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 作品数:24 被引量:7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56例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0-2009年电子胃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直径≤0.5cm)并行活检钳钳除病例治疗和随访资料,并与同期高频电切除病例资料(病变直径≤2.0cm)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和病变复发情况.结果:入选病例共91例.活检钳钳除组56例,单发息肉样病变48例,多发8例,共计68枚病变.高频电切除组35例,单发息肉样病变23例,多发12例,共计54枚病变.所有研究病例内镜治疗后均无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0%,无显著性差异.半年以后的随访和胃镜复查中两组均各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5%、1.9%,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活检钳钳除法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和并发症与高频电切除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活检钳钳除法可彻底摘除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实用,是治疗上消化道小息肉样病变的有效手段. 陈文科 邹兵 王成文 郭海 郑爱萍关键词:息肉样病变 上消化道 活检 复发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深圳市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提高该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方法:采用多重PCR及可视化基因芯片技术对244例初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检测,测定内容为组织标本中人细胞色素P450与质子泵抑制剂代谢相关的等位基因2C19*2、2C19*3突变位点,检测结果根据药物代谢活性分为强代谢型、中代谢型和弱代谢型。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到CYP2C19强代谢型患者占39.7%(97例),中代谢型患者占57.7%(141例),弱代谢型患者占1.6%(4例),未检出的患者占0.8%(2例)。通过χ2检验发现,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患者其CYP2C19的代谢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CYP2C19的代谢型以强代谢型和中代谢型为主,在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体差异及精准化治疗。 刘振宇 邹傲 邹兵 杨莉丽 郭海 刘永革 王俊萍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基因多态性 超声内镜检查术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检查术(EUS)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SML)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使用EUS诊断,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SML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共有142例消化道SML患者进行了EUS检查。其中,135例为实体瘤,7例为壁外压迫。实体瘤中,EUS诊断黏膜层病变14例,黏膜肌层病变20例,黏膜下层病变62例,固有肌层病变39例,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100.0%、95.0%和89.7%。EUS诊断平滑肌瘤30例(21.1%),间质瘤29例(20.4%),神经内分泌肿瘤25例(17.6%),异位胰腺15例(10.6%),息肉14例(9.9%),脂肪瘤11例(7.7%),囊肿9例(6.3%),壁外压迫7例(4.9%),颗粒细胞瘤2例(1.4%)。107例行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后送病检,99例病理与EUS诊断相符,EUS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2.5%。结论EUS对消化道SML诊断的准确性与病变的起源有关,起源于黏膜层与黏膜肌层的诊断准确性最高,在鉴别壁内病变与壁外压迫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EU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SML的性质,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治疗方式。 邹傲 王俊萍 杨莉丽 郭海 李曦 邹兵关键词:消化道 食管憩室伴黏膜桥一例 2008年 患者男,38岁,因反复上腹隐痛伴黑便15年再发1d入院。平时无反酸烧心、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查:血压120/70mmHg,心率78次/min,神清,轻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WBC6.97×10^9/L,HB109g/L.Pu246×10^9/L。大便潜血阳性。入院后查14C—UBT阳性。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大弯侧见大小约0.5cm×0.6cm深凹溃疡,覆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距门齿约29cm处食管右侧壁见一憩室,开口大小约1.5cm×2.0cm, 陈文科 王成文 刘永革 郭海 邹兵关键词:食管憩室 黏膜充血 十二指肠球 轻度贫血 心肺听诊 大便潜血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elayed post-polypectomy bleeding,DPP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收治9016例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9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有48例(0.5%)患者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与患者、息肉、医源三方面因素均有关,性别(男性)、年龄(≥50岁)、息肉位置(左半结肠)、大小(直径5~10 mm)、切除数量(≥3枚)、形态(有蒂)、病理(腺瘤)、术者经验(5~10年)及手术方式(EMR术式)与DPPB显著相关(P<0.05)。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息肉因素及手术方式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关系密切,术前充分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并讨论实用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DPPB的发生和提高患者安全。 邹傲 郭海 李曦 王俊萍 杨硕关键词:迟发性出血 内镜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止血夹 光学显微镜下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远端上皮细胞间隙的变化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DIS)进行研究,探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NERD患者(25例,NERD组)和正常对照者(2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行胃镜检查,并在食管远端齿状线上方2 cm处取一块黏膜组织,常规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上皮细胞间隙情况并采集图像进行测量。结果 NERD组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间隙、最小细胞间隙、最大细胞间隙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光镜测量可作为研究NERD食管鳞状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的一种简单、实用方法 ,对探讨细胞间隙增宽在NERD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陈文科 邹兵 郑爱萍 郭海关键词:非糜烂性反流病 细胞间隙 光学显微镜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特征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特征及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以腹部绞痛起病,50%的患者伴呕吐,31.2%的患者伴便血,25%的患者伴呕血,粪潜血全部阳性。腹痛发生2-10天后出现下肢紫癜。临床误诊率为78.1%。内镜提示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回肠末端多见,食管黏膜正常。病变黏膜充血肿胀,多发出血点、红斑、糜烂、溃疡。结论了解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有助于提高首诊诊断率。 邹傲 郭海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内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本文研究了Hp阴性和Hp阳性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和食管酸暴露情况,以阐明Hp感染和GERD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GERD患者64例,按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37例,Hp阴性组27例。检测前1周停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对2组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和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①Hp阳性和Hp阴性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Hp阳性和Hp阴性组食管动力学检测:LES压力、长度及食管体部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Hp阳性和Hp阴性组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评分、食管pH<4时间百分比、pH<4反流次数、pH<4大于5min反流次数、pH<4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本研究中GERD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为(9.1±1.9)mm Hg,明显低于正常人,但它和DeMeester评分无相关性(r=0.130,P=0.304)。结论①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LESP和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②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酸暴露也没有显著影响;③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郭海 周小江 谢勇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幽门螺杆菌 食管测压 食管下段括约肌 5-羟色胺在非糜烂性反流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tor,PPI)疗效差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和PPI有效的NERD患者食管黏膜中的表达。方法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60例NERD患者分为两组:PPI疗效差组21例,PPI有效组39例,1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胃镜下取食管黏膜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肥大细胞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5-HT4受体、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的蛋白表达。结果 PPI疗效差组与PPI有效组的肥大细胞表达分别为:(17.05±2.13)%、(18.37±3.8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94±2.13)%(P<0.05)。PPI疗效差组、PPI有效组和正常对照组的5-HT4R蛋白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08±0.17、0.96±0.15、1.10±0.18,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RT蛋白吸光度比值:PPI疗效差组(1.22±0.20)>PPI有效组(0.63±0.14)>正常对照组(0.21±0.09)(P<0.05)。结论 SERT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PPI疗效差的NERD的发病机制。 姜志茹 赵雷 郭海 郑爱萍 李明华关键词:5-羟色胺 非糜烂性反流病 质子泵抑制剂 广东深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细菌耐药性的分析研究 刘振宇 杨莉丽 邹兵 赖广顺 郭海 张芳婷 王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