实际情况,在研究降雨量和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的对应关系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降雨过程的统计关系,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和预警预报判据模型的应用研究。对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维护的自动化,信息传输与发布的网络化,信息分析处理的模型化,信息服务与决策的可视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钟洛加肖尚德周衍龙沈贵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判据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效应研究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武汉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利用武汉市现有勘察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物质载体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从空间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赋水条件入手,对...
钟洛加周衍龙沈贵文王维芳
关键词:地下空间环境地质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武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环境地质效应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武汉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利用武汉市现有勘察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物质载体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从空间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和赋水条件入手,对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诱发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空间利用区划,指出各区在地下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防范的工程地质问题。
钟洛加周衍龙沈贵文王维芳
关键词:地下空间环境地质效应生态环境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优势利用与脆弱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目标,结合其地质环境特点,以城市圈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对基础地质与地质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作了客观的分析论证。分析认为武汉城市圈具有三大地质优势,七大资源优势。并据此提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对武汉市城市圈地质环境进行了初步评价。
钟洛加谢连平肖尚德周衍龙
关键词:地质环境脆弱性分析武汉城市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