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永安
- 作品数:21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1995年
-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汪丽蕙,郗永安,霍勇,朱国英冠心病介入治疗是近10多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但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restenosis,RS)依然是迄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自1977年Gruent...
- 汪丽蕙郗永安霍勇朱国英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疗法术后再狭窄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被引量:3
- 2007年
-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brulence,HRT)现象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观察指标震荡起始(turbulence onset,TO)升高,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减低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下降,尤其是迷走神经活性下降。其中TO是反映室性早搏后心率加速的指标,TS是反映室性早搏后心率减速的指标。本课题通过监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HRT,以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自主神经变化规律,探讨其异常与死亡的关系。
- 尹燕燕郗永安方业明王拥军赵性泉杜凤和陆菁菁
- 关键词:心率震荡现象脑卒中患者急性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窦性室性早搏
- 碘克沙醇诱发短暂性全面遗忘症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性,79岁。主因间断心前区疼痛2个月于2014年7月11日收入我院心内科。初步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既往高血压30年;10年前曾发作1次一过性意识丧失,行头颅MRI及MRA提示脑内多发缺血梗死灶,各大血管分支、分布、走行基本正常;脑血管造影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位: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此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未再复发。否认吸烟史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金贝贝郗永安王德昭付强
- 关键词:造影剂遗忘
- 胶原酶在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动态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内皮剥脱对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的影响及形态学特征 ,探讨增殖性血管疾病的新模型。方法 6 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 ,局部胶原酶消化 ,分时段取材制片观察。结果 术后即刻内皮完全剥脱 ,内弹力层部分破坏。术后 7d新生内皮重新覆盖腔面 ,中膜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 ,向内膜迁移、异地增殖、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 ,内膜进行性增厚 ;14d达高峰 ,管腔明显狭窄。结论 胶原酶消化法内皮剥脱完全 ,血管肌内膜增殖显著 。
- 郗永安汪丽蕙唐朝枢张钧华朱国英
- 关键词:胶原酶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局部应用反义核酸对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 1996年
- 观察经凝胶球囊局部应用反义c-myb对氮气干燥内皮剥脱术后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反义、正义和错配组,于内皮剥脱后经凝胶球囊局部导入不同核酸片段。术后14日取材制片;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量管腔面积、内/中膜面积、厚度比值。以q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反义组管腔面积(0.29±0.01mm2)大于正义、错配组(0.17±0.05mm2,q=4.1729,0.18±0.05mm2,q=3.7489,p<0.05),小于对照组(0.40±0.14,q=3.7782,p<0.05)。其内/中膜面积、厚度比值(0.45±0.24,0.57±0.24)均低于正义与错配组(1.26±0.25,q=9.8913,1.16±0.38,q=8.4252;2.15±0.85,q=8.6850;1.85±0.79,q=6.8389,p<0.01)。结论凝胶球囊局部应用反义c-myb能显著抑制血管损伤后肌内膜增殖,有效防止管腔狭窄。
- 郗永安汪丽蕙朱国英张钧华
- 关键词:再狭窄反义核酸基因治疗
- 血管肽对大鼠颈动脉胶原酶内皮剥脱术后肌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
- 199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应用血管肽对大鼠颈动脉胶原酶内在剥脱术后肌内膜增殖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经不同途径给药。14d取材测定内膜/中膜面积、厚度比值。结果:静脉组各值小于术前30min皮下用药组(q=5.3721,24.5556;P<0.01)。对照与延滞皮下给药组各值无差异(q=2.2180,2.5370;P>0.05)。结论:静脉给药优于皮下注射法;延滞给药作用消失。提示其抗增殖作用与血管损伤后早期事件有关。
- 郗永安汪丽蕙朱国英张钧华
- 关键词:抗增殖作用动脉动物实验
- 心血管系统靶向药物与分子生物学治疗研究进展
- 1995年
- 部位特异性靶向应用药物及其他有效物质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新方法。具有安全、高效、全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前景广阔,深受基础与临床工作者重视。本文就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重点讨论了各种给药方法、途径及其应用范围。
- 郗永安
- 关键词:药物心脏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靶向药物
- 窦房结电图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89年
- 窦房结(SN)是正常心脏激动的初始部位。SN及结周病变可致多种心律失常,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而临床上各种常规检查方法又不能证实SN的电活动,以致如何客观而正确地评价SN功能至今尚未得到解决。为此学者们曾先后提出多种方法以判定SN功能。但均属于间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窦房结电图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实践证明它是直接诊断SN起搏和/或传导异常的一种手段。本文拟就其历史、现状、方法学、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简要做一综述。历史沿革 1907年Keith和Flack首次精确地描述了SN的解剖部位,并推测它是正常心脏冲动的起源点。由于SN体积小,位于肌壁内,加之电动强度弱故不能被体表ECG和常规心内电图所记录。
- 郗永安陈树兰张德利
- 关键词:窦房结心电图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QRS波与“P 前波”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我们成功地记录了9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的同步体表心电图、心房上部心腔内电图(HRA)、希氏束电图(HBE)和窦房结电图(SNE),旨在研究在完全性房室分离条件下“P 前波”与QRS 波及其复极波的关系。报告如下。
- 张德利陈树兰郗永安
-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QRS波心电图
- 局部联合应用反义核酸对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的作用
- 1999年
- 目的:观察局部联合应用反义cmyb 、反义cHaras 对氮气干燥内皮剥脱术后大鼠颈动脉肌内膜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5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错配组、反义cmyb 组、反义cHaras 组和联合用药组,于内皮剥脱后经凝胶球囊局部导入不同核酸片段。术后14 天取材制片,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量管腔面积,内/ 中膜面积、厚度比值。结果:联合用药组管腔面积(0-39 ±0-12 m m2) 大于反义cmyb 、反义cHaras 组(0-29 ±0-01 m m 2 ,0-28 ±0-01 m m2 ,P< 0-05) 和错配组(0-18 ±0-05 m m 2 ,P< 0-01) ,与对照组(0-40 ±0-14 m m2) 比较,管腔面积无显著差异( P> 0-05) 。其内/ 中膜面积、厚度比值(0-11 ±0-02 ,0-02 ±0-00) 均低于单一制剂组和错配组(0-45 ±0-24 ,0-39 ±0-25 ;0-57 ±0-24 ,0-56 ±0-23 ;1-16 ±0-38 ,1-85 ±0-79 ;P<0-01) 。结论:局部靶向联合应用反义cmyb 、反义cHaras 能进一步抑制血管损伤后肌内膜增殖。
- 郗永安汪丽蕙朱国英张钧华
- 关键词:寡核苷酸类反义核酸颈动脉