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与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结节性硬化症(TS)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加深对TS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三例临床诊断为TS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三例患者都有典型的皮肤改变,包括色素脱失斑、面部血管纤维瘤、指(趾)甲纤维瘤和鲨鱼皮斑。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多脏器受累,包括智能减退、癫痫、脑室管膜瘤,心肌纤维瘤和肾脏错构瘤。其中癫痫发作的年龄越早,患者的智能减退越严重。结论 T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累及神经系统、皮肤、眼部及内脏等多个器官。随着对TS临床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全面、系统的认识,以及新药物的研发,其预后也将得到根本的改善。
- 易立郭芳张拥波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皮肤癫痫
- 正五聚素蛋白3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正五聚素蛋白3(pentraxin 3,PTX3)是第一个被识别的长链五聚素,在先天性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抑制病原体感染、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急慢性疾病等3个方面对PTX3的功能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 易立郭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枢神经系统
- 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被引量:9
- 2011年
- 目前,在有效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的药物中,除膦甲酸(fosarnet)和西多福韦(cidofovir)外,其他所有抗病毒药物均为核苷类似物。其中阿昔洛韦(acvclovir)、泛昔洛韦(ramciclovir)和伐昔洛韦(valaciclovir)均为适用于大多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线抗病毒药物,而西多福韦、膦甲酸、更昔洛韦(ganciclovir)、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等二线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对仪疱疹病毒亚科病毒也有效,尤其是治疗抗阿昔洛韦的单纯疱疹病毒分离株。
- 郭芳王得新
-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属抗病毒药
- 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在血清学中的鉴别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在血清学中的区别,以及两者与正常对照的鉴别方法。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年VD、A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各30例。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碱酯酶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上述指标,观察AD组和VD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D组患者和AD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增高(P=0. 0031,P=0. 0042),而叶酸水平在VD组和AD组明显降低(P=0. 0056,P=0. 0025),维生素B12水平在VD和AD两组亦明显降低(P=0. 0073,P=0. 0084)。AD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04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MMS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D组患者和VD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r=-0. 732,r=-0. 744)。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酯酶有可能作为痴呆的血清标志物,有助于VD和AD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郭芳张拥波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清标志物
- 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2007~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梗死的患者中,纳入头颈部CTA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等级为指标,分为代偿充分组(1~2级)和代偿非充分组(3~5级),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高血压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等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04例,平均年龄为(62. 4±10. 2)岁,男性144例(70. 6%)。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140例,其中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充分者为89例(63. 6%),非充分者为51例(36. 4%);未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64例,其中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充分者为31例(48. 4%),非充分者为33例(51. 6%)。高血压与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等级呈正相关(P=0. 042)。结论合并高血压的MCAO患者,其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建立较未合并高血压患者充分,高血压对MCAO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可能起促进作用。
- 郭芳张拥波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高血压
- 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肺部恶性肿瘤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8岁,主因“四肢无力伴吞咽困难3个月余,加重2周”于2011年3月1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散步时感到双下肢力弱,家属发现其说话鼻音,数日内出现双上肢力弱、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逐渐明显,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
- 张佳玥谢琰臣林昌锦郭芳张春玲李继梅
- 关键词:肺部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抗体阳性吞咽困难四肢无力饮水呛咳
- 正五聚素蛋白3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正五聚素蛋白3(pentraxin 3,PTX3)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20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正常饮食组,每组10只。饲养16周后行主动脉超声检查,处死后取主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PTX3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培养后,分别与不同浓度ox-LDL(0、20、50、100mg/L)共同孵育,选增殖最明显100mg/L ox-LDL作为实验组,并以正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作为对照组。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程度,PTX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脂饮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较正常饮食组严重[(29.71±2.07)%vs(3.26±0.81)%,P<0.01]。实验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PTX3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 PTX3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与脂质代谢相关。
- 易立脱厚珍郭芳赵媛王琦陈滢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类
- 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神经病学内容复杂抽象,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方法难度大。分别从神经病学教学特点、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的优势、实施及不足4个方面阐述,提出将PBL教学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的优势,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易立郭芳汤劼
- 关键词:网络平台PBL教学法神经病学
- 糖尿病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对101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大脑中动脉近端(M.、M:段)闭塞患者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检查以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对伴和不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为1~2级者62例(61.4%),3—5级者39例(38.6%)。伴糖尿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在1—2级的比例与无糖尿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糖尿病病史〈10年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在1—2级的比例与糖尿病病史≥10年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在1~2级的比例与糖化血清蛋白正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4)。结论糖尿病与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患者的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无关。
- 郭芳谢琰臣张拥波李继梅
- 关键词: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支循环
- ABCD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被引量:5
- 2015年
- 早期准确识别具有高卒中风险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对于卒中的预防、预后的改善极为重要。Rothwell等基于临床资料提出ABCD评分用于筛查具有高卒中风险的TIA患者,根据评分高低对TIA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最初的ABCD评分包括4项指标,
- 张慧刘玉霞李继梅王得新吴春薇郭芳
-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