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3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石灰岩地区土壤水分对木豆表型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5年
- 研究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27.65%,19.47%,12.14%和7.66%水分条件下木豆(Cajannus cajan)幼苗生长 和形态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木豆幼苗的根、叶、茎生物量以及株高、冠幅直径都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2.14%的 条件下最高;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分配到枝和根的生物量随之增加,分配到叶的生物量减少;当土壤相对合水量 从7.66%升到12.14%时,须根数目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再提高时,情况则相反。这些结果说明木豆幼苗的适宜水 分生态位是较干旱的土壤环境,木豆幼苗通过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形态结构调整来适应干旱胁迫。
- 金静钟章成刘锦春何跃军
- 关键词:木豆表型可塑性土壤相对含水量
- 重庆石灰岩地区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的光合响应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CI 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研究了重庆石灰岩地区适生灌木十大功劳(Mahoniafortunei)的光合光响应特性. 结果表明: 十大功劳的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模型为二次曲线方程; 蒸腾速率对光的响应模型为一次线性方程; 气孔导度对光的响应趋势基本与光合速率一致; 胞间CO2 浓度的响应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恰好相反. 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 浓度均与气孔导度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十大功劳的光补偿点为61μmol·m-2·s-1, 光饱和点为1 725μmol·m-2·s-1, 为典型的阳性植物, 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但以牺牲光能利用效率为代价. 这些光合响应特性是与石灰岩地区的生境相适应的.
- 刘锦春钟章成何跃军金静
-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
-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幼苗氮、磷吸收对接种AM真菌的响应被引量:28
- 2007年
- 对石灰岩适生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进行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ea)、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的单独接种、混合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幼苗生长3个月后测定其根茎叶N、P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后构树幼苗生物量显著增加,植株根茎叶N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其含量为根<茎<叶。各处理中除了透光球囊霉处理的茎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AM真菌对构树苗P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根、茎的利用上,而叶片P含量除混合接种外则有所降低,但M+(接种处理)与M-(非接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构树苗根茎叶等量干物质P含量依次为叶>根>茎。进一步研究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这种显著性主要体现在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上,植株N含量与土壤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相关性,而P含量只是根部吸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相关。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促进了宿主植物构树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了根际土壤酶活性,增加了植株对N、P的吸收。
- 何跃军钟章成刘济明刘锦春金静宋会兴
- 关键词:AM真菌构树
- 重庆石灰岩地区十大功劳光合特性动态变化和对CO_2的响应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运用开放式气体交换C 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重庆石灰岩地区适生灌木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和对CO2的响应。结果表明:十大功劳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L”型。在季节变化中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呈现双峰曲线,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W”型。气体交换的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变化是与植物生存的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在石灰岩地区表现出低光合低蒸腾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节水特性。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升高趋势,其CO2补偿点为90μmol.mol-1左右,羧化效率为0.0125,较低的羧化效率是十大功劳净光合速率较低的一个原因。
- 刘锦春钟章成何跃军金静
- 关键词:石灰岩光合特性
- 天目山毛竹种群生物量结构被引量:8
- 2010年
- 天目山毛竹个体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依次为:竿62.9%、篼13.6%、枝8.8%、鞭6.9%、根4.4%和叶3.6%。胸径与基径、竹竿和总体生物量之间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而基径则与竹篼有着极高的相关性。总体看来,胸径和基径与地上部分各器官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地下部分的竹鞭和根没有什么相关性。用胸径与基径对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拟合的显著度都在0.9以上,说明通过对毛竹胸径或基径的测量就可较准确的推知各器官生物量。毛竹各器官含水量依次为:根〉鞭〉篼〉竿〉枝〉叶;即越靠近叶,则水分含量越低。竹叶N、P含量居首位,而竹竿的N、P含量最低,但其有机碳的含量最高。毛竹种群的有机碳储量为34.483 t.hm-2,其中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6.47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8.005 t.hm-2。毛竹的碳储量相当于每公顷固定了大气CO2126.438 t。而地上与地下部分N的总贮量约为0.306 t.hm-2,P的总贮量约为0.017 3 t.hm-2。
- 郝云庆江洪向成华马元丹金静余树全
- 关键词:生物量结构
- 桫椤群落的种内种间竞争研究被引量:21
- 2004年
-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的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桫椤种内种间竞争强度随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种内竞争较种间竞争强;桫椤与竞争木的种间竞争强度依次为:在群体水平上是桫椤>杉木>灯台树>大头茶>贵州琼楠>粗糠柴>黄栌>香桦>小果冬青>油桐;在个体水平上是黄栌>赤杨叶>大头茶>马尾松>灯台树>杨梅>桫椤>盐肤木>棕榈>柃木>毛桐。生态习性相近的种为灯台树、柃木、贵州琼楠。对象木胸径与竞争强度间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 何跃军刘济明钟章成刘锦春金静高喜明
- 关键词:桫椤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 构树幼苗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响应被引量:27
- 2007年
- 利用石灰岩适生植物构树进行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GM)、地表球囊霉(GV)和透光球囊霉(GD)的单独接种(SI)、混合接种(CI)和不接种(N)处理试验,测定了构树幼苗生长3个月后的形态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接种VA真菌促进了宿主构树的生长,单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种处理下构树幼苗生物量较对照提高了2.49~8.19倍,其中CI处理生物量最大,而单株叶片数目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接种处理的构树幼苗生长响应不同.在SI处理中,GD对构树幼苗生长效应最大,而CI处理较SI处理对构树幼苗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CI处理中地径、苗高和总叶面积分别是对照组的1.5、2.2和6.0倍.各处理中根冠比最大的为CI(0.446).说明宿主植物与菌种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 何跃军钟章成刘济明刘锦春宋会兴金静
- 关键词:构树
- 九寨沟保护区植被景观变化与生境破碎化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根据1974、1994和2002年三个时段卫星影像,将土地覆盖类型划分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地、裸地和水体7个类型。研究发现,九寨沟森林面积、特别是针叶林面积减少,各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也在增大。与1974~1994年间森林丧失平均速率相比,1994~2002年间森林丧失速率明显放缓。第二期灌丛面积平均增长速率是第一期的3.5倍。随着生境破碎化的加剧,许多珍稀保护生物的前景变得难以预测,应以审慎的态度来对待所谓的“生态旅游”。
- 郝云庆江洪王金锡金静马元丹
- 关键词: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植被生境破碎化生物保护
- 酸雨胁迫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7
- 2009年
- 通过对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针叶树和阔叶树,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Tutch.)、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幼苗的光合生理研究,试图判断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中国亚热带森林产生影响,以便更好地对已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在酸雨胁迫下,甜槠和杉木幼苗的高生长受到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马尾松幼苗的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pH4.0时,酸雨胁迫对甜槠、杉木和马尾松幼苗的地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在不同酸雨处理下,苦槠、甜槠和马尾松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这3种植物幼苗的光合能力受到影响,特别是阔叶树幼苗,苦槠和甜槠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30%和25%。
- 金清江洪余树全金静王艳红
- 关键词:酸雨胁迫生长量光合生理
- 不同水分处理对石灰岩适生物种木豆(Cajanus cajan(L)Millspaugh)生长和生殖的影响
- 本实验以适生物种木豆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自然干旱对木豆的生长和生殖影响,旨在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对异质水环境具有不同的形态可塑性反应,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对水分反应敏...
- 金静
- 关键词:石灰岩木豆开花物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