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伴智力低下的中药
- 本发明涉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伴智力低下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小儿脑性瘫痪伴智力低下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醋龟甲7‑13g、鹿角胶7‑13g、菟丝子7‑13g、益智仁15‑25g、石...
- 单海军张英英娄元俊侯玉晋张璞曹彩红介小素郭鑫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颅脑外伤38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为探求脑外伤平稳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本文作者对38例颅脑外伤患者,经过手术或对症处理后,采用水针注射、超声波、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小量VitB1、VitB12,按照脑解剖及神经生理功能在头部的投射区(位点),结合临床表现选择部位,四肢按照局部肌肉功能选择注射位点。结果2组经8个月的随访观察,研究组总有效率94.7%。结论药物注射疗法疗效好,见效快,无不良反应。
- 李恩耀娄元俊介小素郭鑫边红恩
- 关键词:水针注射康复训练针灸物理治疗颅脑外伤
- 愈瘫汤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讨论通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1.15±0.64岁。治疗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1.25±0.92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 李恩耀介小素郭鑫郑绍周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肌张力智力中药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68例
- 2011年
- 目的:探寻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头背屈头背屈的矫正方法。方法:对68例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穴位注射、针灸、推拿及中药熏洗加现代康复的手法矫正治疗。结果:治疗2个大疗程后,68例中14例患儿头背曲症状消失,随意运动恢复,占20.6%;显效41例,占60.3%;好转11例,占16.2%;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97.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头背屈效果确切,值得借鉴推广。
- 娄元俊史华介小素李恩耀郭鑫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不随意运动脑性瘫痪
- 中医针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迟缓及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中医针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迟缓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入组后采用Bobath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针刺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ADL评分、GMQ评分及两组患儿随访6月DQ各能区得分。检测患儿治疗前后氧自由基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 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血清中丙二醛(MDA)治疗后下降,而SOD水平则相对升高。观察组氧自由基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患儿经治疗后的ADL评分和GMQ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GM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社会适应DQ、大运动DQ、精细运动DQ、言语DQ、个人社交DQ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医针刺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智力发育迟缓状况及氧自由基水平。
- 张英英郭鑫单海军娄元俊
- 关键词:中医针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智力发育氧自由基
- 新生儿脑损伤早期中医干预治疗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新生儿脑损伤临床表现以智力低下、癫痫、脑瘫、语言障碍及行为异常为主要特点,本研究探讨早期中医干预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6-01-2018-06-01在河南省中医院确诊为脑损伤的新生儿180例,依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个月,中医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中医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5个功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结果疗程结束后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1.86%,高于对照组的75.53%,χ~2=8.621,P=0.003。中医组患儿大运动DQ值为(86.45±11.71),高于对照组的(78.59±12.16),t=2.632,P=0.011;精细动作DQ值为(85.75±13.78),高于对照组的(78.69±13.20),t=2.098,P=0.040;适应性DQ值为(83.75±11.74),高于对照组的(76.59±11.12),t=2.499,P=0.015;语言DQ值为(86.56±14.18),高于对照组的(77.68±13.37),t=2.604,P=0.012;个人社交DQ值为(87.88±12.89),高于对照组的(79.68±12.63),t=2.570,P=0.013。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早期中医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5个功能区的DQ值。
- 郭鑫曹彩红单海军
-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中医推拿康复
- 郭氏背三针联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郭氏背三针联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儿童康复科接受治疗的7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新Bobath康复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郭氏背三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儿童平衡量表(PBS)、运动相关指标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并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痉挛型脑瘫患儿PDMS-2、GMFM、PBS、跨步长度和1 min步行距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CF)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10 m步行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DMS-2评分、GMFM评分、PBS评分、跨步长度和1 min步行距离等运动功能指标均明显提高(P<0.05),而10 m步行时间和血清IL-6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此外,治疗组的BDNF、NCF和GDN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郭氏背三针联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增强运动功能和步行水平。
- 曹彩红史华单海军介小素侯玉晋郭鑫张英英米晓阳李宗泽
- 关键词:针灸疗法脑性瘫痪痉挛粗大运动功能
- 抗痫增智颗粒调控TLR4/HMGB1/p-IκB-α信号通路保护癫痫幼鼠海马神经元的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抗痫增智颗粒对癫痫幼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对调控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α(p-IκB-α)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癫痫模型,阳性组予以托吡酯5.9 mg/kg溶于2 mL/100 g生理盐水中灌胃,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予以抗痫增智颗粒药液灌胃,抗痫增智颗粒质量分别是1.28 g/kg、2.56 g/kg、5.12 g/kg,模型组和正常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干预4周。Racine分级标准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干预前后行为学,学习/记忆能力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变化;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海马区TLR4、HMGB1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TLR4、HMGB1、IκB-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p-IκB-α。结果干预后阳性组和3浓度组行为学Racine分级、学习/记忆能力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干预后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病理严重变化,阳性组和3浓度组均有所改善;阳性组和3浓度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模型组TLR4、HMGB1 mRNA、TLR4、HMGB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IκB-α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阳性组和3浓度组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中浓度组和阳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痫增智颗粒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抗痫增智颗粒可改善癫痫幼鼠的行为学与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神经元变性和坏死,且高浓度药物的作用优于托吡酯,推测是通过调控TLR4/HMGB1/p-IκB-α实现的。
- 张英英单海军娄元俊郭鑫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高迁移率族蛋白1癫痫海马神经元
- 水针注射、针刺运动配合作业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73例被引量:5
- 2010年
- 李恩耀娄元俊郭鑫介小素梁东林
- 关键词:运动功能障碍水针注射小儿脑瘫针刺运动中枢性运动障碍小儿脑性瘫痪
- 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影响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智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用穴位注射和功能训练,对照组单用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肌张力及智力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能够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提高智力,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
- 李恩耀介小素郭鑫边红恩娄元俊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肌张力智力穴位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