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婧
-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艺术更多>>
- 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107科469属1 018种,有脊椎动物29目74科289种,无脊椎动物蛛形纲2目24科96种,昆虫纲10目125科607种。《山西植被》的自然植被分类系统将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37个群系。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现状的考察以及文献资料的研究,系统分析并揭示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王天录郝婧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太宽河自然保护区
- 山西灵空山油松林主要乔木幼苗短期死亡动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以山西灵空山油松林4 hm^2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调查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和2015年10月乔木幼苗的组成,选取其中个体数≥300株的7种幼苗作为研究对象,用相关性分析和Kruskal Wallis H检验的方法,探究油松林样地内主要乔木幼苗死亡个体空间分布和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2014年6月调查到乔木幼苗共16种,2015年6,10月调查的比2014年多1个种——山杨;3次调查中,幼苗个体最多的树种均为辽东栎,分别占同年幼苗个体数总量的49.96%,49.45%和49.32%,油松次之;辽东栎幼苗死亡个体分布与坡度(P=0.039)及坡位(P=0.014)相关;油松、甘肃山楂和山楂的幼苗个体死亡分布与坡度相关(P<0.05),且油松幼苗个体死亡分布与坡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该结果对进一步探究油松林乔木幼苗更新和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席朝骏王晓军宋厚娟赵冰清郝婧郭东罡
- 关键词:地形因子幼苗死亡率
- 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物种适宜性筛选研究
- 2015年
- 在固定监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结合R2.11.1软件,对司马矿废弃地复垦区不同恢复期草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垦期前3 a,菊科所含物种数始终处于优势地位,野艾蒿、狗尾草、刺儿菜对煤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构建及其生态价值的提升等具有重要作用。
- 曾金元张沛沛郝婧上官铁梁郭东罡张婕刘卫华
- 关键词:煤矸石废弃地生态重建草本植物
- 井工开采煤矿塌陷地生态恢复区的生物多样性监测
- 郝婧
- 关键词:塌陷地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煤矿废弃地复垦区生态绩效评价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国内外关于煤矿废弃地复垦区生态绩效评价技术的论著分析,对煤矿废弃地复垦区生态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标准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指出当前尚未提出通用于煤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绩效的评价体系,由于缺乏对植物-环境关系的长期、系统的动态监测和作用机理研究,造成了评价指标选取的不系统性和评价目标选取的盲目性。建立植物-环境系统的长期、动态监测网络,探索生态绩效评价新方法,构建科学、系统、实用的煤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绩效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将是今后煤矿废弃地复垦区生态绩效评价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王建强张沛沛上官铁梁郭东罡郝婧刘卫华张婕
- 关键词:煤矿废弃地生态绩效动态监测
- 黄河中游(龙门—汾河入黄口)水分因子与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以黄河中游(龙门—汾河入黄口)河漫滩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取样法设置了13个样地,并对各样地内水分因子进行了调查。同时引用山西大学上官铁梁植被生态课题组对以上样地内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测度结果,分析了各个多样性指数和水分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河中游湿地植被的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受到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与河流宽度、河岸距离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黄河中游湿地植被的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受到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功能均匀度与各水分因子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河流宽度与河岸距离对功能多样性未造成影响。
- 贾蕙君李帅郝婧宋厚娟郭东罡
- 关键词:黄河中游多样性
- 不同环境因子对辽东栎种子更新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植物自然更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它对种群的增殖、扩散、延续和群落稳定及演替具有重要的作用。辽东栎通过种子更新可以维持其种群的持久性与遗传多样性。目前国内外对辽东栎种子更新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从单一环境因子出发,着重分析某一环境因子对其更新的影响。文章主要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的方法,从光照、水分、动物搬运、地表覆盖物、林窗几方面对辽东栎种子更新的影响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建议。
- 董丽郝婧
- 关键词:辽东栎环境因子
- 山西出土先秦时期鼓的艺术学研究
-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无乐不锣鼓”的现象,即所谓“无鼓不成乐”。在宗教、政治、军事、劳动、生活中,鼓成为中国历史上延展最为广阔和久远的乐器。作为中国最重要、最普及的乐器之一,鼓在山西留有着深深的历史印迹。...
- 郝婧
- 关键词:先秦时期艺术学
- 煤矸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生态绩效评价研究
- 当前,我国在生态恢复绩效的研究上,缺乏对植物—环境关系进行长期、系统的动态监测和作用机理研究,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实用的矿山生态恢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固定监测样地的调查,分析了各生态恢复期的植物群落...
- 郝婧
- 关键词:植被自然恢复生态绩效
- 文献传递
- 煤矸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草本植物生物量研究被引量:25
- 2013年
- 以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煤矸石场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植被自然恢复初期3年的草本植物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群落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草本植物群落总生物量和总地下生物量变化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总地上生物量呈递减趋势。群落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群落总盖度、平均高度与群落生物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越小,生物量差异越显著。多年生植物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一年生植物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彼此间相关性不显著;3)依据综合优势比的大小,确定一年恢复期的优势种为野艾蒿,二年恢复期的为北京隐子草、羊草,三年恢复期的为羊草,而自然草地的优势种为阿尔泰狗娃花、羊草。优势种羊草的总生物量逐年增加,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呈彼此消长的关系。羊草在提高群落生产力以及加快复垦区植被恢复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蒿类植物无论优势种野艾蒿还是伴生种黄花蒿,较大的平均盖度和平均高度会抑制其生物量的积累。
- 郝婧张婕张沛沛郭东罡王丽媛上官铁梁黄汉富宋向阳
- 关键词:自然恢复草本植物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