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歌
- 作品数:62 被引量:46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胃肠道肿瘤DNA倍体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DNA倍体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8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癌细胞DNA含量,并分析DNA倍体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结果随病理分级的增高,异倍体率及S期细胞增高比率也呈增高趋势,但统计学上异倍体率及S期细胞增高比率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DNA倍体的分析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不大,仅可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 张斌姬社青金歌刘英强曾军杰花亚伟僧国珍
- 关键词:胃癌大肠癌DNA倍体流式细胞术
-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对手术风险影响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以及对手术风险、近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3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观察组15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术前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2~3周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D2或D3切除;对照组15例行单纯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3.3%(8/15),稳定5例(33.3%)、进展2例(13.3%)。2组手术后3,5d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和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3,5d白蛋白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及6个月,1a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方案作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 张斌姬社青陈小兵金歌罗素霞花亚伟马杰刘英强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奥沙利铂
- 艾灸不同穴位对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足三里、百会穴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120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关元组、足三里、百会组及对照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只接受针灸科常规护理,其他3组患者均接受艾灸治疗,每日施灸1次,每次10-15min,4周为1个疗程,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比较4组疗效。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焦虑得分的干预主效差异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4组间焦虑得分有差异;时间主效差异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因素与干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轮廓交互图显示:百会组在干预后1周达到最低水平,突显出一定的优势,而在干预后2、4周后逐步上升趋势。关元组在干预1周后逐渐呈平稳下降趋势,干预后4周达到最低水平,效应最为明显,具有相对特异性。足三里组及对照组水平浮动不大,变化相对较为平缓。结论:艾灸3穴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分别显示出各自的规律特点:艾灸百会穴早期疗效最为显著;艾灸足三里穴作用规律不明显,对焦虑情绪的调节趋于平缓;而关元穴在长期治疗中效应更为明显,具有相对特异性。
- 金歌娄小平张阳
- 关键词:脑卒中焦虑障碍艾灸
- 超声双探头引导联合注水法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双探头引导下联合注水法在早产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143例为研究对象,脐静脉置管时采用超声实时引导联合注水法进行。结果143例患儿中,置管成功138例,成功率为96.5%,其中113例(81.89%)患儿X线摄片报告导管尖端位于指南推荐位置;患儿实际置管长度为(8.892±0.917)cm、超声预测置管长度为(8.865±0.912)cm、体重预测置管长度为(9.544±0.881)cm,置管长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导管平均留置天数为(10.39±4.03)d,导管留置期间未见肝损伤、导管相关性血栓、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结论采用超声双探头引导联合注水法进行脐静脉置管的成功率较高,可为患儿尽早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提供保障,且在导管留置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金歌王丹崔璐璐王龙君贺晓王永华马丽霞张茜
- 关键词:脐静脉置管早产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 电磁导航与床旁超声在神经重症患者鼻肠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电磁导航与床旁超声在神经重症患者鼻肠管床旁留置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护士床旁准确、高效地留置鼻肠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区治疗的85例需留置鼻肠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采用电磁导航技术,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技术辅助留置鼻肠管。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置管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67%(42/43)比95.24%(40/42)],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16.23±3.06比25.07±3.26,P<0.05),定位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次:1(1,1)比3(3,4)P<0.05];试验组理论知识、操作实践、置管准备、导管位置显现、导管位置判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理论知识评分(分):2.67±0.52比4.67土0.52,操作实践评分(分):2.50±0.55比5.00±0.00,置管准备评分(分):2.33(2.00,3.00)比3.00(3.00,3.00),导管位置显现评分(分):1.83±0.41比4.83±0.41,导管位置判读评分(分):1.83±0.41比3.83±0.41均P<0.05],技术难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11.17±0.75比21.33±0.82,P<0.05)。试验组并发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8%(3/43)比23.81%(10/42).P<0.05];两组均未发生其他置管并发症。结论电磁导航与床旁超声辅助留置鼻肠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相当,但电磁导航置管效率与安全性更高。建议将床旁超声用于电磁导航辅助置管前的胃肠道评估,以帮助护士实施个性化的置管前准备,进一步提升置管成功率。
- 马丽霞聂贝贝金歌邓文静孙冬丽翟会民任行龙
- 关键词:电磁导航床旁超声鼻肠管护理
- Endoglin与VE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Endoglin与VE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45例大肠腺瘤组织和41例大肠腺癌组织的Endoglin、VEGF的表达,对Endoglin单抗标记的血管在×200显微镜下计数MVD。结果Endoglin阳性的微血管主要分布在癌和腺瘤组织的表面,其所标记的MVD值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加。结直肠腺瘤-腺癌序列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各组织间VEGF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ndoglin标染新生微血管的特异性更强,可以作为常规的活性增殖期血管内皮标记物进行大肠癌血管生成方面的研究。
- 张斌金歌马二民刘永刚姬社青韩广森僧国珍
- 关键词:ENDOGLINVEGF大肠癌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 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的效果观察
-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的效果观察,降低皮下青紫、硬结发生率.方法:运用正交设计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中的4个因素及对应的3个水平按L9(34)分组设计,寻找最优水平组合,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低分子肝...
- 金歌王俊平张文萍黄峥李勤张阳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 无T管外引流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无T管外引流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无T管外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和同期20例应用T管外引流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对照,比较不同引流方法在术后恢复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术后均无胰漏胆瘘发生,2周左右出院。对照组1例术后胰瘘,冲洗引流后治愈,所有患者3~4周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首次肠道排气时间观察组(4.05±1.06)d,对照组(5.10±1.1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第6天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无T管外引流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无增加,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并有助于缩短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张斌姬社青陈小兵金歌周健曹新广王程虎花亚伟刘英强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T管肿瘤
- 表盘式轮换注射法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中的应用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3种轮换注射部位的方法对皮下青紫、硬结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302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常规注射法,共注射606例次;B组:"十"字轮换注射法,共注射600例次;C组:表盘式轮换注射法,共注射600例次。观察三组所致皮下青紫、硬结发生率。结果三组皮下青紫、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显著低于A、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结论表盘式轮换注射法在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能降低皮下青紫、硬结的发生,效果优于常规注射法及"十"字轮换注射法。
- 金歌刘延锦王俊平张阳赵莹
- 关键词:肝素低分子量皮下注射
- 三维立体虚拟解剖模型在重症医学部护士肺部超声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评价肺部三维立体虚拟解剖模型在重症医学部护士肺部超声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部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肺部三维立体虚拟解剖模型进行培训。通过3D医学影像可视化分析研究平台将肺部病变患者的CT数据转化为立体、虚拟的肺部解剖模型。培训导师佩戴增强现实眼镜将虚拟解剖模型与建模患者完全重合,按照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方案,通过超声探头获取各筛查点的超声图像。护士通过显示屏观看在导师操作过程中的超声图像和相应虚拟解剖模型。比较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操作耗时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及其中的肺部超声征象识别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及其中的扫描出“蝙蝠征”成绩、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操作耗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训中应用肺部三维立体虚拟解剖模型有助于护士对肺部超声图像和操作要求的理解,且护士的满意度较高。
- 徐海莉徐艳华金歌王龙君王丹
- 关键词:超声检查解剖学在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