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较佳治疗方案。方法将294例患者随机分为疏经组、调脏组及疏经调脏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疏经组以循经取穴为主,穴取四关、肩髃、外关、环跳、阳陵泉等;调脏组以腹针取穴为主,穴取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健)、大横等;疏经调脏组取穴综合疏经组及调脏组穴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分别以Barthel指数(BI)评定残障水平,以简式Fugl-M 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结果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提高BI、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残障率,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P<0.05),且疗效均能维持至治疗后1个月(P<0.05);但停止治疗后,并无增效作用(P>0.05)。疏经调脏组在提高B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疏经组或调脏组(P<0.05),而疏经组在提高B 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与调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疏经调脏法是脑梗死偏瘫康复的较佳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纯疏经或单纯调脏。
- 徐振华钟平符文彬庄礼兴陈小凯何青向进李旅萍贺军
- 关键词:脑梗死针刺疗法偏瘫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中医正骨治疗TLICS≤4分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通过观察TLICS评分≤4分的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行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的临床疗效,探讨以TLICS评分为依据,正骨手法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中医正骨精准化治疗模式的初步探讨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 钟平
-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医正骨手法临床疗效
- 正骨手法结合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正骨十四法结合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采用正骨十四法结合小夹板固定术治疗的61例肱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为:A型37例,B型15例,C型9例。年龄为18~86岁,平均为(52.00±21.73)岁;男26例,女3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疗效总优良率为57.38%,对位对线及邻近关节活动良好,其中肩关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为(29.50±3.87)分,肘关节Mayo评分为(83.44±7.72)分。结论:正骨十四法结合小夹板固定术治疗肱骨中段骨折效果肯定,具有无创、经济、无手术并发症、无须取内固定物等优点,适宜推广应用。
- 曾扬黎丁霜黄花顺谢学文赖海天钟平黄雨寒
- 关键词:小夹板肱骨中段骨折
- 艾灸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1例报道
-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有效性。方法:患者男性,89岁,因“右侧肢休乏力1年余伴双足大趾坏疽2月余”入院,取患者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及三阴交进行艾柱直接灸,每穴灸7壮,并配合悬灸双足大趾及第二足趾日,每日一次...
- 钟平
-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艾灸疗法病例分析临床疗效
- 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病人康复疗效影响
- 目的: 研究针灸疏经调脏法对脑梗塞偏瘫病人康复疗效影响。 方法: 将15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疏经组、调脏组及治疗组(疏经调脏组),三组按1:1:1比例,因脱落4例,最后入组为疏经组48例、调脏组49例、治疗组...
- 钟平
-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疗效
- 文献传递
- 畅气通络手法配合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颈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郭氏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凌耀权钟平杨仁轩曾祥毅关铭坤夏颖郭程湘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 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慢性颈痛的效果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与常规取穴针刺方法对女性围绝经期慢性颈痛的疗效差异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女性围绝经期慢性颈痛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从心胆论治组)、对照组(常规取穴针刺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取穴内关、阳陵泉并埋针心俞穴、胆俞穴;对照组针刺取穴天柱、大椎、后溪并埋针百劳穴。10次为1个疗程,于4 w内完成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治疗中(第2周)、治疗后(第4周)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量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第2、4周时,NPQ量表、McGil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第2、4周时,NPQ量表、McGill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慢性颈痛镇痛效果更显著。
- 文幸陈秋帆姜桂美马瑞钟平符文彬
- 关键词:围绝经期慢性颈痛
- 艾灸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1例报道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一种局部表现,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临床上主要以肢体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趾(指)紫绀、溃疡或坏疽等为主要表现。本病中医属于'脱...
- 钟平
- 文献传递
- 陈全新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经验被引量:3
- 2008年
- 罗秀英钟平
- 关键词:名医经验面肌痉挛针灸疗法医案
- 《中华医典》治疗骨质疏松症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条文,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方剂频次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挖掘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索新处方。结果共纳入189条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条文,涉及方剂92首,包含中药192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牛膝、熟地黄、当归、茯苓、黄柏,中药药性以温性使用居多,药味以甘味为主,多归肾、肝、脾经。聚类分析挖掘出新处方4个。结论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以补肝肾、强筋骨为基础,配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药物以虎潜丸、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主。本研究可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支持。
- 钟平朱海丰谢韶东周杰邓子璇郑颖钱桂凤曾得明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